清晨五点半,市会展中心的峰会大厅还浸在晨雾里,只有技术区亮着几盏应急灯。苏晚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会场时,It团队的老郑正蹲在投屏设备前,额角渗着汗,手里的网线换了三根,屏幕上的“数据延迟”提示却还在闪烁。“苏工,之前的投屏软件和会场的网络协议不兼容,实时数据传过来会卡顿,我们试了三种软件都不行!”
顾沉舟紧随其后,手里拎着一个黑色设备箱:“别慌,我带了备用方案——这里有台4G工业路由器,不用连会场网络,直接用独立流量卡传输数据,再配合VLc投屏软件,之前在工地测试过,延迟能控制在0.5秒内。”
老郑立刻接过路由器,快速连接设备。苏晚打开笔记本,调出光伏幕墙的实时数据后台——屏幕上跳动的“281w\/㎡”发电量,正通过4G信号同步传输到投屏屏上,进度条流畅滚动,没有丝毫卡顿。“成了!”老郑松了口气,调出延迟测试软件,“延迟0.3秒,完全符合演示要求,就算会场网络波动,也不会影响数据展示。”
苏晚蹲下身,仔细检查接线口:“把备用路由器也接上,做双路备份,万一这台出问题,另一台能立刻切换。另外,把市计量院的实时监控链接也准备好,等下要是有人质疑数据真实性,直接打开链接,让他们看官方监控。”
上午七点,参会人员陆续进场。李科长走到苏晚身边,手里拿着一份嘉宾名单:“今天来了不少大型开发商,还有省住建厅的领导,他们最关注两个点——一是你们怎么用绿色技术降成本,二是应对材料危机的应急方案,等下演讲时可以多侧重这两块。”
苏晚点头,指尖在笔记本上圈出“成本优化”和“应急预案”两页ppt,又补充道:“我准备了‘成本对比表’,把传统项目和我们的项目做了详细对比,比如单方造价从8500元\/㎡降到5950元\/㎡,每一项优化都标了具体金额,这样更直观。”
上午九点,峰会正式开始。李科长做完开场致辞,台下的聚光灯全部聚焦到苏晚身上。她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按下演示键——屏幕上跳出顾氏总部项目的航拍图,从竞标会时的方案漏洞,到落地后解决的钢筋、涂料、防水危机,每一页都配着现场照片和检测报告,台下的嘉宾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
“我们在项目启动初期,就建立了‘三层质量防线’:第一层是供应商筛选,每个品类至少考察3家工厂,样品送第三方检测;第二层是进场验收,所有材料抽样送检,比如钢筋要测屈服强度,涂料要测Voc含量;第三层是过程监控,像防水施工,每一条搭接缝都要做粘结强度测试,录像存档。”苏晚翻到“质量防线”页面,屏幕上跳出防水施工的现场视频,工人用热熔机焊接卷材的画面清晰可见,“正是这三层防线,让我们在遇到劣质钢筋时,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当天就联系到替代供应商。”
台下突然举起一只手,是城东地产的张总,他皱着眉问:“苏工,你说光伏幕墙的实时发电量280w\/㎡,这个数据会不会是临时模拟的?我们之前做过类似项目,实际发电量经常比设计值低10%,你们怎么保证数据真实?”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不少嘉宾都点头附和——光伏数据虚高是行业常见问题,大家对“280w\/㎡”的数值确实存疑。苏晚没有慌,立刻调出市计量院的实时监控平台,屏幕上跳出光伏幕墙的实时监控画面,右下角显示着“市计量院官方监测”的水印,发电量数据和她演示的完全一致:“张总,这是市计量院的官方监控链接,从7月1日光伏幕墙安装完成后,就一直实时监测,每15分钟上传一次数据,您现在用手机扫码,就能看到近7天的发电曲线,没有任何异常波动。”
她又补充道:“另外,我们和电网公司也做了数据对接,光伏幕墙发的电直接并网,每天的并网电量和计量院的监测数据误差不到1%,这是昨天的并网记录,盖了电网公司的鲜章。”说着,她调出并网记录的扫描件,屏幕上的“1256kwh”并网电量,和计量院的累计发电量完全吻合。
张总扫码查看后,笑着点头:“确实真实,你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之前我们只做了项目内部监测,没对接官方平台,难怪总被质疑数据虚高。”
会场的气氛重新热烈起来,苏晚继续演讲,讲到成本控制时,调出“核心筒钢筋优化”的对比图:“我们把核心筒的‘双肢箍’调整为‘复合箍’,在保证抗剪强度的前提下,钢筋用量减少15.3%,单这一项就节省了86万;另外,雨水回收系统复用,每年能节省自来水费12.8万,3年就能收回设备成本。”
她顿了顿,拿出一份《成本优化明细》:“这是所有优化措施的明细,每一项都有财务和技术的双重核算,没有任何水分,会后可以发给大家参考。”
中午十二点,演讲结束。不少开发商围上来,有的咨询光伏幕墙的供应商,有的请教材料危机的应对细节。省住建厅的王厅长走到苏晚和顾沉舟身边,笑着说:“你们的项目真正做到了‘科技+地产’的融合,尤其是‘专业应对危机’和‘绿色降成本’的结合,下周会把你们的经验整理成文件,在全省推广。”
顾沉舟递过项目手册:“谢谢王厅长认可,我们后续还会优化光伏幕墙的储能系统,争取把弃电率降到5%以下,要是有新的经验,会第一时间上报。”
下午两点,峰会圆满结束。苏晚刚走出会展中心,就被阳光晃得眯起眼——连续几天的紧张筹备终于有了结果,她靠在顾沉舟的车旁,长长舒了口气。“累坏了吧?”顾沉舟递过一瓶冰镇果汁,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脸颊,“我订了温泉山庄的房间,明天一早就出发,好好放松两天。”
苏晚接过果汁,心里暖暖的:“真的?不用处理工地的事吗?”
“都安排好了!”顾沉舟笑着说,“防水施工有李工盯着,光伏幕墙的安装进度周明会跟进,我们放心去休息,等回来再处理后续的事。”
两人正准备上车,周明的电话突然打过来,语气急促:“顾总,苏工,不好了!警方刚才在之前查封的劣质涂料仓库里,发现了一批没被找到的‘聚氨酯防水胶’,足足有20桶,上面贴着‘顾氏项目专用’的标签,生产日期是7月5日——和我们明天要进场的防水胶是同一个批次!”
苏晚手里的果汁差点掉在地上:“聚氨酯防水胶?我们明天要用来做地下室顶板的防水,要是这批是劣质的,贴在顶板上会开裂,导致雨水渗漏到地下室!”
顾沉舟的脸色也严肃起来:“警方有没有查这批防水胶的来源?是不是顺达防水的张老板藏的?”
“不是张老板!”周明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警方查了仓库的监控,7月6日晚上,有个穿黑色卫衣的人,用备用钥匙打开仓库,把这批防水胶藏在了货架最里面,监控拍到他的侧脸,和之前在工地贴‘结构隐患’纸条的人很像——是陈立东的另一个同伙,之前一直没找到!”
苏晚的心猛地一沉——陈立东的同伙还没清完!这批防水胶要是混进明天的进场材料里,后果不堪设想。“周明,立刻去材料仓库,把明天要进场的防水胶供应商信息发给我,我们要提前核对批次号和生产厂家,绝对不能让劣质防水胶混进来!”
“已经发了!”周明的声音透着焦急,“供应商是‘远大防水’,批次号是,和仓库里的劣质防水胶批次号一样!警方怀疑,那个同伙可能会冒充远大防水的送货员,把劣质胶换进去!”
顾沉舟立刻发动车子:“我们现在回工地,和远大防水的王总联系,确认明天的送货车辆车牌号、司机信息,还有防水胶的‘防伪标识’——每桶胶的桶盖内侧都有激光防伪码,劣质胶肯定没有,我们要逐个核对!”
苏晚拿出手机,拨通王总的电话,语气急促:“王总,明天送的防水胶,能不能让司机提前发一张桶盖内侧的防伪码照片?我们怀疑有人会冒充你们的人,送劣质胶,需要提前核对!”
电话那头的王总立刻答应:“没问题!我现在就通知司机,明天装车前,每桶都拍防伪码照片,发你微信确认,另外,我让技术总监也去工地,现场帮你们辨别真假,确保万无一失。”
车子驶往工地的路上,苏晚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里的放松感瞬间消失——原本以为峰会结束就能好好休息,没想到又冒出劣质防水胶的隐患,陈立东的同伙像附骨之疽,总能找到项目的薄弱环节下手。
“别担心。”顾沉舟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暖的力量,“我们已经提前做了准备,核对防伪码、确认司机信息、技术总监到场,三重把关,劣质胶肯定进不了工地。等处理完这件事,我们再去温泉山庄,这次一定让你好好放松。”
苏晚点头,心里清楚——现在不是焦虑的时候,必须集中精力应对眼前的隐患。她拿出笔记本,开始整理明天的验收流程:1. 核对送货车辆车牌号和司机身份证;2. 检查每桶防水胶的桶盖防伪码,无码或假码直接拒收;3. 抽样送临时检测点,测粘结强度和延伸率;4. 技术总监现场确认,签字验收。
下午四点,两人回到工地时,周明已经在材料仓库门口搭好了“验收棚”,棚里放着便携式粘结强度测试仪和激光扫码枪。“顾总,苏工,我查了远大防水批次的防水胶,官方网站上有备案,防伪码的查询链接也找到了,等下扫码就能显示‘正品’或‘假冒’。”周明递过一张打印好的查询流程,“另外,我让安保队加派了两个人,明天验收时全程录像,防止有人动手脚。”
苏晚接过流程,仔细看了一遍:“很好,明天早上七点,我们就在这里等送货,王总的技术总监到了之后,一起开箱验收,每一步都不能少。”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验收棚上。苏晚和顾沉舟站在仓库门口,看着工人将检测设备摆放整齐,心里的焦虑渐渐缓解。顾沉舟拿出手机,调出温泉山庄的照片:“你看,这里的温泉池就在山顶,晚上能看到星星,还有你爱吃的农家菜,等处理完防水胶的事,我们就去,好好待三天,把这阵子的累都补上。”
苏晚看着照片里的星空温泉池,嘴角扬起一抹笑意:“好,说话算话,不能再因为别的事耽误了。”
就在这时,苏晚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远大防水的司机发来的照片,每桶防水胶的桶盖内侧,都有一个清晰的激光防伪码,旁边附了一张纸条,写着“明天早上八点准时送货,车牌号:京A·628xx”。苏晚将照片转发给周明,让他提前核对车牌号的备案信息,又给王总的技术总监发了验收流程,确保明天双方的标准一致。
夜色渐深,工地的灯光亮起,照亮了材料仓库的验收棚。苏晚知道,明天的防水胶验收,将是又一场“质量保卫战”——只要守住这一关,陈立东的同伙就少了一个破坏项目的手段,而她和顾沉舟,也终于能迎来一场迟来的放松。只是她没预料到,那个藏防水胶的同伙,已经在工地附近的角落,观察着验收棚的布置,准备用另一种方式,给他们制造新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