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点点头,指尖在笔记本上快速记下要点,抬眼看向熊书记,语气平和却带着引导性:“黄鳝、小鱼小虾没人吃?其实这些东西收拾干净了,做成腌制品或者干货,城里人爱得很。你们嫌费油,可要是能批量处理了往县城的供销社送,说不定比大鱼还赚得多。”
熊书记愣了愣,挠了挠头:“还能这么弄?我们都觉得那是不上台面的东西……”
“有没有试过就知道。”
张浩放下笔,站起身走到门口,望着远处纵横的河沟,“你们有现成的资源,就是缺个法子。这样,回头我让县里的农技员过来,教你们怎么处理这些‘没人要’的东西,再帮你们联系县城的餐馆和供销社,保准比烂在水里强。”
贺晴在一旁补充:“张副省长说得对,现在城里就兴吃这些野味儿,只要处理干净,价格不会低。”
熊书记眼睛亮了起来,搓着手道:“那敢情好!要是真能行,村里又能多笔收入了!”
张浩笑了笑:“先试试水。另外,你们的红薯、甜菜除了喂猪,也可以挑些品相好的,切成片晒干了存着,冬天当干粮,或者跟邻县的淀粉厂换点淀粉,总比堆在窖里烂掉强。”
他顿了顿,看向王海军:“回头让会计把公分粮和人头粮的账算细点,要是有结余,优先给村里添台小型粉碎机,打猪草、磨红薯粉都用得上,能省不少力气。”
王海军连忙应下:“好,我这就去催会计。”
阳光穿过大队部的窗户,照在张浩认真的侧脸上。
他知道,这些琐碎的建议,或许不起眼,却能实实在在帮村民多挣点工分,让日子过得松快些。
田间地头的事,从来都藏着最实在的生计,也藏着最该被看见的烟火气。
张浩又问熊书记:“你们这地方养鸭、养鹅的多不多?”
熊书记摇了摇头:“张副省长,不瞒您说,咱这儿虽说水系发达,可鸭鹅吃得太多,只能小规模养着,让它们自己去吃草、捉虫。真要拿粮食喂,那可喂不起,它们饭量太大了。”
“成,熊书记,今天就到这儿。”
张浩起身,“我们再往前走走。”
“再往前走是那边的国营农场。”
熊书记连忙说,“现在政策鼓励城里知识青年下乡,已经有一批自愿报名过来的,听说还有不少干部也下来了。”
“好,我们去那边看看。您忙吧。”张浩摆了摆手。
熊书记没敢送,等张浩他们的车走远了,才发现自己双腿发软——这辈子哪见过这么大的官跑到村里视察,心里又惊又喜,半天没缓过神来。
车子又开了三十多公里,远远就看到国营农场一派热闹景象。
拖拉机在田埂间穿梭,不少人在田间地头忙碌,干劲十足。
张浩对王海军说:“去问问他们在忙什么。”
王海军应声跑过去,没过多久就小跑回来汇报:“张副省长,他们在开荒呢。这片地刚划为国有农场,正割芦苇、挖排水渠。因为农场的田地每年要重新分配,他们还在打桩做记号。”
“挺好。”
张浩点点头,目光扫过这片土地。他了解到,这里之前是淤泥滩,修了河堤后才打算改成良田。“这地看着肥沃,种上两年养熟了,绝对能高产。”
他没有去打扰劳作的人们,径直开车来到国营农场的办公地点。
门口的工作人员见有陌生车辆进来,连忙迎上来:“请问几位是?”
王海军上前介绍:“这位是省里来的张副省长,过来看看农场的情况。”
工作人员一听,连忙立正:“张副省长好!我这就去叫场长!”
“不用麻烦,我们随便看看。”
张浩笑着拦住他,“带我去看看你们的规划图就行。”
办公地点是几排简陋的砖房,墙上挂着农场的平面图,密密麻麻标着地块划分、水渠走向。
张浩凑近看了看,又向工作人员询问了知青和下乡干部的安置情况,听得十分仔细。
阳光洒在规划图上,那些红色的标记仿佛预示着这片土地的新生。
张浩心里暗叹:这国营农场底子不错,若是管理得当,将来定能成为鄂省的粮仓。
农场的吴场长过来了,缓声说道:“张副省长,我们这儿不光有知青,还有五七干校的同志,都憋着劲儿想在这儿大干一番呢。”
“好啊,有这股劲头就好。”
张浩点头称赞,“那知青点的建设可得上心。不能因为他们是短期来的,就委屈了人家——住房条件得搞好,别弄些芦苇搭的茅草房,太艰苦了。要是有条件,你们可以建个砖瓦厂,申请点资金,多盖些砖瓦房。”
“明白明白,这事儿我们已经在规划了。”
吴场长连忙应道,说着就拿出一份图纸,“您看,这是我们的初步规划。”
张浩接过图纸仔细查看,只见上面标注着一排排砖瓦房,还有学校的位置,不由得点头:“挺好挺好。要是能实现,那就最好了。国营农场就得争取自给自足,轻工业也得慢慢发展起来。”
“是是是!”
吴场长连连附和,“我们规划里就有纺织厂、糖厂、学校、供销社,到时候还想申请让银行在这儿设个点。”
“规划得很全面。”
张浩赞许道,又问,“那你们现在主要种植哪些庄稼?”
吴厂长指着图纸解释:“您看,这红色区域是还没开荒完的,绿色区域是已经开荒的,大部分种的是水稻。还有这块黄色区域,水源好,我们用来搞渔业养殖。”
“不错。”
张浩指着黄色区域,忽然问道,“吴场长,你们有没有兴趣搞鱼罐头?”
“鱼罐头?”
吴厂长愣了愣,“这怕是不好弄吧?我听人说食品加工要么得加添加剂,要么得用真空灌装,咱们既没技术也不懂流程啊。”
“你懂得还不少嘛。”
张浩笑了,“你说的没错,现在罐头确实离不开这些技术。不过放心,这些技术很快就能有。你们这儿渔业发达,搞鱼罐头是个好路子。”
他顿了顿,又道:“另外,你们也可以多养些家禽,解决大家的蛋白质供应问题。”
“这一点上面已经有指示了!”
吴场长眼睛一亮,“我们正打算划出一块地搞鸡场、鸭场,还想试试养鹅呢。”
“那就好。”
张浩放下图纸,“规划做得再好,关键还得落地。知青和干部的安置要稳妥,田地开荒要保证质量,这些都得一步一步来。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打报告给省里,我们会支持的。”
吴场长连忙点头:“谢谢张副省长!我们一定抓紧干!”
走出农场办公室,阳光正好,远处的田埂上,知青们正扛着锄头往地里去,歌声顺着风飘过来,透着青春的朝气。
张浩望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心里越发笃定——鄂省的未来,就藏在这些踏实的规划和肯干的劲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