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匮乏的困境,如同阴云笼罩。但江易辰的道心,并未因此产生丝毫动摇,反而激发出更强的应变之智。既然无法获得理想的高端药材,那便因地制宜,从现有的条件中,挖掘出最大的潜力!
他的目光,投向了《逍遥医经》丹道篇中记载的一种基础丹药——**培元丹**。
此丹并非用于突破瓶颈,而是固本培元,温和补充气血,精纯内力,是修行者日常修炼、恢复消耗的常用丹药。原版培元丹对药材要求不低,需以五十年份以上的人参为君药,辅以数种珍稀辅材。
如今,莫说五十年份人参,便是二三十年份的也因封锁而价格飞涨且货源稀少。但培元丹的丹方思路,给了他启发。
“丹道之妙,在于君臣佐使,在于药性配伍,而非一味追求药材年份。”江易辰静坐丹炉前,脑海中《逍遥医经》的奥义与自身对药理的深刻理解相互印证。
他面前摆放的不再是那些可遇不可求的珍品,而是姬瑶动用关系,从一些未被四大家族完全掌控的偏远渠道,或是中药批发市场零星收购来的中低端药材:十五年份的园参、普通市售的黄芪、当归、枸杞等。
“既然无法以‘质’取胜,那便以‘量’与‘巧’来弥补!”
他首先调整**君药**。放弃难以获取的高年份人参,选用药性相对温和、但数量加倍的十五年园参,以其“大补元气”之性为基。
接着,调整**臣药**与**佐使药**。以黄芪加强补气固表之效,佐以当归活血补血,枸杞滋阴明目,更添入几分常见的甘草调和诸药。他仔细推演着每一种药材的剂量比例,确保它们在丹炉内不会相互冲突,而是能形成一种新的、稳定的平衡,共同指向“培元固本”的核心功效。
这需要对药性有着入微的理解,差之毫厘,便可能谬以千里,甚至炼出废丹毒丹。
准备就绪,江易辰指尖真气引燃炉火。与以往炼制高品阶丹药时追求稳定的文火不同,此次他刻意加大了火力,以求在短时间内将这些品质稍逊的药材精华尽可能逼出。
药材依次投入丹炉,在烈火的炙烤下迅速融化、萃取。神识高度集中,密切关注着炉内药力的每一分变化。与炼制辟谷丹时的顺畅不同,此次炉内的药力显得颇为“粗糙”和“驳杂”,各种属性的能量相互冲撞,极难调和。
关键时刻,江易辰并指如剑,隔空点向丹炉!
精纯的先天真气(虽未至先天,但内力已带一丝先天韵味)混合着他强大的神识之力,如同最精细的滤网和催化剂,强行介入到药力融合的过程之中!
他以自身为媒介,以真气为引,强行梳理、纯化那些斑驳的药力!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力和真气的过程,远比正常炼丹艰难数倍。汗水瞬间浸湿了他的后背,额头青筋隐现。
他这是在以自身修为,弥补药材品质的不足!
“凝!”
待到炉内药力被强行纯化、达到一个临界点时,江易辰低喝一声,神识与内力猛然收缩!
“噗!”
一声闷响,炉火熄灭,丹成!
揭开炉盖,没有预料中的扑鼻异香,只有一股还算纯正的药气。炉底躺着十二枚龙眼大小、色泽呈淡褐色、表面不算十分光滑的丹丸。与典籍中记载的莹润如玉的原版培元丹相比,卖相上差了不少。
江易辰拈起一枚,放入口中。
丹丸入口,化作一股温热的暖流散入四肢百骸。药力不算特别磅礴,却足够精纯温和,确实有着不错的补充气血、温养经脉、精纯内力的效果。仔细体会,其效能大约能达到原版培元丹的八成左右!
成功了!
虽然牺牲了两成药效,并且炼制过程更加费力,但重要的是,他成功地用易得的中低端药材,炼制出了可供日常修炼使用的丹药!成本大大降低!
他将这新炼制的丹药命名为 **“改良版培元丹”** 。
有了此丹,至少能保障他自己以及姬瑶、姬菲等少数核心人员在资源匮乏时期的基本修炼,不至于因能量补充不足而导致修为停滞甚至倒退。
这次成功的应变,让江易辰对丹道的理解更深了一层。丹术并非死板的照方抓药,而是活的,是创造性的。在资源受限的逆境下,如何利用现有条件,通过调整配伍、改变工艺、甚至以自身修为介入,来达成目标,这才是真正考验丹师水平的地方。
他的丹术灵活性,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也为他未来在更恶劣环境下,依然能保证自身和团队的修炼续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危机之中,往往蕴藏着突破的契机。江易辰再次证明了,他拥有的,不仅仅是传承,更是将传承灵活运用的智慧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