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区一下子就热闹起来,有人说想学编竹筐,有人说想学制老糖,还有个网友说:“我妈妈会做虎头鞋,想跟你们合作教大家做!”小林赶紧联系这位网友,原来她妈妈是隔壁村的李奶奶,做虎头鞋几十年了,家里还藏着好多老鞋样。
没过多久,李奶奶就成了基地的新“老师”,还跟咖啡馆约定好,下个月教大家做迷你虎头鞋。消息一公布,报名名额半天就抢光了。李奶奶看着报名名单,高兴地说:“没想到我这老手艺还有这么多人想学,以后我得把鞋样都整理出来,好好教。”
苏明看着越来越多的新合作、新老师,心里满是感慨。他跟马大爷说:“以前总担心老手艺没人传,现在倒好,不光基地里热闹,连咖啡馆都成了咱们的‘新课堂’,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
马大爷点点头,指着墙上的活动日历:“你看这日历上的活动,从基地到咖啡馆,从手作日到心愿实现日,满满当当的,这就是传承啊!”
月光照在咖啡馆的玻璃窗上,里面还留着孩子们捏面塑的痕迹。苏明知道,不管是在基地还是在咖啡馆,不管是老老师还是新客人,只要大家还爱着老手艺,还愿意传老手艺,这份温暖就会一直延续下去,一年又一年,热热闹闹,从不间断。
小林把咖啡馆老手艺体验流程指南拟好那天,特意打印了两份,一份给阿泽,一份留在基地。指南里写得特别细,连“提前两小时到场摆材料”“准备备用竹条\/面团”这种小事都标得清清楚楚,还附了张材料清单,生怕漏了啥。
“阿泽,你看这个揉面的比例,赵奶奶说用糯米粉和面粉按1:2混,这样捏出来的面塑不容易裂。”小林指着指南上的“面塑教学区”说明,“到时候咱们分三个桌子,一个揉面,一个塑形,一个上色,客人来了不用等。”阿泽接过指南,翻了两页笑着说:“你这想得也太周到了,连擦手的湿纸巾都写上了,比我自己做的活动计划还细。”
第一次按指南办的是李奶奶的虎头鞋体验课。提前一天,小林就跟着李奶奶去镇上买布料,红布做鞋面,白布做鞋底,还买了五颜六色的丝线绣虎脸。李奶奶一边挑布一边说:“做虎头鞋得用纯棉布,软和,孩子穿着舒服,绣线得选牢色的,洗了不褪色。”小林都记在指南的“材料备注”里,还画了个小老虎图标。
体验课那天,咖啡馆里摆满了布料和针线笸箩。李奶奶坐在主位,面前摆着几双做好的迷你虎头鞋,红底白边,虎脸上绣着黑眼睛、黄胡须,特别精神。“做迷你虎头鞋不用太复杂,先剪鞋面,再缝鞋底,最后绣虎脸,咱们一步步来。”李奶奶拿起剪刀,演示怎么剪鞋面,“鞋面要剪成月牙形,两边留一厘米的边,方便缝。”
有个年轻妈妈学得特别认真,剪鞋面的时候手有点抖,李奶奶就握着她的手,一点点剪:“别怕,剪歪了也没事,咱们缝的时候能调整。”年轻妈妈笑着说:“我小时候我姥姥也给我做过虎头鞋,今天跟着李奶奶学,感觉又想起姥姥了。”旁边几个客人也跟着附和,说想起了家里的老人。
小林照着指南上的“互动环节”,组织大家搞了个“虎头鞋评比”,谁的虎头鞋最可爱,就送个李奶奶绣的小老虎挂件。客人们都特别积极,有的给虎头鞋绣了个小铃铛,有的给虎脸加了个红鼻头,最后一个小姑娘做的“歪脸老虎鞋”因为特别可爱,赢了评比。小姑娘拿着挂件,高兴得蹦起来:“我要把虎头鞋送给我妹妹!”
体验课结束后,阿泽看着满桌子的迷你虎头鞋,跟苏明说:“下次咱们能不能搞个‘老手艺作品展’?把客人做的虎头鞋、面塑、小风筝都摆在咖啡馆里,再贴上周的故事,肯定好看。”苏明赶紧点头:“好主意!让小林在指南里加个‘作品展示’环节,下次活动完了就把作品摆上。”
小林回去就改了指南,在最后加了“作品展示区”说明:“客人完成的作品标注姓名和故事,用透明罩子保护,摆放周期为两周,期间可拍照分享。”还特意写了句“作品可带走,也可自愿留在咖啡馆展示”,方便客人选择。
第二次活动是编竹筐体验,刘大爷当老师。按指南提前准备了细竹条、剪刀和软尺,还在每个桌子上放了张编竹筐的步骤图。有个客人是做设计的,编竹筐的时候突发奇想,在筐沿加了圈彩色绳:“这样看着更时尚,能当装饰筐用。”刘大爷看着也觉得新鲜:“你这脑子活,老手艺加新花样,好看!”小林赶紧把这个“新花样”记在指南的“创意备注”里,写着“可鼓励客人加装饰绳、贴贴纸,增加个性化”。
慢慢的,指南里的“新花样”越来越多。面塑课加了“定制图案”,客人说想捏自家宠物,赵奶奶就教大家按照片捏;绣荷包课加了“香包填充”,给客人准备了薰衣草、艾草,绣好的荷包能当香包用。每次活动完,小林都会把新想法补充到指南里,指南也从几页纸变成了厚厚的一本,成了大家的“万能手册”。
有天,阿泽拿着指南跟苏明说:“最近有别的咖啡馆老板来问我,能不能把咱们的指南借他们参考参考,想跟着办老手艺体验课。”苏明笑着说:“借呗!老手艺就是要多传传,越多地方办,越多年轻人学,咱们越高兴。”小林还特意把指南整理成电子版,发给了那几个咖啡馆老板,还加了句“有问题随时问,咱们一起把老手艺做热闹”。
晚上,苏明和大伙儿坐在基地院子里,翻着厚厚的体验流程指南,里面夹着客人做的迷你虎头鞋照片、编竹筐的步骤图,还有大家写的备注。马大爷说:“你看这指南,从刚开始的简单几条,到现在这么厚,跟咱们基地一样,越来越热闹了。”苏明点点头:“这指南里记的不只是流程,是咱们跟客人一起琢磨出来的新法子,是老手艺活起来的样子。”
月光照在指南上,上面的字迹和照片都泛着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