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早上七点,阿澈到厂时,老林已经在车间里转了一圈。阿强骑着自行车赶来,车把上挂着工具包:“老板早,我先去调试机器,海苔味的脆片得把调味机再校准下。”阿澈点点头,往原料区走,小吴和小张正搬海苔粉,见他来就喊:“老板,海苔粉昨天下午到的,数了三遍,够五千盒用。”
“行,先把原料搬到机器旁,等会儿直接加。”阿澈说完,转身去办公室拿生产单。刚翻到浙江的订单,玲玲就到了,手里攥着检测工具:“老板,今天还是十分钟测一次吧?海苔味的怕串味,得盯紧点。”“必须盯紧,昨天浙江老板刚夸样品好,可不能出岔子。”阿澈把生产单递给她,“你先去出料口等着,八点准时开工。”
七点五十,大家都换好工作服。老林拍了拍手:“今天就一条线开,五千盒海苔味,中午前肯定能生产完,下午打包,周日一早就发物流。都上点心,别弄错了。”阿强已经把机器调试好,听见这话就接:“调味机校准过了,海苔粉的比例也按之前的来,没问题。”
八点整,生产线启动。阿强站在原料口,一勺勺往机器里加海苔粉,时不时看一眼显示屏上的数值。老林守在机器中段,盯着传送带上的脆片,怕有烤糊的。玲玲在出料口,刚接了几片就凑近闻:“味儿正,跟样品一样。”阿澈在旁边看着,见机器转得稳,心里也松了口气。
九点多,小娟骑着电动车过来,车筐里放着个信封:“老板,刚才在村口碰到个福建的老板,说看江西刘老板朋友圈发的咱们脆片,想订三千盒原味的,下下周四要,能不能排上?”阿澈赶紧找老林,老林正擦机器上的粉尘,听了就掏出生产计划表:“下周一是空的,三千盒一条线一上午就能完,下午打包,周二发货,下下周四肯定到。”
“那你跟福建老板说没问题,让他先打定金,我这边记上。”阿澈跟小娟说。小娟掏出手机打电话,没一会儿挂了:“老板,他说现在就转定金,还说想下周来厂里看看,能不能让他来?”阿澈想了想:“让他来,正好让他看看咱们的生产流程,放心。你跟他约下周一上午,那会儿不忙。”
十点半,小敏来了,手里拿着账本:“老板,湖南王老板的尾款到了,浙江老板的定金也到了一半。还有,下周要进的原味面粉,供应商说下周二送,不耽误福建的单吧?”阿澈接过账本签了字:“让他们下周一早上送,提前一天备着,省得临时出问题。”小敏点头:“好,我现在就跟供应商说。”
十一点半,五千盒海苔味脆片快生产完了。阿强关掉机器,跟老林一起检查最后一批脆片:“没糊的,也没没调味的,都好着。”大家开始往打包区搬,小吴和小张装盒,陈阳点数,玲玲贴快递单。阿澈也上手帮忙,刚把一箱搬起来,手机响了,是浙江老板:“阿澈老板,货做怎么样了?周日能准时发吧?”“已经快打包完了,周日一早发物流,下下周五肯定到。”阿澈说。浙江老板笑了:“行,我等着,要是卖得好,以后每个月都订五千盒。”
中午十二点,五千盒脆片全打包好了。陈阳数了三遍:“刚好五千盒,没少。”阿澈让大家先去吃盒饭,自己留在打包区看了看,确认纸箱都封严实了。老林和阿强坐在一起吃饭,阿强扒了口饭说:“福建老板下周来厂里,要不要提前把车间再打扫下?”老林点头:“周日下午没事,咱们俩来打扫,再把原料区理一理,看着整齐。”阿澈听见了,插了句:“不用你们俩来,周日大家一起过来,早点弄完早点歇着。”
下午一点,大家接着干活,把打包好的海苔味脆片搬到门口,用塑料膜缠好。阿强找了块木板,垫在纸箱下面:“防止受潮,物流车上有时候会有水。”阿澈说:“想得周到,以后打包完都这么弄。”三点多,活都干完了,阿澈跟大家说:“今天早点回去歇着,周日早上八点来,先打扫车间,再盘盘原料。”
周日早上八点,阿澈到厂时,老林和阿强已经到了,正搬着扫帚打扫车间。小吴、小张、陈阳、玲玲也陆续赶来,大家分工,老林和阿强擦机器,小吴和小张扫地,陈阳和玲玲擦窗户,阿澈盘原料。没一会儿,车间就干净了。
九点多,小敏来了:“老板,福建老板的定金到了,这是账单,你签个字。还有,浙江老板的样品快递单号,我查了下,他昨天就收到了。”阿澈接过账单签了字:“行,你把账单收好。对了,周日发物流的车约好了吗?”小敏点头:“约好了,明天早上七点到。”
十点半,原料盘完了。小张过来说:“老板,原味的面粉够福建的三千盒,就是包装纸不多了,得进点。”阿澈跟小敏说:“让供应商下周一跟面粉一起送过来,别耽误生产。”小敏说:“好,我现在就联系。”
中午十二点,大家在车间门口吃盒饭。玲玲跟大家聊起福建老板:“听说福建那边喜欢原味的脆片,咱们这次做的时候,是不是得把盐放少点?”阿强说:“不用,之前江西的原味也是这个盐量,刘老板说卖得好,福建跟江西口味差不多,应该没问题。”老林点头:“听阿强的,他经验多,没出过错。”
下午两点,没什么事了。阿澈跟大家说:“今天早点回去,明天早上七点来,先送浙江的货,再做福建的三千盒原味。”大家收拾东西走了,阿澈留在办公室,把周一的生产计划写好,贴在黑板上。刚写完,手机响了,是深圳赵老板:“阿澈老板,我订的一万盒有机脆片到了,卖得特别好,我想再订一万五千盒,下下周五要,能不能加个单?”
阿澈赶紧翻生产计划表,下周一做福建的三千盒,周二空着,周三到周五能做一万五千盒。“赵老板,没问题,下周三开始生产,周五打包,下下周一发货,下下周五肯定到。”阿澈说。赵老板高兴了:“行,我现在就转定金,你可得帮我赶出来。”挂了电话,阿澈赶紧给老林打电话:“老林,深圳赵老板又加了一万五千盒有机脆片,下周三开始生产,原料够吗?”老林在电话里说:“够,上次进的有机面粉还剩不少,就是调味粉得进点,我明天跟供应商说。”“行,你看着弄,别耽误生产。”阿澈说。
周一早上七点,物流车准时到了。司机和装卸工一起搬浙江的五千盒脆片,阿澈、老林、阿强搭手,没半小时就装完了。司机说:“放心,下下周五准到浙江。”阿澈应好,看着物流车开走,才跟大家说:“现在开始做福建的三千盒原味脆片,一条线开,中午前完活。”
大家换好工作服,阿强往机器里加原料,老林调试机器,玲玲守在出料口。八点整,生产线启动。没一会儿,玲玲就喊:“老板,没问题,原味的口感刚好。”阿澈走过去尝了尝,点点头:“就这味儿。”
九点多,小娟来了:“老板,福建的李老板(之前提的福建老板)刚才打电话,说下周一上午十点来厂里,没问题吧?”“没问题,到时候我在厂里等他。”阿澈说。小娟又说:“还有个广东的老板,想订四千盒海苔味的,下下周五要,能不能排上?”阿澈找老林:“下周二做广东的四千盒海苔味,行不行?”老林想了想:“行,一条线一天能做四千盒,下午打包,周三发货,下下周五到。”“那你跟广东老板说没问题,让他先打定金。”阿澈跟小娟说。
十一点半,三千盒原味脆片生产完了。大家开始打包,小吴和小张装盒,陈阳点数,玲玲贴快递单。中午十二点,打包完了。陈阳数了三遍:“刚好三千盒,没少。”阿澈让大家先去吃盒饭,自己留在打包区,把纸箱搬到门口。
下午一点,小敏来了:“老板,广东老板的定金到了,这是账单。还有,有机调味粉的供应商说明天送,没问题。”阿澈接过账单签了字:“行,你把生产计划改下,下周二做广东的四千盒海苔味。”小敏点头:“好。”
两点多,没什么活了。阿澈跟大家说:“今天早点回去,明天早上七点来,做广东的四千盒海苔味。”大家收拾东西走了,阿强走之前跟老林说:“明天我早点来,再检查下机器,有机调味粉到了也得校准下调味机。”老林笑:“不用太早,六点半来就行。”阿强点点头,骑着自行车走了。
阿澈和老林坐在车间门口,一人点了根烟。老林说:“这订单越来越多,咱们得再招两个人,不然大家太累了。”阿澈点头:“等深圳的一万五千盒做完,就招人,到时候让阿强带带新人,他手艺好。”老林说:“行,我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