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衍宗外门的生活,规律而充实。每日清晨有统一的讲法课,由内门弟子或执事讲授修炼基础、法术要领、修真百艺常识等。
纳兰云舒带着小禾早早来到讲法堂,寻了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下。这个位置不惹人注目,却能清晰地看到全场和讲台。
堂内古朴宽敞,青石地面光可鉴人,数百个蒲团整齐排列。前方高台上设一主讲位,两侧各有数个辅位。四壁刻有基础功法运转图谱,虽简单却透着玄奥。淡淡的檀香从角落的青铜香炉中袅袅升起,令人心神宁静。
弟子们陆续涌入,低声交谈着,多是关于昨日修炼的困惑或新奇见闻。苏婉儿像只活泼的雀鸟,蹦蹦跳跳地进来,一眼看到云舒,立刻笑嘻嘻地挤到她身边的蒲团上坐下,叽叽喳喳地说着昨晚尝试一个新法术差点烧了头发的糗事。
冷清霜则独自一人,悄无声息地坐在最远的角落,一袭青衣,闭目养神,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清冷气息,与周围的喧嚣格格不入。
辰时整,一位身着内门弟子服饰、面容严肃的青年步入堂内,登上高台。他约莫二十七八年纪,修为在筑基初期,目光扫过台下,原本有些嘈杂的讲堂立刻安静下来。
“今日讲授《基础引气诀》第三至五层的深层精要,关乎你等日后道基稳固与否,务必仔细聆听。”青年声音平稳,却自带一股威严。他是剑峰内门弟子赵晟,以修炼刻苦、不苟言笑着称。
赵晟开始照本宣科,讲述灵力在特定经脉中的运行路线,如何凝练,如何冲击关卡。他讲得条理清晰,引经据典,台下大部分弟子都听得全神贯注,不时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或匆忙在玉简上记录要点。
纳兰云舒起初也听得认真,但渐渐地,她那秀气的眉毛微微蹙了起来。透过现代中医理论的加持,她敏锐地察觉到这所谓的“正统”运行路线,似乎有些…不够优化,且对几条次要经脉的负荷颇大,长期修炼恐有隐患。
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手指无意识地在膝上轻轻比划着模拟行气路线。
当赵晟讲到一处关键节点,强调需“以神御气,强力冲关”时,纳兰云舒终于忍不住,举起了手。
赵晟的讲解被打断,眉头立刻皱起,有些不悦,但看到是近日“声名鹊起”的纳兰云舒,还是耐着性子道:“你有何疑问?”
纳兰云舒起身,先行了一礼,语气恭敬却带着质疑:“赵师兄,弟子愚钝。方才您所言冲关之法,气走‘手少阳三焦经’,需强行冲击‘阳池’、‘外关’二穴,但此二穴乃气血交汇之所,强行冲击易导致气血翻涌,灵力燥乱。为何不尝试先以温和灵力滋润‘液门’穴,疏导水汽,再以‘中渚’穴为桥,缓缓引导?如此是否更为稳妥,且能减少对经脉的损伤?”
她的话音落下,整个讲法堂鸦雀无声。
众弟子一脸懵逼:“液门?中渚?那是什么穴位?从来没听说过啊!”
“从来没在功法图谱上见过这些穴位啊!”
“她在说什么?怎么和赵师兄讲的不一样?”
“炼气三层指点筑基师兄?这也太...”
窃窃私语声开始响起。
赵晟也愣住了。纳兰云舒说的“液门”、“中渚”这些穴位名称,他根本闻所未闻!绝非《天衍宗基础功法详解》上记载的任何标准穴位!但仔细一回味她描述的运行方式,却又隐隐觉得似乎…更有道理?更符合灵力自然流转的特性?甚至能解决他自己修炼时偶尔感到的滞涩感!
但他身为讲师,岂能被一个外门弟子、还是炼气三层的弟子问住?尤其还是用一套他完全不懂的理论!
憋了半晌,赵晟猛地一拍面前的玉案,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压下堂下的议论声。他板起脸,声音严厉,带着训斥的口吻:“此乃天衍宗正统传承之法,历经千年验证,岂容你妄加质疑?你所说穴位,闻所未闻,怕是旁门左道之说!修炼一途,需脚踏实地,莫要好高骛远,胡思乱想!坐下!”
纳兰云舒张了张嘴,见对方如此反应,心中了然。两个世界的理论体系差异太大。她不再争辩,默默坐下,心中却更加坚定:天衍宗的法门也并非完美无缺,她的中医理论,大有可为之处!
苏婉儿偷偷对她竖大拇指,低声道:“云舒姐姐你好厉害!虽然我没听懂…”
角落里的冷清霜也睁开眼,看了纳兰云舒一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思索。
而讲台上的赵晟,后半节课讲得明显有些心神不宁,好几次险些讲错,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瞥向纳兰云舒的方向,带着惊疑不定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困惑。
自此,纳兰云舒“问题弟子”的名声在外门悄然传开。她时常在课上提出一些角度刁钻、甚至颠覆常识的问题,经常问得讲师哑口无言,有时甚至能引发一些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