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齿轮一旦开始转动,便再无法停止。在李定国率领三万兵马,浩浩荡荡、旌旗招展地做出驰援北京的姿态后,整个北地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皇太极安插在明境内的细作,果然将\"大名府主力已动\"的消息飞速传回。
与此同时,一支由沈炼亲自率领,由\"雷火司\"精锐和军中敢死队混编而成的千人特遣队,则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绕开了正面战场,沿着\"听风司\"探明的隐秘粮道,向着蒙古草原深处插去。
这是一次极其冒险的深入敌后作战。特遣队每人只携带了十日的干粮、充足的弹药和引火之物,轻装简从,昼伏夜出,依靠着指南针和星空辨别方向,在荒无人烟的草原和丘陵地带艰难跋涉。
时值初春,草原上依然寒风凛冽,夜晚的温度足以冻死人。队员们不仅要忍受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时刻警惕可能遇到的蒙古游骑或者后金的巡逻队。沈炼以其丰富的经验和冷酷的手段,指挥着队伍一次次化险为夷。
经过七天七夜的艰苦行军,他们终于抵达了\"听风司\"情报中标注的,位于察哈尔部故地、一个叫做\"白水泊\"的隐蔽河谷。这里距离皇太极主力所在的蓟镇前线已有数百里之遥。
通过望远镜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河谷中林立着大量的帐篷和临时围栏,无数驮马和牛羊聚集其间,更有大队的蒙古辅兵和少量后金兵卒在看守。空气中弥漫着牲口粪便和草料的味道——这里正是皇太极此次南侵最重要的一个后勤中转基地!囤积着供应十数万大军数月之用的粮草、箭矢以及部分替换的马匹!
\"找到了!\"沈炼放下望远镜,眼中闪烁着兴奋而冷酷的光芒。他仔细观察着营地的布局、守卫的分布和换岗规律。
\"头儿,怎么干?\"一名\"雷火司\"的千户低声问道,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等!等到后半夜,人最困乏的时候。\"沈炼沉声道,\"分成三队。一队由我带领,从正面潜入,制造混乱,吸引守卫注意力;二队绕到营地侧后方,专门负责放火,目标是粮垛和草料场;三队在外围策应,狙杀试图救火或逃跑的敌军军官,并准备接应我们撤退!记住,动作要快,要狠!烧完就走,绝不停留!\"
命令被悄无声息地传达下去。千名死士如同蛰伏的猎豹,在寒冷的夜色中,静静地等待着致命一击的时刻。
子时刚过,月黑风高。白水泊后勤基地大部分人都已陷入沉睡,只有零星的巡逻队和岗哨还在强打着精神。
突然,营地正面传来一阵剧烈的爆炸声和喊杀声!沈炼带领的第一队,用\"震天雷\"炸开了简陋的营门,如同猛虎下山般冲了进去!他们见人就杀,四处投掷火把和火药包,瞬间将营地前沿搅得天翻地覆!
\"敌袭!敌袭!明军来了!\"凄厉的警报声响彻夜空,整个营地顿时炸开了锅。睡梦中的蒙古辅兵和后金守军惊慌失措地爬起来,乱哄哄地拿起武器,向着正面涌去。
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正面吸引时,第二队的数百名死士,如同鬼魅般从营地侧后方防守薄弱处摸了进去。他们训练有素地将携带的火油罐奋力投向那些堆积如山的粮袋和草料堆,随即点燃了引火物!
干燥的草料和粮食,遇火即燃!加上火油的助燃,顷刻之间,整个后勤基地的后半部分便陷入了一片火海!冲天的烈焰腾空而起,将半边天空都映成了诡异的橘红色!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吞噬着一切可以燃烧的东西!
\"不好了!粮草着火了!\"
\"快救火啊!\"
\"我的粮食!我的牲口!\"
营地内顿时一片鬼哭狼嚎。蒙古辅兵们试图救火,但火势太大,根本无法靠近。而那些试图组织救火的后金军官,则被埋伏在外围的第三队神枪手(装备燧发枪的射手)一一精准狙杀!
混乱,极致的混乱!正面是沈炼等人疯狂的砍杀,后方是吞噬一切的烈焰,外围还有致命的冷枪。整个白水泊后勤基地,彻底变成了人间炼狱!
沈炼见目的已经达到,毫不恋战,立刻发出撤退信号。三队人马按照预定路线,迅速脱离接触,向着来时的方向狂奔而去。身后,是照亮夜空的熊熊大火和敌人绝望的哀嚎。
这场精心策划、迅猛执行的奇袭,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功!皇太极囤积在白水泊的超过七成的粮草和大量军需物资,被付之一炬!这对于远离根据地、深入明境作战的十数万后金-蒙古联军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当几天后,消息传到正在蓟镇前线指挥作战的皇太极耳中时,这位素来沉稳的后金大汗,惊得差点从马背上栽下来!
\"什么?!白水泊……被烧了?!\"皇太极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握着马鞭的手剧烈颤抖起来,\"怎么可能?!明军主力不是正在赶来北京的路上吗?哪里来的兵马能绕到我的后方,烧了我的粮草?!\"
范文程等谋士也是面无人色。粮草被焚,意味着大军失去了持续作战的能力!军心很快就会动摇!
\"是陈远……一定是他!\"范文程咬牙切齿,\"好狠毒的手段!好深的心机!他根本就没有全力救援北京!他一直在等着这个机会!\"
皇太极仰天怒吼,声音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怒:\"陈远!!朕与你不共戴天!!\"
然而,愤怒解决不了问题。现实是,十几万大军人吃马嚼,存粮最多只能支撑十日。一旦断粮,不用明军来打,军队自己就会崩溃!
与此同时,正在\"缓慢\"行军的李定国所部,也接到了陈远通过快马传来的密令。密令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敌粮已断,时机已到,转向截击!\"
李定国恍然大悟,立刻命令部队改变方向,不再朝着北京,而是转向西北,直插皇太极大军可能的退路!而陈远也亲率大名府留守的精锐主力,倾巢而出,与李定国形成夹击之势!
直到此时,北京城内的崇祯和满朝文武,才通过零星传来的战报,隐约明白了发生了什么。
\"陈远……他烧了虏酋的粮草?\"崇祯拿着战报,手在微微发抖,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种绝处逢生的激动。
\"是……是的,皇爷!\"王承恩的声音也带着哽咽,\"陈执政并非按兵不动,他……他这是要毕其功于一役啊!\"
朝堂之上,之前那些激烈弹劾陈远的大臣们,此刻个个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周延儒脸色铁青,仿佛被人狠狠抽了几个耳光。
战场的主动权,在烈火燃起的那一刻,已经悄然易手。一场决定国运的大战,即将在蓟镇西北的广阔原野上上演。而导演了这一切的陈远,正驾驭着时代的巨轮,冲向属于他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