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大彪保外就医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清源县荡起层层涟漪。沈青云第一时间召见了县公安局长李卫国。
\"龙大彪的病情鉴定是怎么回事?\"沈青云单刀直入。
李卫国面色凝重:\"省城医院出具的鉴定报告,说是严重冠心病,随时有生命危险。我们派人去核实过,病历资料齐全,程序上挑不出毛病。\"
\"这么巧?\"沈青云冷笑,\"刚查到关键证据就突发重病?主治医生背景查了吗?\"
\"查了,是心内科权威,但...\"李卫国压低声音,\"他儿子在龙大彪的公司持有干股。\"
沈青云会意地点头:\"继续盯着,注意方式方法。另外,加强对重点证人的保护,我担心有人要狗急跳墙。\"
果然,没过几天,负责审计龙腾建筑账目的审计局副局长在回家途中被一辆无牌摩托车撞伤。虽然伤势不重,但明显是警告。
与此同时,县里几个重点项目的推进也遇到阻力。生态产业园的征地工作屡屡受阻,总有村民在最后时刻反悔;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建设也频频遭遇\"意外\",不是材料被盗就是设备被毁。
这天下午,沈青云正在云雾乡调研高山茶叶项目,突然接到王大山的紧急电话:\"沈书记,出事了!青龙村有村民阻挠施工,说我们强征土地,还打了村干部!\"
沈青云立即赶往现场。青龙村是生态产业园的核心区,这里的冲突直接影响全县的产业布局。
到达现场时,只见几十个村民围在推土机前,与施工队对峙。村支书头上缠着纱布,正在苦苦劝说。
\"怎么回事?\"沈青云拨开人群走上前。
\"沈书记,您来得正好!\"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站出来,\"他们强征我们的地,一亩才赔三万块,这不是明抢吗?\"
沈青云认得这人,是村里有名的混混赵二狗,之前因为赌博被拘留过。
\"征地补偿标准是经过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全县统一。\"沈青云平静地说,\"而且产业园建成后,优先安排失地农民就业,这些都是白纸黑字写进协议的。\"
\"我们不管什么协议!\"赵二狗煽动村民,\"当官的都是一伙的,骗我们的地!\"
\"对!不答应我们的条件,谁也别想施工!\"几个混混模样的人跟着起哄。
沈青云不理会他们的叫嚣,转向其他村民:\"乡亲们,产业园是县里的重点项目,建成后每年能给村里带来上百万的收入。到时候大家不仅能拿分红,还能在家门口就业。这样的好事,为什么要反对?\"
一个老人怯生生地说:\"沈书记,不是我们不信您,是有人说这块地下面有矿,值大钱...\"
沈青云心头一震,终于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他当即表态:\"这样,我以县委书记的名义向大家保证:第一,立即请省里的勘探队来检测,如果真有矿,补偿标准重新核定;第二,在结果出来前,工程暂停;第三,所有过程公开透明,欢迎大家监督。\"
这番话入情入理,村民们的情绪渐渐平复。赵二狗见势不妙,还想煽动,被沈青云凌厉的目光逼退。
回到县委,沈青云立即召开紧急会议。
\"很明显,有人在背后操纵。\"沈青云分析道,\"先是龙大彪保外就医,然后是审计干部被撞,现在是征地受阻。这一连串事件不是孤立的。\"
王大山担忧地说:\"沈书记,我听说赵二狗最近和龙大彪的手下走得很近。而且,征地有矿的谣言,最早是从县国土局传出来的。\"
\"查!一查到底!\"沈青云拍案而起,\"不管涉及到谁,绝不姑息!\"
就在这时,沈青云接到省纪委同学打来的电话:\"青云,你们清源有人把你告到省里了,说你独断专行、排除异己,还插手司法案件。\"
沈青云笑了:\"动作真快啊。都有哪些罪名?\"
\"重点是龙大彪案件,说你因为个人恩怨打击民营企业家。告状信写得很专业,估计有高人指点。\"
挂断电话,沈青云陷入沉思。对手这一招很毒辣,既要阻挠改革,又要从政治上抹黑他。如果不能尽快破局,不仅个人前途受影响,清源的发展大计也可能夭折。
深夜,沈青云独自在办公室分析形势。对手在暗处,他在明处,必须想办法引蛇出洞。
他想起父亲曾经的教诲:\"在官场上,有时候要以退为进。\"
第二天,沈青云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暂时放缓生态产业园建设,先集中精力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同时,他主动向市委请求,对龙大彪案件进行异地审理。
这个决定在县委内部引起不小争议。
\"沈书记,这不是示弱吗?\"王大山不解。
\"这不是示弱,是策略。\"沈青云解释,\"我们现在四面受敌,必须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而且,我要看看,谁会在我们退一步的时候得寸进尺。\"
果然,消息传出后,隐藏在暗处的对手开始浮出水面。县国土局局长突然\"病休\",几个之前反对改革的干部也开始活跃起来。
更让沈青云意外的是,赵二狗居然主动来找他。
\"沈书记,我...我想举报。\"赵二狗神色慌张,\"有人指使我煽动村民,答应事成后给我十万块钱。\"
\"是谁?\"沈青云不动声色。
\"是...是龙大彪的律师。他说只要把产业园搅黄了,龙大彪就能出来,到时候少不了我的好处。\"
沈青云让人做好笔录,然后对赵二狗说:\"你能迷途知返很好。接下来配合我们工作,将功补过。\"
有了赵二狗这个突破口,沈青云立即部署收网。在省纪委的配合下,龙大彪的律师因涉嫌妨害作证被采取强制措施。顺着这条线,又挖出了县国土局、住建局等部门的几个\"内鬼\"。
然而,就在案件取得重大进展时,一个更严峻的考验降临了。
这天清晨,沈青云接到紧急报告:全县突遭百年不遇的暴雨袭击,多个乡镇发生山洪,数万群众受困!
\"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沈青云一边往外走一边下令,\"所有常委分片包干,立即赶赴灾区!\"
越野车在暴雨中艰难前行。沈青云望着窗外肆虐的洪水,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这场天灾,会不会被某些人利用?
果然,在赶往重灾区青龙镇的路上,他接到周晓卉的紧急电话:\"青云,网上突然出现大量帖子,说清源的灾情是因为你盲目推进项目,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
沈青云心头一沉。对手果然没有放过这个机会。
到达青龙镇时,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整个镇子一片汪洋,群众挤在屋顶上求救。更糟糕的是,通往镇里的唯一桥梁被冲毁,救援队伍无法进入。
\"立即调集冲锋舟!\"沈青云一边组织救援,一边思考破局之策。
他知道,这个时候,任何解释都是苍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行动证明自己。
\"小刘,通知电视台,全程跟拍救援过程。\"沈青云脱下外套,\"我要亲自带队进镇救人!\"
\"沈书记,太危险了!\"众人劝阻。
\"群众在等着我们,再危险也要上!\"
在狂风暴雨中,沈青云带领救援队,利用绳索横渡激流,一次次往返于两岸。他的身影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他的声音通过喇叭传递着希望。
这一幕幕,通过电视直播传遍全县。谣言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
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险情基本排除。当最后一批群众安全转移时,累极的沈青云直接坐在了泥水里。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省委组织部孙振涛处长的电话:\"青云同志,你在抗灾中的表现,省委都看到了。很好,经受住了考验!\"
挂断电话,沈青云望着正在退去的洪水,心中百感交集。这场天灾,反而成了他破局的关键。
但他也清楚,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在清源这片土地上,光明与黑暗的博弈还将继续。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