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他们去了人口密度大的移民社区——向阳社区。社区是十年前建的,住了500多户移民,大多是从更偏远的山区迁来的。社区门口有个集中供水点,几个居民正拿着水桶排队接水,水管里的水流得很慢,接满一桶水要十几分钟。
“每天就这两个小时供水,早上七点到九点,下午五点到七点,来晚了就没水了。”一位排队的大姐说,“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得提前来排队,不然连做饭的水都不够。有时候水管还会停水,停个一两天是常事,只能去社区办公室领应急水。”
走进社区居民家里,客厅的地上摆着好几个水桶、水盆,都装着水。大姐说:“这都是供水时接的,卫生间的水箱里也存着水,冲厕所都得省着用。夏天天热,洗澡更是奢望,半个月能洗一次就不错了。”
社区主任领着陆云去看社区的供水站,供水站里有两个大蓄水池,池子里的水只剩下三分之一。社区主任说:“这水是从二十公里外的水库引过来的,水库的水位也在下降,今年已经减少了供水次数,要是明年再干旱,供水可能会更紧张。”
陆云站在供水站门口,望着社区里密密麻麻的楼房,心里沉甸甸的。他想起前几天在石头村看到的干裂田地,在柳溪乡看到的蔫头羊,在向阳社区看到的排队接水的居民——缺水,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捆着这里的农户,也捆着这里的发展。
晚上在社区办公室开会,陆云让老周、水利专家和社区干部、农户代表坐在一起,聊怎么解决缺水问题。水利专家说:“从长远来看,还是得修蓄水池、打深井,搞节水灌溉,不过这些都需要资金。短期来看,可以先搞雨水收集,在农户家里建雨水窖,下雨时收集雨水,用来浇地、喂牲口。”
一位农户代表说:“雨水窖我们也想搞,可建一个雨水窖得两千多块,我们实在拿不出钱。要是政府能给点补贴,我们肯定愿意建。”陆云点点头:“补贴的事,我回去后会跟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对接,争取把西北片区的缺水问题纳入专项扶持,先从建雨水窖、修小型蓄水池开始,逐步解决用水难题。”
离开西北片区的前一天,陆云又去了石头村。他跟村里的干部约定,等资金到位,先帮村里建几口雨水窖,再修一个小型蓄水池,试点搞滴灌设备。老农拉着他的手,眼眶有点红:“要是真能用上水,我们就能多种点庄稼,多养点牲口,日子就能好点了。”
飞机起飞时,陆云望着下方渐渐缩小的黄土塬,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西北片区的缺水问题放在心上,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让这里的农户不用再为水发愁,让干裂的田地能浇上水,让日子能有盼头。
陆云从西北返回京都的当晚,办公室的灯亮到深夜。桌上摊着西北片区的地图,石头村、柳溪乡、向阳社区的位置被红笔圈出,旁边密密麻麻写着“缺水程度”“现有水源”——每一条记录,都来自他在田间地头的亲眼所见。
“明天上午九点,第三会议室开专题会,”他对连夜赶来的秘书说,语气比往常更急,“通知水利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还有两家国企的钻井技术团队负责人参会,主题就一个:给西北旱塬打深井,解决老百姓吃水和灌溉的急难。”
秘书刚要记录,陆云指着地图上的石头村:“跟各部门说,别拿泛泛的方案来。西北下雨少,蓄水池存不住多少水,唯一靠谱的就是打深井,但深井有技术门槛,得让国企牵头研发适配当地地质的钻井技术,每个村至少保证一口深水井,先解决‘有水用’的问题。”
秘书点头应下,又问:“要不要提前把您在西北拍的干涸土地、空井照片发给他们?让大家直观知道情况。”陆云立刻点头:“发!还要把农户说的‘拉水来回两小时’‘麦子旱死在地里’这些话标出来,让他们知道,咱们要解决的不是技术问题,是老百姓的活命问题。”
次日一早,第三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水利部的分管副部长、农业农村部的周明部长、财政部的陈凯部长,还有两家国企的技术总监,面前都摆着陆云带回来的材料——有石头村老井的干涸井底照片,有柳溪乡养殖户捧着浑浊水的视频,还有标注着“地下水位”的地质勘探图。
九点整,陆云走进会议室,没多余寒暄,直接点开投影仪:“大家先看段视频。”画面里,西北某村的老农蹲在干裂的井边,手里攥着一把干土,声音发颤:“井干了三年,拉水要走五公里,地里的麦子种了收不了,日子难啊。”视频放完,会议室里一片安静。
“西北下雨少,蓄水池、水塔不现实,地广人稀也铺不开输水管道,”陆云敲了敲桌子,目光扫过在场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打深井,但当地的地质硬、地下水位深,普通钻井技术不行。今天请大家来,就是要定下来:谁来研发技术、谁来出钱、谁来落地,多久能让村里有口深水井。”
他先看向两家国企的技术总监:“你们是国内顶尖的钻井团队,能不能针对西北的黄土层、岩层,研发新型钻井技术?比如更耐磨的钻头、更精准的水源探测设备,在村里找到能长期供水的深井位。”
其中一家国企的张总监立刻翻开技术方案:“我们已经初步调研过,西北部分区域地下500米左右有承压水层,就是地质硬、钻井难度大。我们计划半个月内组建专项研发组,改进钻头材质,再配三台新型勘探设备,确保能精准找到水源,把井打深、打稳。”
陆云追问:“多久能出样机?第一口井打算在哪试打?”张总监答:“一个月内出适配钻头,两个月内完成勘探设备调试,第一口井选在石头村——那里缺水最严重,试打成功了,其他村就能跟着推广,预计三个月内让石头村先喝上深井里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