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在接受调研组采访时说:“打假不是一阵风,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不仅要查处个案,更要建立长效机制,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让商家敢创新、能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活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傍晚时分,吕州市的夜市格外热闹。市民们放心地选购商品,商家们诚信经营,一派和谐景象。李阿姨买了一袋本地特产的坚果,笑着对老板说:“以前总怕买到以次充好的,现在查得严,你们也不敢卖假货了,我们买得也放心!”老板笑着回应:“是啊,诚信经营才能长久,我们也希望市场越来越好!”
夜色渐深,汉东省的各个角落,依旧洋溢着对打假行动的称赞。这场全民参与、全民支持的打假热潮,不仅净化了市场环境,更凝聚了民心。陆云知道,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加大打假力度,汉东一定能成为百姓放心、商家安心的“诚信之地”,为全国的市场整治树立标杆。
汉东省政府官网的头条位置,一则《关于开展“全民打假·举报有奖”活动的通告》格外醒目。通告明确写着:“凡实名举报食品、药品、保健品、科技产品等领域造假行为,经核实查处后,给予500元至10万元不等奖励,举报线索越重要、涉案金额越大,奖励越高。”
通告发布不到两小时,省市场监管局的举报热线就被打爆了。接线员小周一边快速记录,一边耐心回复:“您放心,只要您提供的线索属实,我们会在案件办结后15个工作日内发放奖励,所有举报信息都会严格保密,不会泄露您的个人信息。”
首批尝到甜头的是吕州市民张强。他在某电商平台买到假白酒后,没有像往常一样自认倒霉,而是根据通告要求,收集了购买记录、商品检测报告等证据,提交了举报材料。三天后,市场监管局就查实该商家售假,不仅帮他追回货款,还发放了2000元奖励。
“以前觉得举报麻烦,还怕被报复,现在有奖励又保密,肯定要站出来!”张强拿着奖励金,在社区里分享自己的经历,“咱们老百姓多一份警惕,假货就少一份生存空间。这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
消息传开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举报行列。有快递员举报某仓库长期囤积假保健品,有超市员工举报供应商提供过期食品,还有企业员工举报公司伪造研发数据……举报线索源源不断,省市场监管局不得不临时增派20名工作人员处理。
职业打假人也闻风而动。在汉东做了五年打假工作的李伟,以前常因证据不足或平台推诿而碰壁,现在有了政府背书,他的工作顺畅多了。“之前举报一家假中药厂,跑了好几个部门都没结果,现在提交线索后,市场监管局第二天就上门核查,还主动联系我补充证据。”
李伟最近刚举报了一个跨境售假团伙,该团伙通过社交平台售卖假化妆品,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经公安、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查处,捣毁了3个生产窝点,抓获18名犯罪嫌疑人。根据奖励标准,李伟获得了10万元奖励,这是汉东举报有奖活动开展以来的最高单笔奖励。
“这笔奖励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打假事业的支持。”李伟说,“现在我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职业打假队伍,大家都觉得,只要政府持续发力,咱们就能把假货彻底赶出市场。”
举报有奖的威力很快传导到商家和平台。某电商平台的服装卖家王芳,以前还会偶尔卖些“高仿”商品,现在每天都要亲自检查商品质量,生怕被举报。“之前隔壁店铺因为卖假货被举报,不仅被罚款封店,还上了失信名单,再也没法开店了。我们可不敢冒这个险,还是老老实实卖正品靠谱。”
各大网络平台也纷纷升级自查机制。某知名平台专门成立“打假专项小组”,每天筛查上千条举报线索,对涉嫌售假的店铺“零容忍”——一经核实,立即下架商品、冻结账户,情节严重的直接清退。平台负责人说:“现在举报线索太多了,我们必须主动作为,才能避免被监管部门处罚,也才能留住消费者。”
在汉东省政务服务网的留言区,关于举报有奖活动的好评不断。有网友留言:“这个政策太接地气了!既鼓励了大家参与打假,又让假货无处遁形,为汉东政府点赞!”还有网友建议:“希望能把这个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形成全民打假的氛围,让假货在汉东永无立足之地。”
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活动开展一个月以来,共收到有效举报线索1236条,核实查处案件342起,发放奖励金86万元,下架问题商品1.2万件,封店处理商家187家。“举报有奖不仅让我们掌握了更多打假线索,更调动了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共治’的打假格局。”
陆云在省委常委会上肯定了这一举措:“举报有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全民共治的重要抓手。要把这项活动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完善奖励机制和保密措施,让每一个举报人都能放心举报、获得回报。同时,要加大对举报线索的核查力度,确保每一条线索都不被遗漏,每一起案件都能查深查透。”
如今的汉东,无论是线上平台还是线下市场,都弥漫着浓厚的诚信氛围。商家们明白,只有做好产品、诚信经营,才能在市场上立足;百姓们知道,只要发现假货,及时举报就能维护自己的权益。这场全民参与的打假行动,不仅净化了市场环境,更凝聚了民心,为汉东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