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炷香时间,上千叛军便被杀得只剩百余人。
这些残兵败将聚在一起,背靠背结成圆阵,虽然知道必死无疑,但依然拼死抵抗。
隆正帝轻轻抬起手,朗声道:“住手!”
正在进攻的禁军将士闻令,立刻如潮水般向后撤退一步,但仍死死锁定着中间那百余名叛军。
隆正帝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那些面如死灰的叛军,“朕,再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
“只要你们立即放下武器,跪地投降,朕可以法外开恩,赦免你们的家人,给他们一条生路!”
“即便你们不为自己着想,难道也不为家人族人着想?”
叛军们面面相觑,脸上交织着挣扎和犹豫。
就在这时,重伤的叛军将领吴信,颤颤巍巍地挣扎着站起来。
他的胸口一片血肉模糊,鲜血不断渗出,脸色惨白,但眼神却依然锐利,环视着剩下的部下。
“将士们……”他的声音嘶哑微弱,“事到如今……考虑这些,还有什么意义?”
他看向被严密保护的隆正帝,“成王败寇……古今皆然!”
“这次……是我们输了……咳咳……”
他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出大口的血沫,目光转向隆正帝身旁的贾璋,目光中充满了怨恨,“不过……陛下,您不是每次……都有这样的好运气!”
“小子,若不是你,我们大事已成。”
贾璋淡淡道:“世上没有如果。”
吴信苦笑一声:“很好......不过,你别得意!”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你早晚……也会步我们的后尘!哈哈哈……”
吴信发出嘶哑而癫狂的大笑,猛地拔出腰间长剑,毫不犹豫地划向自己的脖颈。
“噗——!”
鲜血喷涌而出,溅了三四尺远。
吴信的身体猛地一僵,笑声戛然而止,眼中的神采迅速黯淡下去,尸体向前扑倒。
他的一个亲兵,眼见主将自刎,顿时红了眼眶,立刻上前扶住吴信的尸体,大吼一声:“将军慢走,属下来陪您!”
说罢,亦毫不犹豫地拔剑自刎,倒在吴信身边。
这悲壮而惨烈的一幕,深深震撼了那些原本还在犹豫的叛军。
虽然他们是叛军,但此刻也被这种慷慨赴死的豪迈气概所感染。
“脑袋掉了碗大个疤!怂个球!”
“十八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
“兄弟们,一起走!黄泉路上不寂寞!”
一声声绝望而疯狂的呼喊此起彼伏,紧接着,便是一个个叛军士兵毅然决然地横刀自刎,纷纷倒地。
血腥味更加浓重,但没人求饶,也没人投降。
他们选择用这种最壮烈的方式,结束了这场失败的叛乱。
贾璋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非但不觉得悲壮,反而有些讽刺。
他们都是籍籍无名的普通人,选择不了自己的出身,所作所为也都是身不由己,但他们仍用自以为壮烈的方式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句号。
但是,应该为叛乱负责的,不应该是他们!
隆正帝看着这一幕,脸色复杂。
这些人若是忠于他,该是多好的将士啊。
可惜,他们选错了路。
就在这时,贾璋的脑海中响起系统提示音:
“叮——”
【今日任务一: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君,功高莫过于救驾,保护隆正帝,化解猜忌,博取信任——已完成!】
【任务奖励:系统空间一立方米,隆正帝好感度+50,壮骨丹一枚已发放至系统空间,请宿主查收!】
【今日任务二:至少击杀二十名刺客,用敌人的头颅,证明你的忠诚和价值——已完成!】
【任务奖励:壮骨丹一枚,隆正帝好感度+20,白银一万两已发放至系统空间,请宿主查收!】
【好感度说明:-100为恨之入骨,杀之而后快;0为陌生路人;100为愿为你舍弃性命。】
【系统所奖励的好感度,为永久好感度,不会降低。】
贾璋心中一喜。
永久好感度?不会降低?
难不成他现在谋反叛乱,隆正帝也不想杀他?
而且,隆正帝之前应该也不是很想杀他,好感度不至于是-100。
贾璋猜测,加上这70点好感度,至少应该是个正数了吧。
就在这时,隆正帝突然看向贾璋,总感觉这小子突然顺眼了不少。
说不出为什么,就是觉得很亲切,值得信任,先前那股忌惮之感被冲淡了很多。
如此忠义,英勇救主的少年郎,又怎么会对他不利呢?
贾璋抬头,正好看到隆正帝的目光,心里“咯噔”一下。
因为他忽然想起了秦钟看他的那种含情脉脉、欲说还休的眼神,又联想到这“好感度”的字眼,心里顿时一阵恶寒。
贾璋突然觉得,这奖励好像也不是那么香了!
就在这时,战场外围再次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和脚步声。
又有好几个禁军将领,带着所部兵马,齐齐赶到现场。
他们看了一眼满地的尸体,以及面色沉重的隆正帝,顿时脸色煞白,连滚带爬地翻身下马,跑到隆正帝面前,纷纷跪倒:“末将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他们这是真来迟了!
隆正帝冰冷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些跪在地上的将领,眼神深邃,看不出喜怒。
突然间,他甚至分不清他们中谁忠谁奸。
经过这次的事,回宫之后,一定要严查禁军,将其彻底掌控。
但他面上却丝毫不显,只是淡淡道:“都起来吧!诸位将军‘辛苦’了。”
这“辛苦”二字,听得一众将领头皮发麻,背后冷汗涔涔,连称“不敢”,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低眉垂首,大气都不敢出。
隆正帝沉声吩咐道,“打扫战场,清点伤亡!”
“每一具尸体都要仔细收殓、登记造册,以便后续论功行赏,论罪处罚。”
“末将遵旨!”众将领齐声应道。
安排完这些,大太监夏守忠才上前请示,“陛下,是否现在回宫?”
隆正帝微微颔首,“回吧!”
这个“回宫”,自然是回猎场行宫,现在回神京,天黑之前肯定到不了。
谁也不知道晚上赶路,还会不会遇到埋伏。
随即,夏守忠用尖细的嗓音高声喊道:“起驾——回宫——!”
司徒玄立刻指挥麾下士卒,将隆正帝严密护在中间,刀出鞘,箭上弦,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一切风吹草动。
经历过刚才的惊险,没人敢有丝毫大意。
谁知道禁军中还有没有叛军?
他们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因为已经没有机会。
若是让他们找到机会,保不齐又是一场大战。
贾璋也跟着他们一起,带着贾大默默地跟在御驾队伍的后面。
回到戒备森严的行宫营地,只见营门紧闭,哨塔上弓箭手密布,巡逻的人数增加了数倍,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显然,营地这边也已经收到隆正帝遇刺的消息,进入最高级别的戒严状态。
早已等得心急如焚的几个皇子,一见到隆正帝回来,立刻迎了上来,脸上带着焦急和担忧,只是谁也分不清究竟是真心还是虚情假意。
毕竟隆正帝驾崩,理论上该由他们中的一人继承大统。
他们纷纷跪地请安:“儿臣救驾来迟!父皇您没事吧?可曾受伤?”
“听闻父皇遇险,儿臣五内俱焚,只恨不能以身相代!”
“儿臣刚才听到求援信号,本想带人前去支援,只是被禁军拦住了。”
“父皇洪福齐天,定能逢凶化吉!”
隆正帝看着眼前这几个“孝心可嘉”的儿子,目光在他们脸上逐一扫过,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找出哪怕一丝一毫的破绽。
即便叛乱不是他们发起的,但未必没人提前收到消息。
最终,他什么也没看出来,但看着他们的窝囊样,隆正帝心里不由生出一股失望之感。
他下意识瞥了一眼贾璋,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年纪轻轻,临危不乱,有勇有谋!
再看看自己这几个儿子……除了会争权夺利、耍些小聪明、关键时刻只会喊“父皇洪福齐天”之外,还有什么真本事?
连人家贾璋的一半……不,一成都比不上!
他心里不由感慨,生子当如贾宝玉啊!
隆正帝收敛心神,对皇子们淡淡道:“朕无事。都起来吧。”
语气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
感受到隆正帝那复杂难言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贾璋赶紧翻身下马,准备告辞。
他现在对隆正帝的“好感度”有点过敏。
他上前几步,来到隆正帝面前,躬身行礼,并将宝雕弓双手奉上:“陛下,叛军已平,此宝弓当归还陛下。谢陛下借弓之恩。”
隆正帝看了看那张沾满杀气的宝雕弓,又看了看眼前英气勃勃的少年,越看越是满意,越看越是顺眼。
他朗声一笑:“宝弓配英雄!神兵利器,属于能发挥出它们威力的人!”
“贾璋,此弓,朕就赐予你了!”
“望你日后善用此弓,继续为朝廷效力!”
贾璋也没推辞,躬身行礼:“草民,谢陛下厚赐!定不负陛下所望!”
皇子们面面相觑,这贾璋是有什么功劳,竟然让陛下这般优待?
他们之前也都见识过贾璋的本事,打定主意,一定要争取到贾璋这个助力。
尤其是四皇子,看贾璋的眼睛都在发光。贾璋今日能救驾,他日便能助他成就大事!此人,必须争取过来!
贾璋感受到四皇子那毫不掩饰的、火热的目光,再联想到隆正帝刚才那“慈爱”的眼神,顿时觉得浑身不自在,又是一阵恶寒袭来。
这父子俩……能不能收敛一点?矜持一点?
他忙抱拳道,“陛下历经惊险,必是乏了,需好生歇息。”
“若陛下暂无其他吩咐,草民先行告退。”
隆正帝此刻也确实感到身心俱疲,还有许多善后事宜需要调查和处理,便笑着点了点头,“嗯,你去吧。”
“今日辛苦你了,赏赐之事,待朕回宫后,自有圣旨。”
“谢陛下!”贾璋如蒙大赦,行了一礼,赶紧牵着马,转身向勋贵子弟们驻扎的区域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