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五斤说得对,时间不等人,咱们确实要抓紧时间干活了!”
“等会吃完饭,就好好休息,等太阳落山了,咱们再出门干活,后面都按这个作息来。”
“再砍今天晚上,还有明天早上的柴火,明天晚上就要开始挖窑洞烧陶了!”
“明天再暴晒一天,地面应该就干得差不多了,咱们可以开始动工了。
如果怕柴火不够的话,咱们空闲的时候再去砍!”
毕竟他们除了要烧陶,还得预备一点柴火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对柴火的消耗量是很大的。
前两天为了准备干粮,已经把山洞里所有的柴火都消耗完了。
而且现在的天气特别极端,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就连一年四季都被打乱了。
别看现在晴空万里,太阳晒得人抬不起头来。
但也可能说变就变,万一气温骤然下降,他们还需要烧柴取暖呢。
就这几件单衣,哪里能抵御严寒?
“都听杜姐的!”
姜格点了点头,表示一切听从安排。
“小杜说得对,不管是挖窑,还是烧制陶罐,都需要时间,咱们不能放到最后面来搞。”
“后面柴火不够,咱们再砍就是了!”
两个孩子就更不会有什么意见了,都眼巴巴的等着午饭呢。
好在杜若已经把大部分的麦子都炒制好了。
前两天杜若炒制麦子的时候,孙五斤便带着姜格,还有两个孩子,把炒制好的小麦磨成粉末。
考虑到后面赶路可能会淋雨,或者遇到别的意外灾害,所以炒制好的小麦没有全部磨成粉末。
真要是时运不济,粮食被雨水打湿了。
那麦粒可比面粉好处理多了,也能保存更久。
让两个孩子去生火烧水,然后每个人冲泡一碗炒面,就算今天的午饭了。
为了补充营养,还让姜格切了一点野菜干一起冲泡。
“咱们的粮食也不多了,后面的日子可就不好过咯!”
“以后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喝到这么好的面汤呢。”
孙五斤一边喝着面汤,一边享受的闭上眼睛。
先不说已经被污染的土地,就说这怪异的天气,也很难有一个丰收年呐。
不管是小麦还是稻谷,甚至是杂粮和蔬菜,都需要一个生长周期。
少则几十天,多则几个月,这个期间都是需要风调雨顺的。
不能太冷、不能太热、不能缺水,也不能有洪涝。
如此兢兢业业大半年,才能收获一茬粮食。
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那就要饿死人了。
所以才说田地就是农家人的命。
现下哪里有种地的条件啊!
他就怕后面连野菜都吃不上。
“总会有办法的,咱们就是啃树皮,也得活下去!”
姜格喝了一口面汤,有些无畏的说。
都到现在了,总要活下去才是。
吃完午饭,大伙就躺在木板上开始午休。
杜若借口去茅房,把明珠带了出来。
娘俩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树林,找了一个隐秘的角落,才从空间里把吃的拿了出来。
先是下雨,又是台风,后面还发了大水,她们娘俩一直没找着机会开小灶。
今天总算是能找个借口出来吃好吃的了。
好一段时间没见荤腥,怕肠胃受不了,所以杜若只把蛇羹拿了出来。
明珠捧着碗,吃得头也没抬。
她正是长身体的年纪,那一碗面汤哪里能吃饱。
可惜大家都这么饿着,她也不能要求加餐。
毕竟他们的粮食不多了,得节约着吃。
“阿娘,我还想吃鱼!”
吃完一碗蛇羹,明珠又眼巴巴的看向杜若。
“行!”
已经有了这一碗蛇羹打底,她们娘俩再分食一条鱼,也不算多。
直到把鱼都吃完,又漱口、洗手,把痕迹都抹干净了,杜若才带着她往回赶。
“记得要离他们远一点,特别是石头,平常你俩就喜欢凑在一起干活。”
回去的路上,杜若不放心的叮嘱女儿。
她就怕身上还有什么味道,被闻出来了。
特别是嘴巴,一时半会很难散干净。
“嗯嗯,我等会肯定闭上嘴巴,然后离石头远远的!”
明珠乖顺的点了点头。
......
太阳落山的时候,大伙终于起来了,又要开始干活了。
“不是刚吃过饭吗?不要咱们就别吃了吧!”
见杜若又要拿碗过来,孙五斤忍不住劝道。
这粮食真的不多了,可经不起这么吃的啊!
“要砍一晚上的树呢,不吃饭怎么能行?
再说了,中午就一小碗面汤,本来就吃不饱,现在肯定早就饿了!”
杜若白了他一眼,还是给每个人的碗里抓了一点面粉。
“也不多吃,就吃一点骗骗肚子,跟中午那碗肯定是没法比的。”
那会刚干完活,碗里的面粉要比这浓稠多了。
“我知道你们担心后面没粮食吃,可是咱们不能因为担心后面没粮食吃,所以现在就开始饿死自己啊!”
“再说了,这一路上这么惊险,谁知道咱们能不能守住这些粮食?”
“若是现在不吃,后面都便宜了别人,那才是亏大发了!”
“饿得没力气,粮食被人抢了,咱们都要不回来的!”
“先前船上那么多粮食,不也大部分都喂了海里的鱼了?”
“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咱们还是先活在当下吧!”
杜若说完,就仰头把碗里的面粉汤都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