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天文,观地势。”
“通晓兵法,多谋善断。”
“言必行,行必果。”
“赏罚分明,令行禁止。”
“你们,二人谁能符合这样的要求?”
韩信一口气从嘴里蹦出诸多兵法名词,关二熟读春秋,知道二人完败。
李二狗和张三面色铁青,今天可算吃了没文化的亏,早知道听林凡话,多读些兵书了。
……
“统军大将一职,纵然我们不行,你怎么证明你行?”
一旁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的关二,缓缓开口。
先前不说话,不代表不想争取此位。
李二狗和张三见有人解围,嚷嚷道:“韩信,你怎么证明?”
“你要是能带领我们打败东夷,我们就服你。”
“对。”
周围不少乡勇、士兵纷纷声援。
韩信淡然一笑,道:“说得好。”
“主公,拜我为统兵大将。”
“此等大权在我手中,如同悬在我头顶一把利剑。”
“行与不行,不在口舌之中,主公为什么拜我为大将军,我没有必要向你们一一道明。”
“主公看错我,那是他的事。”
“做手下的,难不倒不应该遵从主公意志?”
“东夷人在外虎视眈眈,你们以为这是什么好职位?”
“韩信担此重任,如履薄冰。”
“韩信决议,不以情势危难而存必死之心,不因身份尊贵而轻慢侮人,不以才智独到就私谋违众,不因将士用命就好大喜功。”
“韩信愿与所有人共甘苦,望所有人鼎力相助,共同解决眼前危机。”
“请所有人,受韩信一拜。”
言毕,韩信重重跪倒在地。
噗通~
男儿膝下有黄金。
在场所有士兵、乡勇、属民对韩信心悦诚服,关二,李二狗和张三等人为刚才所言,羞愧不已。
韩信心胸坦荡,着实让他们佩服。
气氛到位,韩信站起身,拿起手中佩剑,高举至头顶。
“今日主公拜将,即宣告谷内所有人,军中之事,上至于天,下至于渊,都归我韩信处置。”
“我对主公负责,你们对我负责。”
“我若有失,自有主公处置。”
“但处置我之前,我一定要处置不服从我的人。”
“不论他是主公亲信,还是亲属,有我手中长剑在手,我一定能做到。”
说罢,韩信收剑入鞘,寒光毕露,威慑在场众人。
威信并存,韩信不怒自威。
林凡释然一笑,韩信果然有些东西,一介新人,竟能镇住这群骄兵悍将了。
“大将军。”
“大将军。”
周围呐喊之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李二狗、张三、关二等人,也甘拜下风,虽心有不服,但藏于心中,看韩信后续表现。
林凡走上前,当众宣布一条命令。
“我决意扩军一万,备战南城皋棣。”
在场所有士兵闻言,欣喜不已,扩军一万,他们基本人手都能捞到一个什长位置。
未来可期,所有人都在憧憬未来。
其他人都在高兴,李昌内心骇然,扩军一万,这是要全民皆兵的节奏。
起点镇番茄村,总共一万多人口,最近新加入两千汉人,再加三千流寇俘虏。
林凡这是一点后路不留。
烂摊子甩给李昌,李昌现在头大不已,难道林凡有什么后手。
韩信不管政务,接过统兵大权后,找到林凡商议,带兵屯驻葫芦谷关隘,高级流寇大营三日一刷,杀七留三。
林凡点头,道:“杀七留三。”
一万流寇杀七千,俘虏三千扩充人口。
基本论调定完,林凡将自己先前从小白马背上绘制的葫芦谷周围村落简易地图,交到韩信手中。
韩信接过地图后,爱不释手,直呼林凡有先见之明。
有了基本地图,韩信可以跳过很多繁琐步骤,对周围地域用兵。
韩信告别林凡,开始着手扩军事宜。
起点镇三千乡勇刚回到家,便接到召令,全部转职1阶士兵。
林凡也不惜血本,将身上所有资金交予韩信,自己只留下一千金备用。
起点镇战争机器被激活,仓库内囤积的资源疯狂消耗。
李昌看的肉疼,找到林凡商议后勤问题。
“主公,人口全部用来扩军,没有人从事生产,支撑不了太长时间。”李昌抱拳,说出内心忧虑。
林凡早有打算,从物品栏唤出十张图纸,递到李昌身前。
李昌接过图纸后,仔细浏览,紧皱的眉头得到疏解。
“哈哈,十张难民营图纸,天佑起点镇,人口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李昌拍马屁道。
林凡消耗掉秦末副本所有积分,兑换十张初级难民营图纸。
一张初级难民营图纸,价值二万积分,一天可刷新一百难民。
难民和流民,被系统植入都是良善之辈记忆。
不同于流寇营地,流寇大多都是好勇斗狠之辈记忆。
林凡先前同意韩信‘杀七留三’政策,便有考虑此点。
十座初级难民营,一天刷新一千难民;而高级流寇营地‘杀七留三’后,俘虏三百流寇。
三百流寇和一千难民,在人口基数中,无关大碍。
李昌暗自思索,一千三百人口,加上起点镇现在刷新流民效率,起点镇每天都可获得两千人口。
扩军一万都感觉少了,如果可以安稳发展一个月,扩军三万都没有问题。
林凡若是知道李昌所想,就会感觉小家子气了,谷外征战顺利,比安心发育要强很多。
对于目前刚起步的起点镇来说,战争财才是一本万利。
林凡和李昌分离,所有人各司其职,为起点镇发展添砖加瓦。
林凡也没闲着,骑着小白,翱翔在葫芦谷寻找建村地点。
没有城市之魂,起点镇注定不可能升级县城。
人口增多,没有地方安居是很大问题。
进秦末副本前,外出扫荡摧毁过几座村庄,缴获来的建村令,正好可以建立几座下级领地。
……
南城城主府
南王皋棣高坐王位,看着下首狼狈逃回的后召一脸愤怒。
“我儿为何没有回来?”
后召佯装一脸惶恐道:“属下不知,战败后,三王子走失,我也是历经千难万险才逃回来。”
皋棣最近烦心事很多,本就不爽,冷哼一声,怒吼道:“废物,败军之将,拉出去砍了。”
殿外,几名东夷刀斧手领命上前,欲要拖走后召。
后召大惊,惶恐道:“大王,再给我一次机会。”
说罢,后召看向身旁二王子,希望他能站出来帮自己说话。
二王子皋高煦一脸淡漠,冷眼旁观。
后召心里暗骂一声,亏我当初靖难之役掩护你逃命,关键时刻冷眼旁观。
大王子皋高炽,却站出来讲道:“父王,再给后召一次机会。”
皋棣听大儿子讲话,理智重新占据高地,思索一番,砍掉后召,有失人心。
靖难之役刚刚战败,被皋允炆打得大败,此刻正是人心不稳时刻。
皋棣鹰视狼顾,望向后召询问道:“给我儿一个面子,后召你刚才所说葫芦谷在何地?
pss:有明粉丝的抱歉,东夷也是汉族,只不过华夏和东夷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