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我正把笔尖从乐谱上移开。那行刚写下的字还带着温度:“我已经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可下一秒,推送标题像一根细针扎进视线——“内幕曝光:姜美丽靠关系锁定决赛名额?”
我没有点进去。
手指滑动屏幕把它关掉,动作干脆得像是在甩开什么不该碰的东西。但我坐回钢琴边时,脊背比刚才僵了一些。呼吸节奏被打乱了半拍,连带指尖落在琴键上的力度都变了。
我重新翻开《逆光》的走位图,试图把注意力拉回来。可那些标注好的步伐线突然显得陌生起来,仿佛我不再清楚自己该往哪里迈步。
门外传来脚步声。
关毅推门进来时,我没抬头。他站定在我身后两米的位置,没说话,只是轻轻咳了一声。我知道他在看我,也知道他一定发现了什么不对劲。
“刚才那段副歌,”他开口,“为什么提前换气?”
我停顿了一下才回答:“怕跟不上节拍。”
“你以前从不这么算计。”他说,“你是唱情绪的人,不是数拍子的机器。”
我握了握拳,指甲压进掌心。“我只是想稳妥一点。”
他走近几步,声音低了些:“外面传的话,你看到了?”
我终于抬眼看他。
他没回避我的目光。“别让他们把你变成一个需要解释才能唱歌的人。”
我没接话。喉咙里堵着东西,说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林悦是十分钟后到的。
她拎着文件夹走进来,一眼就看出气氛不对。她没问发生了什么,而是直接走到音响前,按下播放键。一段音频响起——是我三天前在彩排中试唱《巷口》的片段,没有修音,也没有观众掌声,只有最原始的声音流淌出来。
“这是你自己录的吧?”她问。
我点头。
“那时候你在想什么?”
我想了想。“想着回家的路上,路灯一盏盏亮起来。”
她关掉音频,转身面对我:“现在呢?你现在脑子里装的是谁的看法?评委?网友?还是那个躲在暗处写帖子的人?”
我没有回答。
她走到我面前,语气冷了下来:“我可以理解你受影响,但不能接受你因此动摇。你要么相信自己配得上这个舞台,要么现在就退出。”
空气一下子紧绷住了。
我盯着地板上的影子,那轮廓看起来疲惫又迟疑。过了几秒,我才慢慢站起来。
“我不退出。”我说。
“那就证明给我看。”她拉开训练区的帘幕,“完整走一遍《逆光》,灯光、走位、情绪,一样都不能少。”
我没有犹豫,走进模拟舞台区。
耳机塞进耳朵的那一刻,我努力把那些文字从脑海里赶出去。可当音乐响起,主歌第一句出口时,我还是感觉到一丝滞涩——那种原本已经消失的紧张感,又悄悄回来了。
唱到桥段,情绪开始堆积。
我按照设计抬起右手,目光扫过前方。可就在准备进入副歌的刹那,余光瞥见角落的平板屏幕亮着,有人把那条谣言转发到了内部交流群,截图就在那里静静地躺着。
声音抖了一下。
虽然后面补救了过去,但林悦立刻叫停。
“你根本没在唱。”她说,“你在躲。”
我摘下耳机,额角渗出一层薄汗。
“我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我低声说,“可我真的……什么都没做。”
关毅这时走了过来,把一张纸递给我。是一份后台数据记录表,详细列出了我每一次试唱的时间、评分和反馈来源。
“你的成绩是怎么来的,这里有全部证据。”他说,“但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清楚过程。他们可以质疑一切,唯独不能否定你凌晨四点还在调整尾音的事实。”
我看着那张纸,手指慢慢收紧。
林悦接过话:“流言不会因为你沉默就消失,也不会因为你解释就停止。唯一能让它闭嘴的方式,就是站上去,唱得比所有人都响。”
我抬起头。
她的眼神严厉,却带着一种不容退缩的力量。
“再来一次。”她说,“这次,不准想任何事,只准想这首歌。”
我重新戴上耳机。
这一次,我没有急着开始。我站在起点位置,闭上眼睛,回想第一次写下《逆光》时的感觉——那个雨夜,快递站的灯泡闪了一下,我戴上耳机,按下录音键,什么都不为,只想把心里的话唱出来。
音乐响起。
主歌缓缓推进,我控制着声音的厚度,不让它太满,也不让它太轻。走到副歌衔接处,脚步稳稳向前,右手抬起,指向远处。
高音到来时,我稳住气息,声音顺利攀上去。虽然中间换气略显急促,但整体流畅。最后一段桥接,我把语速放慢,每一个字都咬得清晰,直到最后那个长音缓缓收束。
音乐结束三秒后,我才睁开眼。
关毅走上前,递来一瓶水。“录下来了,回去听。”
林悦翻开记录本,在上面写了几行字,然后抬头:“状态有波动,但核心表达回来了。明天加一场公开模拟,邀请评审组旁听。”
我心里一紧。
她看着我:“怕吗?”
我没点头,也没摇头。
只是低头看了看手里的创可贴,边缘已经有些翘起,像是快要脱落。
关毅转身朝门口走去。“我去查一下信息源头。”他说,“你不该背着这种包袱上台。”
门关上前,他留下一句话:“记住,真正了解你的人,从来不会问你是不是靠关系。”
房间里安静下来。
林悦站在我面前,手里拿着新的走位图。“休息十分钟,然后我们调整第三段的转身角度。”
我应了一声,走到钢琴旁坐下。
手指无意识地抚过琴键,弹了一小段《巷口》的前奏。声音很轻,但在空荡的房间里格外清楚。
手机又震了一下。
我没有去看。
而是把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拿起笔,一笔一划写下:
“我不是来讨谁认可的。”
抬头时,镜子里的女孩眼神沉静,嘴角微微压着,像是在忍住某种翻涌的情绪。
我深吸一口气,站起身。
林悦已经打开灯光系统,模拟舞台的聚光灯打在中央。她朝我招手:“准备好了吗?”
我走向那片光。
鞋底踩在地板上的声音很实,一步,一步,没有迟疑。
站定位置后,我塞入耳机。
音乐即将响起前的三秒寂静里,我闭上眼。
这一次,我不再问自己能不能撑住。
而是问——
你们准备好听真话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