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玲儿的复宠,第二天就传遍了东宫。
各宫都在私下议论这位玲侍妾的手段。
只是,她的风头没持续太久,因为,三天后,新的太子妃崔玉琴就入宫了。
崔玉琴一入宫,就展现出了她的强势。
入宫当日,先是把教导她宫规的嬷嬷挡在宫门外一个时辰。
之后,她直接以新任太子妃的身份,下令让卧病在床的崔玉枝搬出映秀宫。
与崔玉琴同日入宫的,还有三位家世显赫的重臣之女,分别是被封为良人的梁氏、罗氏,以及被封为侍妾的秦氏。
梁良人和罗良人被安排在了秋月宫,而秦氏被安排在了映秀宫的东来堂。
然而,崔玉琴竟连这也容不下,以映秀宫需要重新修缮为由,要求秦氏也与崔玉枝一并迁出。
崔玉枝听到自家妹妹一进来就让自己迁宫,又是吐了好大一口血。
宝月跪在床边,哭着说:“娘娘,不然让秦侍妾搬去采薇宫?您搬到映秀宫的东来堂去?东来堂虽不及咱们这儿,却也是在映秀宫里,宽敞华丽。”
崔玉枝点头应了。
可她应了不算,崔玉琴不愿意。
宝月向她求恳,她却只轻蔑一声:
“姐姐怕是还没搞明白,如今这东宫的太子妃,是本宫,不是她了。“
“再说,太医也说了,姐姐这病气若是过了给本宫,耽误了日后为殿下开枝散叶,谁担待得起?”
宝月也没想到,在家时对崔玉枝唯唯诺诺的二小姐,进了宫竟然跟变了一个人似的。
即便是崔玉枝最得宠的时候,也没有这样嚣张跋扈的。
东宫上下,一时噤若寒蝉。
不少人的目光都指向了采薇宫。
毕竟,这个新来的太子妃这样不好说话,等她学完了规矩,这东宫大权怕是就得易主了吧?
采薇宫却十分宁静。
自崔玉琴入宫后,云筝就进入了半隐居状态。
没有必要,她连采薇宫大门都不出。
偶尔周允祚过来,她也只是陪着。
或是寻个由头,去宫外的书院查看女官们的学习进度,一整日待在那边。
春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她为云筝梳理长发,低声说:
“娘娘,您就真的一点都不管?”
云筝微笑:“她是正妃,我是侧妃,我怎么管到她头上?”
春和叹了口气,摇头说:“那萧家女入宫,好歹也只是暗地里给玲侍妾使绊子,面上总还过得去。”
“如今这位倒好,让病中的前太子妃迁宫,这直接就是不想给她姐姐留活路了?”
云筝平淡地耸了耸肩:
“她们姐妹相争,是她们映秀宫自己的事情。”
“只要没惹到我头上,我没必要凑上去惹一身腥?”
“记住,太子不动,我们不动。”
而周允祚的态度,也确实如云筝所料。
一动不动。
他对崔玉琴的跋扈,不是没有耳闻。
但他似乎视而不见。
崔玉枝数次派人去找他哭诉,他只是敷衍地安稳一番,然后,赐下了一个“明”字,作为封号,以示嘉奖她“明事理”。
一个封号,就堵住了崔玉枝的嘴。
殿下都说你明事理了,这点委屈你总不能还闹个不停吧?
当然,云筝也看得出周允祚很烦躁,对崔家的做派快要忍到极限了。
他很烦躁。
但让云筝意外的是,他心情这样不好了,却还是为云筝筹备一场风光盛大的认祖归宗仪式。
为此,他请来了好几位早已致仕的老臣,为云筝牵书,还请了好几位一品诰命。
苏墨竹和柳惊尘一身正式冠服,当着诸位老臣的面,与云筝“兄妹相认”,场面感人至深。
云筝身着周允祚让人精心准备的华服,完成了仪式。
礼毕,她对着周允祚深深下拜:
“臣妾飘零半生,受尽苦楚,从未想过还有认祖归宗、重见亲人的一日。”
“多谢殿下为臣妾找回亲人,此恩此德,皆赖殿下天恩,殿下为臣妾所做的一切,臣妾铭感五内,永世不忘!”
而仪式过后,周允祚火速地给予了实质性的回报。
苏墨竹被授予了吏部考功司郎中的实缺,虽品级不算顶尖,却掌官员考绩,位置关键。
而柳惊尘则被特旨允准,总揽江南三道漕运事务协理之权,这事儿相当考验能力。
如果他能办得好,那无疑是将一条黄金之路,交到了柳家手中。
之后的一个月,东宫实在是说不上平静。
崔家姐妹争宫的闹剧,闹得前朝后宫沸沸扬扬。
但即便闹这么大,崔玉琴也丝毫没有让步的迹象。
而崔玉枝在日复一日的羞辱、病痛和绝望的煎熬下,先认输了。
她让人搀扶着,亲自去求见了周允祚。
“臣妾病体孱弱,恐久居映秀宫,妨碍太子妃娘娘休养,亦不利于宫中祥和。”
“臣妾请旨,挪居采穗宫静养。”
采穗宫?
东宫上下再次哗然!
虽然大多数人都能猜到,认输的肯定是崔玉枝。
但没有人想到,她会自请去采穗宫。
那可是东宫最为偏僻、最破败,距离太子理政的映山宫最远的宫殿。
大小还不到映秀宫的十分之一。
崔玉枝怎么会选择搬去那里?
春和将刚沏好的茶放在云筝手边,说:
“采穗宫那地方,偏僻冷清,听说夏日潮湿,冬日阴寒。”
“唉,明侧妃那般身子骨搬过去,怕是要不好了……”
云筝正在看金嬷嬷送来的策论,闻言笔尖一顿:“明侧妃?”
随即,她才恍然,失笑摇头,“哦,你说崔玉枝啊。”
“呵,她也是没办法了,除了采穗宫,她没有宫殿可以选。”
春和讶异:“咱们东宫的妃嫔不多,空下的宫室不少啊。”
云筝摇头:“她能挪来我这采薇宫吗?”
“我二人同为侧妃,她就算仗着资历把我赶去偏殿,但这宫里日日住着一个能与她平起平坐的侧妃,她能过得舒服?”
“……”春和默然。
云筝继续说道:
“不然她挪去秋月宫?”
“那里是萧玲儿住了四年的地方,还有个挺着大肚子、心思怨毒的绣夏,还有两个新入宫的良人。”
“天天看着萧玲儿,怕是比在映秀宫看她妹妹的脸色更让她难受。”
“再不然……她也不能挪去琼摇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