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合拢的瞬间,陆轩已将手机贴到耳边。赵宇的声音刚响起,他就开口:“协议内容全部同步了吗?所有节点系统,立刻停用旧模板。”
“正在推送,十分钟内完成。”赵宇语速加快,“双周沟通日历已经建好,自动提醒功能开启。”
“不是提醒,是强制流程。”陆轩走进酒店会议室,林娜和孙明紧随其后,“从今天起,没有提前七十二小时通报的项目,一律不得推进。这不是建议,是铁令。”
林娜打开笔记本,快速调出新流程框架。孙明则接入总部财务系统,核对资金报备模块的更新状态。陆轩站在投影幕前,目光扫过三人。
“我们签下的不只是补充条款,是一套新规矩。”他声音不高,却字字落地,“过去我们靠快赢市场,现在我们要靠稳守阵地。合规不是拖累,是护城河。”
林娜抬头:“已经有两家东南亚合作方发来询问函,担心交付延迟。”
“回复不能等。”陆轩坐下,“孙明,你协调技术团队,先把远程验证机制跑通。林娜,拟一份统一说明,附上流程图解,今天必须发出。语气要稳,但态度要主动——告诉他们,我们的服务响应时效,反而提速百分之十五。”
孙明点头记下:“提速意味着人力成本增加。”
“那就增。”陆轩没迟疑,“这一轮调整,不许牺牲客户体验。我们改的是节奏,不是标准。”
四小时后,孙明收到总部反馈:数据同步漏洞修复完成,七国节点系统恢复正常运行。林娜的回应函也已发送至各合作方,并亲自致电两家主要问询企业,解释新规背后的长期保障意义。
当晚,陆轩调出五国试点数据。屏幕显示,首周签约周期平均延长一点八天,部分项目进度微降。但他注意到另一组数字:客户满意度评分上升九个百分点,投诉率下降四成。
他拨通内部通讯频道:“把这组数据整理出来,发给所有区域负责人。”
“真要公开?”赵宇问。
“当然。”陆轩靠向椅背,“让大家看清,慢下来不是退步,是换了一种前进方式。快可以模仿,稳才能扎根。”
第二天清晨,樊星阁全球运营群弹出一条公告:
> “自即日起,‘合规透明度’纳入季度考核指标。交付速度重要,但让合作方清楚每一步为何而动,更重要。快不是冲刺,稳才是长跑。”
消息发出半小时,各地团队陆续回复确认。一名驻印尼主管留言:“客户今天主动提出续约,说终于感觉我们像一家人做事。”
陆轩看完,起身走向窗边。仰光街头车流渐密,阳光洒在楼宇玻璃幕上,反射出片片亮光。他拿出手机,翻看昨晚汇总的反馈记录。
林娜走进办公室,手里拿着一份文件:“仰光合作方正式确认,下周联合发布行业合规白皮书。新闻稿草稿已准备好,等您签字。”
陆轩接过文件,快速浏览。标题写着《跨国协作中的规则共识:从冲突到共建》。他停下目光,看向其中一段话:“……一次坦诚对话,胜过十次完美执行。真正的专业,不在于规避问题,而在于直面差异并共同解决。”
他提笔签下名字。
“把这个案例编进新员工培训教材。”他说,“告诉后来的人,樊星阁走向国际的第一课,不是打赢谁,而是学会怎么坐下来谈。”
中午,孙明带来财务系统升级的最终报告。所有报备流程已完成自动化归档,每周合规简报生成机制稳定运行。赵宇在总部监控屏上看到,七国节点数据流平稳,无一异常中断。
“系统扛住了。”赵宇在视频会议里说,“新模式不是负担,是骨架。我们现在走得稳,是因为骨头硬了。”
陆轩点头:“接下来,把双周沟通机制推广到其他三区试点。节奏不变,力度不减。”
下午,林娜收到合作方回信。对方技术团队提议,邀请樊星阁参与其内部合规培训分享经验。附言写道:“你们的调整方式,让我们重新理解了‘高效’的定义。”
陆轩看完邮件,沉默片刻,然后召集两人开会。
“他们愿意听我们说话,说明我们不再是外来者。”他说,“下一步,不是被动适应规则,而是参与塑造规则。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守规矩的人,还要成为立规矩的伙伴。”
孙明问:“那之前的效率压力呢?还有人议论吗?”
“有。”陆轩坦然,“但议论会越来越少。当结果说话时,质疑自然闭嘴。”
傍晚,陆轩独自留在办公室。城市灯火次第亮起,映在玻璃窗上,像一片流动的星河。他合上电脑,目光落在桌上那份白皮书草案。
封面设计简洁,黑色字体压着深蓝底纹,右下角印着双方徽标并列。他伸手抚过纸面,指尖停在“共建”二字上。
手机震动。赵宇发来消息:“欧洲区刚刚完成首轮流程切换,客户评价‘前所未有的清晰透明’。”
陆轩没回复,只是将手机轻轻放在文件旁边。
林娜敲门进来,轻声说:“印刷厂确认明天上午交货,白皮书按时发布没问题。”
“好。”陆轩站起身,“另外,通知培训组,下周开始,所有外派人员必须通过新规考核才能上岗。黄杰那边准备材料,马亮配合做模拟演练。”
“明白。”
陆轩走向门口,脚步沉稳。走廊灯光顺着地面延伸,像一条通往前方的轨道。
他停下,回头看了眼桌上的文件。
“这次不是低头。”他说,“是把腰杆挺得更直了。”
次日上午十点,仰光合作方总部会议室再次启用。双方代表围坐一圈,摄像机架在角落,准备记录白皮书发布仪式。
主代表翻开文件,看向陆轩:“今天之后,别人会说你们变了。”
陆轩坐在他对面,西装笔挺,神情平静。
“我们没变。”他说,“只是让世界看见了本来的样子。”
签字仪式开始前,工作人员调试投影。大屏幕上闪过一页预览图:时间轴清晰标注了从争议爆发、沟通谈判到机制建立的全过程。最后一栏写着:“成果:信任重建,合作深化,行业影响启动。”
陆轩看着那行字,微微颔首。
林娜递来签字笔。他接过,笔尖悬于签名处。
“你觉得,”主代表忽然开口,“下次再遇到类似问题,你们还会亲自来吗?”
陆轩落笔,墨迹匀称地铺开。
“只要对方值得谈。”他说,“我们就一定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