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预警消失三分钟后,陆轩没有松开手里的数据板。他盯着棉兰那台设备回传的后续波形,确认电压恢复平稳后,才缓缓抬眼。
“赵宇。”
“在。”
“把过去七十二小时的所有响应记录打包,生成可视化报告。”陆轩声音不高,却压住了指挥中心里尚未散去的紧张,“我要让所有人看到,我们不是运气好,是早就准备好了。”
赵宇立刻动手调取系统日志。张涛站在一旁,看着主屏上逐渐成形的数据图谱,眉头微微松开。他知道,这一战他们赢了——不是靠嘴,是靠机器自己扛下来的实打实记录。
陆轩走到战术板前,拿起黑笔,在“星辰护航”四个字下方重重划了一道线。
“从现在起,服务包正式上线。三地设备全部接入实时监控系统,每十分钟同步一次运行状态。客户能看到什么,媒体就能看到什么。”
林娜迅速记下指令:“要不要配说明文案?比如强调‘零人工干预’‘全自动保护’这些点?”
“不用。”陆轩摇头,“事实本身最有力量。我们不解释,只展示。谁想知道真相,就让他自己看数据流。”
孙明翻动财务报表,语气谨慎:“服务免费首年,系统维护成本又高,这笔账……短期内很难平衡。”
“我知道。”陆轩转身面对众人,“但我们拼的不是眼前利润,是信任。医院用我们的设备救过人,电网靠我们的系统稳住过负荷——这些,比钱重要。”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别人可以抄技术,但抄不了我们在火线上跑出来的经验。谁最早经历真实考验,谁就有资格定标准。”
黄杰低声接话:“后勤组已经准备好三地轮换名单,第一批支援人员今晚就能出发。”
“好。”陆轩点头,“一线不能断人。设备在运转,我们就得在场。”
马亮这时从情报终端抬起头:“刚截到消息,有两家竞品公司正在注册类似名称的服务品牌,想蹭‘护航’这个概念。”
指挥中心瞬间安静下来。
张涛冷笑一声:“还真是学得快。”
“那就让他们学。”陆轩嘴角微扬,“但我们比他们快一步。”
他走向通讯台,直接拨通法务组专线:“启动全球商标备案程序,‘星辰护航’服务模式、交互界面、预警逻辑全部提交专利申请。二十四小时内必须完成初稿。”
电话那头应声而动。
陆轩挂断后,又对杨芳说道:“联系展会主办方,把我们的展位升级为动态直播区。现场大屏不仅要放运行数据,还要接入三家医院的实际用电环境画面。”
杨芳眼睛一亮:“让观众亲眼看看,我们的设备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工作的?”
“没错。”陆轩点头,“高温、高湿、电压乱跳的地方,才是试金石。他们躲在空调房里做测试,我们是在抢命。”
林娜快速整理要点:“我可以马上起草对外公告,标题就用——‘真实世界,无需彩排’。”
“可以。”陆轩同意,“再加上一句:‘你看到的每一秒稳定,都是我们替你扛过去的波动。’”
张涛记下这句话,低声重复了一遍,嘴角露出笑意。
孙明这时再次开口:“如果继续烧钱打品牌战,现有资金只能撑两个月高强度推广。要不要暂缓部分研发项目?”
陆轩没有犹豫:“不减投入。反而要加。”
他走到财务台前,调出储备金账户:“动用战略基金百分之十五,优先保障服务生态建设。算法优化不停,客户支持不断,宣传节奏也不能慢。”
孙明愣了一下:“这几乎是去年全年利润的两倍……”
“我知道。”陆轩看着他,“但现在不是省钱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把领先变成不可逾越的差距。”
他说完,转向张涛:“你带队做一轮深度调研,三个月内推出定制化模块。不同地区电网特性不一样,我们的方案也要跟着变。印尼偏重抗浪涌,孟加拉需要断电续保,越南那边工业负载突增频繁——我们得让每个客户都觉得,这系统是专为他们造的。”
张涛重重点头:“明白。这次不是卖产品,是解决问题。”
“正是如此。”陆轩收回视线,“别人还在比参数,我们已经在建生态。等他们反应过来,我们早就不是对手,是标准。”
赵宇忽然出声:“陆哥,达卡那边刚传来新数据——设备在过去十二小时里完成了七次前置补偿,最短一次响应提前了0.38秒。”
陆轩看向主屏,三座城市的信号点全都亮着绿色,运行时长数字不断攀升。
“百日零故障。”他轻声说,“这不是终点,是门槛。以后这个行业,谁达不到这个标准,就没资格谈稳定。”
林娜立即补充:“我可以策划一个‘守护者见证’系列,收集医院反馈,做成短片发布。”
“做。”陆轩答应,“但别搞煽情。就拍医生怎么用设备、护士怎么查看预警、电工怎么省下检修时间。普通人看不出技术多牛,但他们知道,什么东西能让生活少点麻烦。”
黄杰插话:“后勤组也可以配合,给每个接入服务的客户发一枚实体铭牌,刻上设备编号和上线日期。”
“好主意。”陆轩眼神一亮,“叫‘守护者认证’,限量版。不是谁都能拿到。只有连续运行满三十天无中断的,才有资格拥有。”
杨芳笑了:“这样一来,客户反而会主动维护系统稳定性,怕断线丢了资格。”
“那就让他们在乎。”陆轩道,“荣誉感比合同约束更牢靠。”
马亮这时再次汇报:“法务组已提交全球备案申请,预计四十八小时内完成初步登记。另外,我查到一家境外资本正试图收购东南亚本地电力服务商,可能是想切断我们的渠道。”
陆轩冷笑:“让他们收。只要我们的设备还在医院里运转,他们换十个代理商都没用。”
他走回主控台,调出三地地图,手指轻轻划过三个绿点。
“告诉所有前线人员——我们不怕竞争,怕的是没人跟上来。现在他们开始模仿了,说明我们走对了路。”
张涛低声问:“下一步呢?”
陆轩盯着屏幕,语气平静:“下一步,我们不再回应任何质疑。他们爱说什么都行。我们只做一件事——持续发布数据。”
他抬起手,在空中写下两个字:
“碾压。”
命令迅速下达。技术组开始拆解区域差异模型,为定制化功能做准备;林娜组织文案团队撰写客户见证素材;孙明重新调整预算分配,确保资金精准流向关键环节;黄杰启动人员轮换机制,避免一线团队过度疲劳;杨芳联络合作方,推动展会直播升级;马亮加强情报监控,紧盯对手动向。
整个指挥中心进入新的节奏。没有欢呼,没有庆祝,只有键盘敲击声和低语指令交织成网。
凌晨一点十七分,首份跨国运行报告自动生成。标题清晰写着:
《樊星阁智能电力系统三地联测实录|累计稳定运行102天|零重大故障》
陆轩站在主控台前,看着这份报告被推送到官网首页。几秒钟后,后台数据显示访问量开始飙升。
他没有坐下,也没有离开。
他的手轻轻抚过屏幕边缘那行新生的数据标识:“星辰护航·已激活”。
主屏突然刷新,岘港医院传来最新消息:
【设备检测到夜间负载异常波动|提前0.4秒启动缓冲机制|输出电压维持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