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发出后的第三十七分钟,手机屏幕亮起,一封来自荷兰的回信静静躺在收件箱里。发件人:hans muller。主题栏写着“Re: Your inquiry”。陆轩没有立刻点开,而是将笔记本合上,起身推开办公室的门。
走廊尽头的作战室已经亮灯,张涛、孙明、林娜早已就位。白板上的“合规先行,结算后置”四个字尚未擦去,下方多了一行新写的内容:“测试接口开放倒计时:48小时。”
“他回了。”陆轩走进来,把手机放在会议桌中央,“明天上午十点,视频会议。不是试探,是正式接洽。”
没有人说话,但空气里绷紧的弦松了一寸。
次日十点整,投影画面接通。英泰克用户体验总监汉斯·穆勒出现在屏幕左侧,身后是标准的企业会议室背景。他穿着深灰西装,领带微松,眼神带着审视,却没有回避。
陆轩没有寒暄。他按下播放键,一段录音在会议室响起——苍老的闽南语缓缓传出:“阿嬷,你起身太猛,有无头晕?”
全场静默。
汉斯的眉头动了一下。三秒后,他开口:“这是你们系统的提示音?”
“不是系统生成,是家属录制。”张涛接过话,“‘听风’支持语音模块自定义。无论方言、语调、用词习惯,都可以由亲人录入。老人听到的是熟悉的声音,不是机器播报。”
汉斯低头翻了下手边的文件,又抬眼:“你们知道英泰克在荷兰的试点为什么终止吗?”
“因为老人听不懂标准提示音。”陆轩接道,“系统说‘您已跌倒,请确认状态’,他们听成‘警报’,吓得不敢用。不是技术不行,是沟通断了。”
汉斯沉默片刻,轻轻点头:“你说得对。我们太依赖通用模型,忘了声音也是陪伴的一部分。”
林娜迅速在会议记录上标注:对方两次提及“陪伴”“情感连接”。
谈判节奏开始偏移。
进入第二环节,英泰克法务代表上线,问题直指核心:“你们的数据架构仍存在跨境传输风险。即使有本地备份,总部参与模型优化是否构成GdpR违规?”
孙明正要起身解释,陆轩抬手制止。他打开共享文档,一页页调出修改后的用户协议、数据流向图、审计接口设计。
“第十七条,数据跨境须明示同意。”陆轩翻到对应条款,“我们已在注册流程增设双重授权:用户需单独勾选‘是否允许加密数据用于模型训练’,并可随时撤回。”
画面切换至审计端口界面,实时日志滚动显示。
“所有操作留痕,第三方可随时调取。”陆轩继续,“这不是应对检查,是把信任做进架构里。”
法务代表皱眉细看,未再追问。
就在此时,汉斯忽然开口:“如果我们要试点这个语音模块,你们能提供什么?”
陆轩没有急于承诺。
“我们不卖方案,只共建体验。”他说,“先开放测试接口,贵方技术团队可接入一个月,验证误报率、响应速度、语音识别准确度。所有数据运行在你们本地服务器,我们不接触原始信息。”
张涛补充:“测试期间,我们派驻两名工程师远程支持,不算合作,算‘技术陪练’。”
汉斯嘴角微扬,第一次露出接近笑意的表情。
“陪练?”他重复了一遍,“有意思的说法。”
会议进入尾声,双方已达成三项初步共识:一、开放测试接口;二、启动技术验证周期;三、建立双周沟通机制。
陆轩本可顺势提出签约意向,却主动按下暂停键。
“现在谈合同还太早。”他说,“我们更关心你们的真实反馈。哪怕是否定,也是进步的起点。”
汉斯盯着屏幕,良久才开口:“你们和别的中国公司不一样。他们总想快,你们反而慢下来。”
“快,是赶路。”陆轩站起身,“慢,才是走进去。”
视频会议结束前,汉斯私信发来一条消息:“白皮书的事,能署双方名字吗?”
陆轩没有立即回复。他关闭聊天窗口,转向团队:“准备技术对接文档,重点标注语音模块与审计接口的调用逻辑。”
孙明点头记下,转身离开作战室。半小时后,财务系统新增一条预算记录:“q3海外支持人员补贴,科目:客户验证支持。”
当晚,陆轩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调出“听风”系统更新日志。在“v2.3.1”版本备注栏,他亲手输入一行字:“新增多语言语音支持,兼容自定义录入,适配区域文化习惯。”
林娜送来今日会议纪要,放在桌角。她犹豫了一下,轻声问:“汉斯问能不能署名,是不是意味着……他们真有兴趣?”
陆轩看着屏幕,没有回头。
“兴趣不是别人给的。”他说,“是我们一步步挣来的。”
林娜默默退出,门轻轻合上。
办公室重归安静。陆轩调出英泰克近三年的用户投诉汇总,重点标记“误报”“语音识别失败”“操作复杂”三项数据。三项指标在老年用户中占比超过百分之六十二。
他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合作验证库”,将所有研究资料归档其中。从合规条款到文化差异,从技术接口到用户体验痛点,每一份文档都像一块砖,垒成通往国际的桥。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开始。
但这一次,他们不再是被拒之门外的闯入者。
他们是带着标准来谈合作的人。
两天后,测试接口正式上线。张涛带领技术组完成首次数据对接,反馈结果显示:系统在模拟环境下误报率稳定在百分之零点二八,语音识别匹配度达百分之九十一。
消息传回,陆轩只回了一句:“通知荷兰团队,随时可以开始。”
当晚,他站在窗前,城市灯火如星河铺展。手机震动,是马亮发来的简短汇报:“英泰克内部会议纪要流出,用户体验部已提交试点申请,审批流程启动。”
陆轩放下手机,转身走向书架。他抽出那本《全球智能设备监管案例集》,翻到“中国产品出海受阻实录”那一章。书页边缘有他之前留下的折痕,如今已被抚平。
他拿起笔,在空白页写下:
“当别人还在适应规则时,我们已在参与制定。”
笔尖顿了顿,又添一句:
“合作的门,从来不是敲开的,是推出来的。”
次日上午,作战室再次集结。陆轩宣布:“从今天起,所有对外资料统一口径——我们不做供应商,我们做标准共建者。”
张涛在白板上写下新口号:“以合规为基,以痛点为桥,以技术为言。”
孙明补充:“测试期间成本计入‘战略投入’,不计短期回报。”
林娜则更新了对外沟通模板,所有邮件开头第一句改为:“我们理解您的用户,因为他们也是我们的家人。”
一周后,英泰克传来消息:试点申请通过初审,进入技术评估阶段。
陆轩召集核心团队,下达新指令:“准备第二阶段方案——如果他们愿意接入,我们不仅要提供模块,还要联合发布行业白皮书。”
“标题就叫,《银发守护:智能监护系统合规与人性化设计指南》。”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开。陆轩独自留下,打开电脑,调出与汉斯的邮件往来记录。他点开最初那封,重新读了一遍自己写下的第一句话:
“您是否曾收到这样的投诉——老人说系统听不懂他们说话?”
他删掉问号,改成句号。
不是提问,是陈述。
不是请求对话,是宣告到来。
鼠标移向“发送”按钮,他停顿一秒,最终关闭窗口。
时机还未到。
真正的合作,不在邮件里,而在下一步的行动中。
三天后,樊星阁技术团队收到英泰克正式函件:请求延长测试周期,并增加两个城市节点。
陆轩看完文件,抬头看向窗外。晨光正斜切过楼宇,在作战室的玻璃墙上投下一道锋利的光痕。
他拿起电话,拨通张涛。
“准备远程接入支持。”他说,“他们要的不只是技术,是信心。”
电话那头应了一声,随即挂断。
陆轩放下手机,从抽屉取出一枚U盘,插入电脑。里面是最新版本的语音模块源码,标注着“可授权集成”。
他在文件夹属性中设置访问权限:仅限英泰克指定Ip地址读取,有效期三十天。
屏幕右下角时间显示:上午九点五十八分。
还有两分钟,远程验证通道将自动开启。
陆轩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红笔,在“标准共建者”五个字上重重加粗。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声响。
办公室的灯突然闪烁了一下。
他没有抬头,也没有停笔。
最后一横落下时,电脑提示音响起——
“外部连接已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