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东京的霓虹灯在窗外闪烁,映照出一间静谧的会所。张涛坐在木质长桌的一侧,手指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目光却始终未曾离开对面那位身着和服的老者。
对方是皇室背景的投资顾问,山本一郎曾试图以家族关系拉拢他,但最终却因手段强硬而适得其反。此刻,这位老者缓缓端起茶杯,轻啜一口,才缓缓开口:“陆先生今日未至?”
“他会在正式签约时现身。”张涛微笑,“在此之前,我想先与您谈谈。”
老者微微颔首,眼神中透出一丝深意:“樊星阁能给我的,比山本更多吗?”
“不是更多,而是更稳。”张涛语气坚定,“山本靠的是压迫与利益交换,而我们靠的是长期合作、互信共赢。您需要一个可以信赖的伙伴,而不是一个随时可能翻脸的合作者。”
老者沉吟片刻,终于点头:“好,我愿意签。”
东京方向的谈判尘埃落定,而在万里之外的伦敦,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年创业大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孙明站在会场后排,看着台上演讲的经济学家正激情澎湃地讲述樊星阁教育基金对社区发展的贡献,心中泛起一丝波澜。
媒体镜头不断扫过现场,闪光灯此起彼伏。一位身穿西装的记者忽然起身提问:“孙先生,外界一直对樊星阁的历史背景存有疑问,您如何看待这种质疑?”
孙明神色不变,从容答道:“历史无法抹去,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未来。樊星阁从未否认过去,但我们更重视当下所做的事。教育基金已经帮助了超过五百名年轻人,他们的未来,才是我们真正关心的。”
台下掌声响起,那名记者却依旧盯着他,没有坐下。
与此同时,在南美的里约热内卢,赵宇正站在一座废弃工厂外,听着远处传来的枪声。他的身旁,胡军一身黑衣,神情冷峻。
“卡洛斯想用暴力吓退我们的合作伙伴。”赵宇低声说道,“但他们低估了樊星阁的决心。”
“那就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威慑。”胡军嘴角微扬,抬手示意身后的小队准备行动。
夜色之下,几辆黑色轿车悄然驶入街区,车轮碾过碎石的声音被掩盖在风声之中。不多时,几个原本打算退出合作的组织头目纷纷改变主意,重新坐回了谈判桌前。
数日后,三地的消息几乎同时传来。
东京方面,投资顾问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樊星阁在亚洲市场迈出关键一步;
伦敦方面,主流媒体刊登专题报道,标题赫然写着——《从地下到舞台:樊星阁的社会责任之路》;
里约方面,多个地下组织主动提出深化合作意向,樊星阁的影响力迅速扩张。
柏林总部的会议室再次灯火通明,陆轩站在窗前,手中握着一份来自东京的文件。他缓缓展开,目光落在签名处,嘴角微微上扬。
“信任,正在建立。”他低声说道。
张涛走进来,将另一份报告递给他:“伦敦那边的反响不错,至少现在没人再说我们只是个帮派。”
“我们从来就不是普通的帮派。”陆轩淡淡一笑,“我们是一个组织,一个能改变规则的存在。”
赵宇也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来自里约的情报:“卡洛斯已经开始收缩战线,他们没想到我们会这么快站稳脚跟。”
“这不是结束。”陆轩转身,目光扫过众人,“这只是开始。”
会议室内,气氛沉稳而热烈。每个人都知道,樊星阁的品牌价值,已不仅仅是口号,而是一种世界开始接受的力量。
夜风穿过半掩的窗户,吹动窗帘,也吹动了桌上摊开的计划书。第一页,赫然写着两个字:
布局。
远处的城市灯火依旧璀璨,而樊星阁的脚步,已踏上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