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樊星阁总部的决策室内气氛紧张。陆轩双手抱臂,在室内缓缓踱步,目光沉稳地扫过在座众人。赵宇、孙明、林娜、马亮四人早已就位,神情凝重而专注。窗外的风穿过玻璃缝隙,吹动了桌上摊开的文件一角。
“时间不多。”陆轩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我们必须在七天之内拿出一份完整的融资计划。”
赵宇点头:“股权融资、债券发行、战略合作——这三条路我们得同时推进。”
“但每条路都有阻碍。”孙明翻着手中的资料,“尤其是债券发行,银行那边的态度很保守,我们背景复杂,很多机构不愿意碰。”
林娜轻声补充:“而且,我们的财务结构不够透明,外界对我们的盈利模式存在疑虑。”
陆轩沉默片刻,随后缓缓开口:“那就让事实说话。我们不是靠讲故事去融资,而是用实力去赢得信任。”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关键词:稳定、共赢、未来。
“第一,我们要证明樊星阁的盈利能力是可持续的;第二,我们要找到愿意与我们共同成长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只想短期套利的投机者;第三,我们要把战略目标清晰地展现出来,让投资人看到未来的价值。”
赵宇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陆哥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分阶段推进?”
“没错。”陆轩点头,“先启动债券发行,缓解短期资金压力;再通过战略合作引入资源互补型伙伴,扩大市场影响力;最后,在基础稳固后,进行股权融资,吸引真正认可我们理念的战略投资者。”
会议室里气氛渐渐活跃起来。
“我来负责债券部分。”孙明主动请缨,“我会联系之前那位前银行高管,看看有没有非正式渠道可以操作。”
“好。”陆轩看向林娜,“你整理出我们过去三年的核心财务数据,做成简报,重点突出我们在科技和教育上的投入回报率。”
林娜点头记录。
“赵宇。”陆轩继续分配任务,“你负责股权融资部分,筛选潜在投资人名单,优先考虑那些有长期投资意向的人。”
赵宇刚要开口,忽然想到什么:“对了,吴峰前几天提到一位海外财团对我们感兴趣,要不要接触一下?”
陆轩眼神一凝:“当然要。不过,不能让他们以为我们急于求成。”
翌日傍晚,城市华灯初上。一家位于市中心的高档会所内,陆轩与陈老板相对而坐。水晶吊灯洒下柔和的光晕,映照着两人各怀心思的脸庞。
原来,另有一位陈老板代表着一家有投资意向的外部企业,这次是以投资人身份前来洽谈合作事宜。
“你们的计划我很感兴趣。”陈老板抿了一口红酒,语气不紧不慢,“但我有个条件——我要10%的股份,并且进入董事会。”
陆轩微微皱眉,眼神沉静地看着陈老板,思索片刻后开口:“陈老板,你是个聪明人。樊星阁现在正处在高速扩张期,如果现在就稀释这么大的股份,对我们来说风险太大。”
陈老板挑眉:“那你打算怎么谈?”
“我们可以签订期权协议。”陆轩缓缓说道,“你先注资一部分,获得未来三年内按特定价格增持的权利。这样既能保证你的利益,也能让我们保留更大的灵活性。”
陈老板沉吟片刻,忽然笑出声来:“你小子,还是跟以前一样精明。”
“不是精明。”陆轩语气坚定,“是慎重。我们不是为了眼前的资金低头,而是为了长远的合作铺路。”
陈老板端起酒杯,轻轻与陆轩碰了一下:“好,我愿意试试。”
与此同时,另一场谈判也在悄然展开。
郑华带着几名随行人员走进樊星阁总部大楼。他身穿黑色西装,步伐稳健,脸上挂着一贯豪爽的笑容。
“陆轩,久违了。”他伸出手,与陆轩紧紧相握。
“欢迎。”陆轩将他迎入会议室,“听说你最近在亚洲的动作不小。”
“都是些小打小闹。”郑华坐下后开门见山,“不过,我倒是对你提出的‘资源共享、联合行动’很感兴趣。”
陆轩笑了笑:“我知道你们最近在东南亚的地盘有些麻烦。如果我们联手,或许能解决一些不必要的竞争。”
郑华眯起眼睛:“你是说……合作开发市场?”
“没错。”陆轩点头,“我们可以共享情报网络、物流渠道,甚至在某些项目上共同投资。这样不仅节省成本,还能提高效率。”
郑华思索片刻,忽然拍案而起:“成交!”
两人再次握手,空气中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凝聚。
一周后,樊星阁总部大厅。
陆轩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楼下陆续到来的投资人代表和合作伙伴。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身上,为他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色的轮廓。
“报告。”林娜快步走来,递上一份文件,“首批债券发行材料已准备完毕,预计下周就能完成审批。”
“很好。”陆轩接过文件,翻开几页,嘴角微扬,“看来,我们真的迈出了第一步。”
赵宇也走了过来,兴奋地说:“陈老板那边已经确认投资意向,第一批资金会在月底到账。”
“还有郑华。”作为公司新晋战略协调专员的马亮在一旁补充道,“他已经安排团队对接我们的物流系统,预计下个月就能实现资源共享。”
陆轩深吸一口气,目光望向远方。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但他已经准备好迎接一切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