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静,樊星阁总部的科研中心依旧灯火通明。走廊尽头的一间实验室里,仪器嗡鸣,数据在屏幕上不断跳动,几名研究人员围坐在桌前,神情专注而疲惫。
陆轩缓步走入,目光扫过每个人略显憔悴的脸庞,轻轻放下手中的文件夹,声音温和却坚定:“大家都辛苦了。”
没人回应,但气氛明显松了一些。张涛抬起头,揉了揉太阳穴,低声道:“我们已经连续工作了七十二小时,设备也有些吃不消了。”
“我知道。”陆轩点头,“所以从今天起,后勤部门会为你们安排轮班制,每天保证至少六小时休息时间。另外,新一批研发设备已经在路上,明天就能到。”
众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这不仅意味着身体上的缓解,更是一次技术上的升级。
“还有,”陆轩顿了顿,目光落在那台老旧的数据分析仪上,“我会联系几位国际专家,让他们远程参与我们的技术讨论。我们需要新的视角,也需要更强的合力。”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随后,一位年轻的研究员低声开口:“其实……我们在一次头脑风暴中提到了一个思路,可能可以尝试。”
陆轩挑眉:“什么思路?”
研究员翻开会议记录,指着其中一页:“当时有人提出,如果我们换一种算法模型,或许能绕过目前的技术瓶颈。只是因为时间紧迫,没能深入探讨。”
陆轩凝视那行字片刻,嘴角微微扬起:“那就从这里开始。”
第二天清晨,新设备顺利安装完毕,科研中心焕然一新。空气中弥漫着金属与电子元件混合的气息,每个人都精神一振。
陆轩亲自到场,监督调试过程,并与技术团队一同测试新设备的各项参数。当第一组数据稳定输出时,整个实验室爆发出一阵压抑已久的欢呼。
“很好。”陆轩轻声说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把那个被搁置的思路彻底展开。”
会议室内,投影幕布缓缓落下,研究员们重新围坐在一起。陆轩站在前方,手中拿着那份会议记录,语气沉稳:“现在,谁来告诉我,这个思路到底可行不可行?”
众人面面相觑,最终,那位年轻的研究员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开始讲解自己的想法。他的声音起初还有些颤抖,但随着思路逐渐清晰,语速也越来越快,眼神中透出久违的激情。
“如果我们将传统算法和新型神经网络结合,形成一个混合模型,或许能在保持计算效率的同时,突破当前的精度极限。”
话音未落,一名年长的研究员皱眉道:“理论上可行,但我们缺乏足够的实验数据支撑。”
“那就去收集。”陆轩毫不犹豫地接话,“我马上安排人手协助你们进行数据采集,同时协调外部资源,获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他环视全场,目光如炬:“我们不是孤军奋战,整个樊星阁都在支持你们。你们要做的,就是专注于攻克技术难题,其他的,交给我们。”
会议室内的气氛陡然升温,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将所有人紧紧凝聚在一起。
一周后,实验室里再次响起密集的键盘敲击声。这一次,不再是焦虑与疲惫,而是兴奋与期待。
“数据模型建立完成!”一名研究员激动地喊道。
“模拟测试正在进行……结果出来了!”另一人高声回应。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主屏幕上,只见曲线平稳上升,最终停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值上。
“成功了?”有人迟疑地问。
“是的。”研究员的声音带着颤抖,“我们突破了关键瓶颈。”
陆轩站在一旁,看着那一串数字,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成果,更是迈向更高层次的第一步。
“继续优化。”他沉声下令,“我们要让这项技术真正落地,成为我们立足国际的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市场调研部门送来一份最新报告:某国际竞争对手正在秘密研发一项新技术,目标直指樊星阁即将推出的核心产品。
陆轩看完报告,神色不变,反而露出几分兴致盎然的笑容:“看来,他们也开始紧张了。”
他将报告递给张涛,淡淡道:“通知成果转化小组,加快进度。我们不仅要先一步推出产品,还要让它无可替代。”
张涛接过报告,眼中燃起斗志:“明白。”
数日后,一场内部技术演示会在樊星阁总部举行。陆轩亲自到场,邀请了几位核心管理层和外部合作方代表。
演示开始,大屏幕上播放着最新的实验视频——模型运行流畅,计算速度提升三倍以上,精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现场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热烈掌声。
“这就是未来。”陆轩站在台上,目光坚定,“我们不再只是追赶者,而是引领者。”
掌声雷动,所有人都意识到,樊星阁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深夜,陆轩独自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调出最新的研发进度表。每一项任务都被标注得清清楚楚,时间节点精确到小时。
忽然,一封邮件弹出:
“贵司此次技术研发进展令人瞩目。我们愿意提供进一步资金支持,并希望就国际市场拓展展开深度合作。”
落款是一家国际顶尖科技投资机构。
陆轩轻笑一声,手指轻点鼠标,将邮件归档。
窗外,城市依旧灯火璀璨,街道车流如织。而樊星阁的灯光,也一如往常地明亮。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