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土星十城建设的巨轮驶入相对平稳的轨道,轰鸣的工程噪音逐渐被各区域日益完善的系统自行运转的低沉嗡鸣所取代时,李擎风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将日常的监督与管理职责妥善移交给他精心培养的核心团队,与父亲林淼一同,暂时离开了这片由他们亲手点燃的、沸腾的建设前线。
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土星系统另一处相对安静区域的林氏深空土星分部基地。
这座基地不像十城那样张扬着开拓的锐气,更像是一位历经风霜、底蕴深厚的长者,沉稳地运行在既定轨道上。在这里,分部总裁,也是李擎风的爷爷——林肯,早已等候多时。
没有过多的寒暄,祖孙三代人之间流淌着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
林肯,这位将一生奉献给星海的老人,眼神中既有见证孙儿成就的欣慰,也有更深层的、关乎家族传承的凝重。
他直接带领李擎风和林淼,走向了分部基地最核心、戒备也最为森严的区域——主控生命科技的中心实验室。
实验室内部是一片纯白与金属银灰构成的世界,空气中有淡淡的臭氧与低温冷凝物的气息。
最引人注目的,是实验室中央并排陈列的三台流线型、结构极其复杂的装置——最新式的生命科学医疗舱。
它们看起来不像传统的医疗设备,反而更像某种用于星际旅行的先进休眠仓,或者说,是通往生命奥秘深处的门户。
“这是我们林氏直系成员,在成年并承担重要职责后,有资格,也应该履行的……一项传统,或者说,特权。”
林肯的声音在寂静的实验室中回荡,平和而庄重。他轻抚着其中一台医疗舱光滑的外壳,如同抚摸老友。
“遵从个人意愿,可以进行最新的生命因子基因级修复手术。
这不是简单的治疗,而是从生命的最底层代码开始,修复时间、环境、甚至是一些隐性遗传缺陷带来的损耗,优化潜能,某种意义上,是重启生命的最佳状态。”
林淼站在一旁,眉头微蹙,双手插在兜里,目光有些游离,似乎对眼前这些尖端科技带着一种本能的疏离感。
李擎风则静静地听着,观察着。
林肯继续解释道,语气中带着对家族技术的绝对自信:
“医疗舱的系统,与远在地球的林家智能总部‘星璇’直连。
所有的修复方案、能量引导、生命数据监控,都由星璇进行最优计算和实时调整。安全方面,不必有任何顾虑。”
然而,意愿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鸿沟。
由于年龄、身体状况以及对生命科技态度的巨大差异,祖孙三人的修复进程截然不同。
爷爷林肯,作为家族长老和技术的坚定支持者,每年都会定期进行维护性的修复手术。
他的身体基础维持得极好,这次修复仅用了一天时间,医疗舱的舱盖便无声滑开。林肯精神奕奕地走出,拍了拍李擎风的医疗舱,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便先行离开了实验室,将空间留给了儿子和孙子。
而父亲林淼,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他常年坚守在自己那个充满机油味和金属碎屑的维修店里,依靠着近乎原始的技艺和顽强的意志与星舰打交道,内心深处对任何形式的“基因工程”和“生命改造”都抱有根深蒂固的抗拒。
多年来,他从未接受过这种修复。
这一次,在老爷子的强烈要求和李擎风的劝说下,他才勉强同意躺进医疗舱。
结果,系统检测到他身体的损耗程度远超预期,设定的修复程序极为漫长且深入。
医疗舱的门,自半年前关闭后,就再也没有开启过,如同进入了一场不知尽头的漫长冬眠。
李擎风的情况,则处于两者之间。
他比父亲年轻,身体底子更好,但也经历了早期艰苦的拓荒和近年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和父亲一样,这也是他第一次进行这种深度的基因级修复。
半年前,他和父亲几乎同时躺进了相邻的医疗舱。如今,他的舱门也依旧紧闭。
但不同的是,林淼的医疗舱数据显示,他的意识处于深度的、被引导的休眠状态,以确保修复的最高效进行。
而李擎风的医疗舱内部,却是另一番景象。
他的脑波活动异常活跃,并未进入完全的休眠。
当李擎风在半年前躺进医疗舱,闭上眼睛,感受着微凉的营养修复液缓缓包裹住身体时,那熟悉的感觉便再次降临。
并非通过耳朵,而是直接响彻在意识深处的声音——来自遥远地球,林氏深空总部那神秘的人工智能“星璇”。
“又见面了,擎风。”
星璇的声音非男非女,没有任何特定的语气,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平静和浩瀚感。
“让我们继续……文明的旅程。”
这半年来,李擎风的意识仿佛脱离了他的躯体,在星璇的引导下,进行着一场超越光速、跨越时空的漫长漂流。
他“经历”了无数星际文明的兴衰起落,数量多到他已经数不清。
时间感变得模糊而扭曲,一段跨越数万年的文明史诗,可能在他的感知中只是短暂的一瞬;
而某个文明在关键时刻的一个抉择,又可能被拉长、解析,仿佛经历了整个世纪。
他见证过某个种族如何小心翼翼地迈出母星的第一步,带着恐惧与希望探索近地轨道;
他感受过某个帝国在技术爆炸后的极速扩张,星舰铺天盖地,傲慢地宣称征服银河;
他也曾沉浸于某个注重精神升华的文明,它们与星辰共鸣,却最终因内在的僵化而走向沉寂……每一个文明,从萌芽到强盛,再到那或缓慢或急剧的衰败与消亡,其细节都真实得令人心悸。那些喜悦、挣扎、背叛、牺牲、智慧的闪光与愚蠢的盲动,都如同他亲身所历,情感的真切远胜于阅读任何历史记录。
起初,李擎风还会试图区分“这是星璇模拟的数据”还是“真实存在的历史”,还会为某个文明的悲剧结局而扼腕叹息,为另一个文明的侥幸生存而庆幸。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的文明纪事越来越多,这种区分心渐渐淡去了。
他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更深地“陷入”其中,仿佛自己的意识也成为了这些文明长河中的一滴水,随之奔流,随之干涸。
此刻,当他再次(或许是第一百次,或许是一万次)将意识聚焦,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又一个陌生而绚烂的文明画卷。
这个文明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技术的飞跃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也埋下了致命的分裂种子。
李擎风的意识被深深吸引,他“看”着那些决策者在宏伟的殿堂中争论,看着普通民众在街头涌动,看着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为可能的未来而狂热或忧虑……
他陷入其中,为之着迷,同时也感到一种深切的迷茫:
这个文明,会重蹈他之前所见过的那些覆辙吗?
还是能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而自己所在的,正在土星轨道上奋力建设的人类文明,在这浩瀚的星海与无尽的时间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是又一个即将重复的循环,还是……
他的意识,在这文明的兴衰幻象与对自身命运的叩问中,沉沉浮浮。
医疗舱外,时间悄然流逝;
医疗舱内,一场关乎生命本源与文明意义的深层洗礼,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