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丹炉温热,如同拥有生命般微微搏动,将外界汹涌的蛊虫海洋隔绝在外。张九歌怀中,“祝融焚天契”皮卷的震动越来越强烈,仿佛要破衣而出。
“这炉子和你的皮卷……好像是一套的?”胡八一也注意到了异常,警惕地看着丹炉和外面焦躁的虫群。
张九歌没有回答,他深吸一口气,将躁动不已的“祝融焚天契”皮卷拿了出来。皮卷刚一暴露在空气中,上面的火焰文字便骤然亮起,散发出灼热的光芒,与青铜丹炉炉身上的符文交相辉映!
嗡——!
整个丹炉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炉盖微微震动,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引动了。
“小心!”Shirley杨提醒道,担心触发不可控的变故。
张九歌却感觉手中的皮卷传来一股明确的“引导”之意。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遵循着这股感应,将散发着光芒的皮卷,缓缓按向了丹炉的炉盖。
没有预想中的爆炸或冲击。当皮卷接触炉盖的瞬间,炉身上那些古老的火焰符文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如同流淌的岩浆般亮了起来!整个丹炉散发出柔和而磅礴的热力,但并不灼人。
紧接着,那严丝合缝的炉盖,在一声轻响中,自动向上滑开了一道缝隙!
一股难以形容的、混合着千百种草药清香与一丝若有若无腥甜的气息从缝隙中弥漫出来。这气息与外面蛊虫的暴戾邪恶截然不同,反而带着一种净化、生机,甚至……神圣的意味。
说来也怪,当这股气息扩散开来时,外面那些原本焦躁疯狂、试图冲击安全区的蛊虫,如同被泼了滚水的积雪,瞬间安静了下来!它们不再嘶鸣,不再攻击,甚至有些弱小的蛊虫直接蜷缩起来,瑟瑟发抖,仿佛遇到了天敌克星!
“这……这气味能克制蛊虫?”王胖子惊讶地看着外面瞬间“乖巧”下来的虫海。
张九歌透过炉盖的缝隙向炉内望去。炉内并非熊熊烈火,也没有丹药,而是氤氲着一团如同星云般缓缓旋转的、五彩斑斓的“气”!这团“气”纯净而庞大,蕴含着难以想象的生机与造化之力,正是他之前“鉴古”时感知到的那团被炼化的本源之“炁”!
而在这团“炁”的核心,悬浮着一枚鸽卵大小、通体浑圆、颜色不断变幻的珠子!珠子表面光滑,内部仿佛有云霞流动,散发出令人心旷神怡的光晕。
“这是……‘蛊元’?还是‘丹母’?”张九歌难以置信。这汉代蛊师,竟然真的以蛊鼎炼天,萃取了天地间的精华,凝聚成了如此不可思议的宝物!
就在这时,异变再起!
那枚五彩珠子似乎感应到了张九歌手中古镜的气息(古镜一直被他握在另一只手中),猛地光芒大盛!一道五彩霞光从中射出,无视了物理距离,直接照在了张九歌手中的古镜之上!
古镜镜面如同水波般荡漾起来,清光与五彩霞光交融,发出悦耳的嗡鸣。张九歌感觉一股更加精纯、更加温和,但却浩瀚无边的能量,顺着古镜涌入他的体内!
这一次,没有痛苦,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舒畅与充实感。他感觉自己的精神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凝练,对“望气”、“鉴古”能力的理解瞬间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他甚至能隐约感觉到这墓室、这瓶山,乃至更遥远地方的地脉气息流动!观山太保的传承在他脑海中变得更加清晰,许多之前晦涩难懂的地方,此刻豁然开朗!
他的身体也被这股能量洗涤,之前的疲惫和暗伤一扫而空,状态甚至比进入瓶山之前还要好上数倍!
这突如其来的造化,让胡八一三人都看呆了。
“九歌……你没事吧?”王胖子小心翼翼地问道。
张九歌缓缓睁开眼睛,眼中神光内敛,更加深邃。他摇了摇头,感受着体内澎湃的力量和对周围环境前所未有的清晰感知,沉声道:“我很好。这丹炉和珠子,是这位汉代前辈留下的传承和馈赠。”
他看向外面依旧被丹炉气息压制着的蛊虫,心中明了。这些蛊虫,恐怕并非单纯为了守护墓葬,更像是这位蛊师用来“筛选”传承者的考验。唯有能抵达此处,并拥有类似“祝融焚天契”或古镜这样正道宝物的人,才能引动丹炉,获得认可,从而克制蛊虫。
他尝试着用意念引导体内那新增的强大精神力和那团“炁”的力量,通过古镜散发出去。
嗡!
古镜清光变得愈发醇和明亮,如同春日照暖雪,缓缓扫过外面的蛊虫群。
被这融合了丹炉“炁”息的清光照射,那些蛊虫身上的暴戾之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眼中的凶光褪去,变得温顺茫然。最终,它们如同潮水般退去,重新钻回了那些破裂的陶瓮之中,不再有任何动静。
危机,彻底解除。
四人看着这神奇的一幕,都松了口气。
“总算……结束了。”王胖子一屁股坐在地上,感觉像是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恶仗。
胡八一和Shirley杨也放松下来,开始仔细打量这个墓室和中央的丹炉。
张九歌则走到丹炉前,看着炉内那团缓缓旋转的五彩之“炁”和核心的宝珠,心中感慨万千。这位不知名的汉代蛊师,其境界和手段,远超后来的党项人。党项人模仿的“鼎炼”,只得其形,未得其神,最终走上了培育怪物和窃取龙脉的邪路。
而这位前辈,则是以蛊术为基,丹鼎为器,萃取天地正气,追求的是造化与升华。这枚宝珠,或许就是“岭南蛊鼎”真正价值的体现,也是克制党项人那套邪术的关键之一。
他小心地将手伸入丹炉,那团五彩之“炁”如同有灵性般,缓缓融入他的掌心,储存于他体内。而那枚宝珠,则被他轻轻取出。珠子触手温润,仿佛有生命般微微搏动。
就在他取出宝珠的瞬间,丹炉内部发出一阵机括转动的轻响,炉底竟然缓缓打开,露出了一个向下的小小洞口,洞口内似乎有阶梯通往更深处!同时,炉壁内侧显现出几行古老的篆字。
张九歌凝神辨认,缓缓念出:
“余,巫彭氏之后,感天地戾气渐生,万物凋敝,故以蛊鼎炼天,聚造化之炁,蕴育‘补天珠’,欲弥天地之缺……然人力有穷,天维难补,功未竟而身先死……憾甚!留珠于此,待有缘人……下有秘窟,藏余平生所学及未竟之志,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