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了一个存在于理论坐标上的、无形的时空畸变点,对于“守护者”号而言,如同在黑暗中知道猛兽的大致方位,却依然看不见它的獠牙与利爪。那种明知致命威胁近在咫尺,却无法窥其全貌的压抑感,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舰桥内,气氛比之前更加凝滞。主屏幕上,代表那个隐形目标的区域依旧只是一片看似空无一物的黑暗,只有旁边不断刷新的、证明其存在和移动轨迹的数据流在无声地诉说着危险。
“常规探测手段已到达极限。”赵娜汇总了所有传感器数据后得出结论,“目标结构似乎能完美散射和吸收已知波段的所有能量辐射,包括引力波。我们无法获取其表面特征、结构细节或能量分布。”
鸿宇紧盯着那团“虚无”,科学家固有的执拗被完全激发出来。“一定有办法……既然‘秩序重构原理’能让我们感知并一定程度上影响规则,那么理论上,我们也可以利用它去‘定义’并‘观察’那片被扭曲的空间!”他在科学站前来回踱步,双手在空中比划着,仿佛在捕捉无形的灵感,“我们需要一个‘共鸣透镜’!用我们自己的秩序场,去强行与那片扭曲空间发生干涉,让它‘显形’!”
这个想法极其大胆,也极其危险。主动发出强烈的秩序共鸣波动,无异于在寂静的森林里鸣枪示警。
周孜婷沉默地权衡着。获取目标详细信息是后续一切行动的基础,但暴露的风险也实实在在。她看向军洛。
军洛明白她的意思,他再次集中精神,将感知力如同触须般小心翼翼地向目标区域延伸。片刻后,他睁开眼,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那片区域的‘沉寂’感非常厚重,像深潭。我不确定轻微的秩序波动是否能穿透,或者……是否会立刻引发剧烈的反应。”
“我们可以尝试最低功率,脉冲式发射。”赵娜提出了折中方案,“将秩序共鸣能量压缩成极短促的脉冲,像声纳一样‘敲击’目标,通过分析回波来构建图像。这样能量泄露最小,暴露时间也最短。”
“计算脉冲参数和预期回波模式。”周孜婷最终决定冒险一试,“鸿宇,赵娜,由你们主导。小七,全力协助。所有系统做好应对暴露后紧急状况的准备。赵航,保持最高机动预警。”
“明白!”整个团队如同精密的仪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鸿宇和赵娜埋头计算,将“秩序重构原理”中关于空间相位调制的部分与主动传感技术结合,设计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探测方式。这需要极高的理论造诣和计算能力,任何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探测失败,甚至引发不可预知的空间效应。
“能量聚焦点必须精确到原子级别……”
“脉冲持续时间不能超过十的负十二次方秒……”
“回波接收阵列需要同步调整到量子纠缠态以捕捉瞬时信号……”
两人和小七紧密协作,汗水浸湿了他们的额发。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操作,更是一次对未知物理法则的挑战性应用。
准备工作耗时漫长而煎熬。每一秒,都仿佛在刀尖上等待。
终于,“共鸣透镜”系统准备就绪。
“启动倒计时。十、九、八……”赵娜的声音在舰桥响起,平静中透着一丝紧绷。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赵航的手指虚按在紧急机动按钮上。军洛全身肌肉紧绷,感知开到了最大。周孜婷的目光锐利如鹰,锁定着主屏幕。
“……三、二、一!发射!”
没有震耳欲聋的巨响,没有炫目的光效。只有一股极其凝练、几乎无法被常规仪器探测到的秩序能量脉冲,从“守护者”号舰艏一个经过特殊改造的发射器射出,瞬间跨越虚空,精准地命中了那片无形的时空扭曲区!
脉冲没入黑暗,仿佛石沉大海。
死一般的寂静持续了大约零点三秒。
然后,主屏幕上,那片原本空无一物的黑暗区域,陡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石子,涟漪荡漾开来。一个庞大到令人窒息的轮廓,在秩序脉冲的“照射”下,缓缓从虚空中浮现出来!
那并非一颗自然形成的星球。它是一个……由无数小行星、金属残骸、以及难以名状的暗红色生物质强行糅合、锻造而成的、不规则的整体!其规模远超之前遭遇的“主宰级”熵噬者,堪比一颗小型行星!它表面沟壑纵横,布满了如同血管般搏动的能量导管和巨大的、不断开合的物质吸入口,一些区域还镶嵌着如同眼睛般的、散发着幽暗红光的巨大晶体结构。它正在以一种缓慢而坚定的速度自转并移动,所过之处,连空间背景都似乎微微向内凹陷,仿佛承受不住其庞大的质量与能量。
这就是NV-001区域的“巢穴之心”,一个不断在宇宙中游弋、吞噬物质与能量以维持自身存在和扩张的移动堡垒!
“我的……天啊……”一位年轻的传感器操作员忍不住发出了惊呼,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无以复加。
鸿宇张大了嘴巴,看着那违背常理的巨构,喃喃道:“这……这简直是工程学和……生物学的噩梦级结合体……”
赵航看着主屏幕上那狰狞的庞然大物,先是愣了几秒,随即吹了个响亮的口哨,打破了舰桥的震惊氛围:“好家伙,还是个会移动的‘违章建筑’。舰长,拆吗?我保证用新炮给它开个漂亮的天窗!”他的语气依旧带着惯有的戏谑,但眼神深处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眼前的敌人,规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周孜婷没有理会赵航的玩笑,她的目光死死锁定了那个显形后的巨兽。细节数据正源源不断地传回:表面防御结构分布、能量核心的大致位置(一个位于其几何中心、散发着惊人能量读数的区域)、物质吸入口的活动频率……
“记录所有数据!分析其结构弱点、能量流动模式和移动规律!”她迅速下令,声音沉稳,将众人从震撼中拉回现实,“鸿宇,赵娜,干得漂亮。但现在不是惊叹的时候,我们暴露了!”
几乎在“共鸣透镜”脉冲效果消失、目标重新开始缓慢融入背景的同时,传感器就捕捉到了变化!
“检测到目标能量水平上升!表面多个‘眼睛’结构亮度增强!指向性扫描波束已锁定我舰!”赵娜急促地报告。
“检测到‘共鸣网道’活动加剧!有高能量反应正从星域其他方向通过网道向此处靠拢!”军洛同时预警。
隐形巨兽被惊动了!而且它立刻做出了反应,不仅自身进入警戒状态,还在呼叫附近的支援!
“全舰一级战斗准备!启动‘秩序壁垒’!赵航,规避机动,离开当前位置!”周孜婷的命令清晰而迅速。
“守护者”号引擎瞬间轰鸣,庞大的舰身做出紧急转向,同时淡蓝色的能量护盾瞬间升起。
就在他们刚刚离开原位置的刹那,数道粗大的、暗红色的能量束如同毒蛇般从那个即将再次隐形的巨兽表面射出,撕裂了他们之前所在的虚空!
狩猎者,瞬间变成了被狩猎的目标。
艰辛的探测换来了宝贵的情报,但也将他们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与这个隐形巨兽的周旋,才刚刚开始。
隐形巨兽那短暂的、令人胆寒的显形,如同一道烙印深深烫在“守护者”号每一位船员的心头。它重新隐没于黑暗,但那份庞大的压迫感却如同实质般弥漫在NV-001星域的每一个角落。短暂的接触和随之而来的规避机动后,舰桥内的气氛并未放松,反而更加凝重。
“目标已重新进入完全隐形状态。能量读数恢复高位平稳。网道活动迹象减弱,但并未停止,支援力量仍在附近游弋。”赵娜汇报着最新情况,声音如同精密仪器般稳定,但语速比平时略快。
周孜婷站在指挥席前,目光锐利地审视着主屏幕上那团重新变得“空无一物”的黑暗区域,以及旁边根据短暂显形时捕捉到的数据构建出的、粗糙的巨构三维模型。模型上标注着几个初步识别的能量聚集点和疑似防御结构,但细节严重缺失。
“我们知道它在那里,知道它很大,知道它能召唤支援。”周孜婷的声音在寂静的舰桥中响起,清晰而冷静,“但这还不够。我们需要知道它的‘皮肤’有多厚,‘骨头’在哪里,‘心脏’如何跳动。被动观察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她的核心团队,最终落在军洛身上。“我们需要一次抵近侦察。在尽可能近的距离,用我们的‘眼睛’,亲眼看看这座移动要塞。”
这是一个风险极高的决定。靠近那个刚刚被惊动、且拥有瞬间摧毁“守护者”号火力的巨兽,无异于在沉睡的巨龙嘴边拔须。
军洛立刻明白了周孜婷的意图,他沉稳地点了点头:“明白。我会派出‘幽灵’小队。”他转向战术控制台,开始快速调遣。“所有‘幽灵’隐形侦察无人机,检查系统,准备弹射。任务目标:抵近目标至一百公里范围内,进行全方位、高精度扫描,重点获取表面结构、防御炮台分布、能量导管路径及物质进出口细节。”
“幽灵”无人机是“守护者”号上最先进的侦察单位,体积小巧,采用了从“园丁遗产”中解析出的部分隐匿技术和新型复合材料,其隐形能力甚至超过了母舰。但面对那个能完美隐匿自身的巨兽,谁也不敢保证无人机的隐形效果能有多好。
无人机库内,紧张的准备工作迅速完成。数架造型扁平、表面覆盖着可变色吸波材料的“幽灵”无人机被悄然装入磁力弹射轨道。
“弹射准备就绪。”军洛报告。
“批准弹射。保持绝对静默,数据传输延迟发送,避免实时信号泄露。”周孜婷下令。
咻——咻——咻——
几声几不可闻的轻微气流声响起,“幽灵”无人机如同融入水面的墨滴,瞬间脱离“守护者”号,消失在黑暗的虚空中。它们将依靠预设程序和自身的智能导航,沿着一条复杂的、避开可能监视区域的路径,悄无声息地飞向那个无形的目标。
舰桥内,所有人都紧盯着代表无人机位置的、微弱到几乎看不见的光点,以及正在缓慢建立起来的、延迟传回的数据流和模糊影像。
最初的航段相对顺利。无人机利用NV-001星域本身的死寂和背景噪音作为掩护,小心翼翼地靠近。
当距离缩短到一千公里时,传回的画面开始出现细微的干扰波纹。
“接近目标隐形力场边缘。无人机受到轻微空间扭曲干扰。”操作员报告。
“调整飞行参数,适应扭曲。继续前进。”军洛冷静指挥。
五百公里。干扰加剧,传回的画面开始抖动,数据包丢失率上升。无人机自身的隐匿场与巨兽的隐形力场产生了难以避免的微观相互作用,如同两股不同的水流交汇处产生的紊流。
三百公里。第一幅相对清晰的特写画面传回!
只见巨兽那暗红色的、如同熔铸而成的“表皮”占据了整个视野。那并非光滑的岩层或金属,而是布满了不断微微蠕动、仿佛活体组织般的褶皱和沟壑。一些区域镶嵌着巨大的、如同黑曜石般的板块,表面流淌着暗红色的能量纹路。近距离看,更觉其宏伟与狰狞。
“发现能量吸收口!数量众多!”赵娜标记出画面中一些周期性开合的、如同火山口般的巨大孔洞,边缘闪烁着危险的能量弧光。“口径……足以吞下一艘护卫舰。”
“发现防御性结构!”另一幅画面显示,在一些相对平坦的区域,分布着无数个半球形的隆起,当无人机镜头扫过时,其中一个隆起的表面突然滑开,露出下方闪烁着红光的、如同晶体簇般的炮口,随即又迅速闭合。“炮台类型未知,反应极其迅速。”
还有大量小型的、形态各异的熵噬者,如同工蜂围绕蜂巢般,在巨兽表面起起落落,有的钻进较小的孔洞,有的则吸附在表面,似乎在执行维护或能量传递任务。
整个巨兽的表面,就是一个繁忙、危险且充满未知科技的死亡地带。
一架无人机冒险靠近一个巨大的、正在缓缓开启的物质吸入口,试图窥探内部结构。就在它即将传回内部影像的瞬间——
刺啦!
该无人机的信号瞬间消失,代表其位置的光点在战术屏幕上熄灭。
“无人机7号失联!失联前检测到高强度能量扫描和锁定!”操作员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被发现了。其他无人机,立刻撤离当前高危区域,分散侦察!”军洛立刻下令。
剩余的无人机迅速改变航向,如同受惊的鸟群四散开来,从不同角度继续捕捉数据。这个过程充满了风险,每一秒都可能有一架无人机被那无形的防御系统发现并摧毁。
舰桥陆战队指挥中心,军洛通过内部频道,看着传回的那些清晰的防御炮台和入口影像,对正在待命的精英队员们说道:“都看清楚了吗?看到那些‘门’和‘眼睛’了吗?把它们的位置记在脑子里。下次我们来,就不用那么客气地‘敲门’了。”
频道里沉默了一下,随即一个略显年轻的队员声音小心翼翼地响起,带着点黑色幽默:“明白,长官。我们一般管那叫‘爆破入口’。”
军洛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没有批评,也没有赞同,只是继续专注于指挥无人机规避。
侦察行动在刀尖上持续了半个小时,最终,在损失了四架宝贵的“幽灵”无人机后,剩余的单位带着满载的数据,开始沿着预设的安全路径返回。
当最后一架无人机安全回收进“守护者”号机库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海量的数据被迅速汇总、处理。一个细节丰富、结构清晰的“巢穴之心”外部模型呈现在主屏幕上。能量吸收口、防御炮台、小型单位出入口、能量导管网络……都被详细标注。
“根据数据建模,目标表面防御密度极高,几乎没有火力盲区。”赵娜分析道,“但其能量核心区域的防御似乎尤为集中,外围相对薄弱。物质吸收口在开启时,其周边的防御会短暂减弱,可能是为了避免误伤摄入物。”
“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陷阱。”周孜婷凝视着模型,缓缓说道,“它需要吞噬物质,这就给了我们可乘之机。但如何利用这个机会,接近并攻击其核心,将是我们接下来需要面对的最大难题。”
抵近侦察成功了,他们终于解剖了这只隐形巨兽的外部结构。但随之而来的,是如何猎杀这头巨兽的、更加艰辛和危险的挑战。每一点信息的获取,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牺牲,而前路,依旧迷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