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没有详细解释,思路清晰地继续进行着战略部署:“至于西线防务,玄龄、魏征所虑甚是。李唐新胜,亟需时间消化战果,整顿庞大的降卒,短期内大规模东犯的可能不高,但摩擦试探必不可免。”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声音斩钉截铁:“单雄信、裴仁基听令!”
听到杨勇喊他们的名字,两位将领立刻上前一步,躬身抱拳:“末将(臣)在!”
他们方才亦被情报震撼,但此刻战意已被点燃。
“朕命单雄信为主将,裴仁基为副,率三万精锐,并河东郡本部兵马,即刻增援河东、弘农一线!朕予你二人临机决断之权,给朕牢牢盯紧潼关方向!加固城防,多备守城器械,严查细作,安抚地方!若遇敌衅,可依情势自行反击!朕只有一个要求:潼关,万无一失!”
“末将(臣)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人在关在!”单雄信和裴仁基声如金石,他们深知肩头重任。
“好。”杨勇点头,目光转向张涯,“张涯,你情报司的重心,立刻向西倾斜!加派最得力的人手,给朕渗入关中,特别是长安周边!朕要知道李渊的一举一动,其将领动向,粮草囤积之地!给朕盯紧那个李世民!所有情报,设立单独通道,直呈于朕!”
“臣遵旨!定将长安置于我严密监视之下!”张涯毫不犹豫地领命。
安排完这一切,杨勇才再次看向房玄龄、魏征、王珪三人,语气沉静却带着一种强大的、令人信服的力量:“至于扩军、加税之议,暂且按下。朕再言一次,朕已有应对之策。我大隋眼下最需要的,不是仓促招募数十万未经训练、消耗巨额粮饷的新兵,而是——时间!”
他的手指重重在书案上一顿:“只要给朕足够的时间,让将作监将朕所要的新式‘利器’量产列装,莫说他李渊有五十万大军,便是百万之众,朕亦视若土鸡瓦狗,翻掌可灭!届时,天下格局,绝非今日所能想象!”
“当前战略,对外,以稳固防守为主,潼关一线,坚壁清野,挫其锐气;对内,倾尽所有资源,保障将作监扩张与生产,此乃重中之重!望诸位卿家能体察朕意,摒弃疑虑,全力施行!”
房玄龄、魏征、王珪三人听着皇帝这斩钉截铁、充满奇异自信的话语。
虽然心中那关于兵力悬殊的巨石并未落下,但皇帝那异乎寻常的镇定和屡创奇迹的过往,让他们最终选择了压下质疑,躬身齐声道:“臣等……遵旨!”
“都去忙吧。”杨勇挥了挥手,略显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臣等告退。”几人行礼后,怀揣着浓浓的好奇与紧迫的使命,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御书房。
书房内,只剩下杨勇一人。
他睁开眼,目光再次投向那只有他能见的系统界面,看着“雷汞”与“后装线膛枪”的浩瀚知识,眼神灼热。
“李渊……李世民……待朕的新军成型之日,便是尔等灰飞烟灭之时!”
…………
长安,未央宫。
与洛阳紫微宫御书房的凝重的气氛截然相反,此刻的长安未央宫内,正是一片笙歌鼎沸、欢庆胜利的海洋!
宫殿灯火通明,亮如白昼。编钟磬石奏响恢宏雅乐,身着霓裳的舞姬长袖翻飞,婀娜多姿。
浓郁的酒香肉香弥漫在空气中,令人醺然欲醉。
文武百官、有功将领依序而坐,人人脸上洋溢着兴奋与得意的笑容,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李渊高坐于龙椅之上,身着赭黄龙袍,头戴冕旒,因喜悦和多饮了几杯而满面红光,笑得合不拢嘴。击败五十万联军,吞并陇西、凉州,这份功业让他志得意满,仿佛看到了四海臣服、天下一统的曙光。
“诸位爱卿!满饮此杯!”李渊举起金杯,声音洪亮,“此战大捷,全赖将士用命,上天庇佑!亦赖诸位卿家同心辅佐!朕,心甚慰!干!”
“臣等恭贺陛下!陛下神武,天命所归!大唐万胜!干!”殿下群臣齐声应和,声震殿宇。
太子李建成坐在左下首最尊贵的位置,脸上同样洋溢着笑容,只是那笑容之下,隐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阴霾。
他作为太子留守长安,处理政务,稳定后方,亦有功劳,但比起他那在战场上光芒万丈的二弟,显得黯淡了不少。
他举杯向李渊敬酒,言辞得体,将功劳归于父皇的英明神武。
齐王李元吉坐在对面,年纪尚轻,此战未直接参与,只顾吃喝看舞,偶尔附和大笑。
而坐在武将班列最前方,备受瞩目的,正是此战最大的功臣——秦王李世民!
他并未穿华丽朝服,依旧是一身风尘仆仆的明光铠,脸上带着疲惫,却掩不住眼中锐利的光彩。
他只是安静坐着,小口喝酒,与这喧闹的庆典有些格格不入。
不断有人来敬酒恭维,他也只是礼貌回应,并无太多得色。
酒过三巡,气氛越发高涨。
宰相裴寂颤巍巍起身,老脸笑得如同菊花,高声颂扬:“陛下!自晋阳起兵,克霍邑、渡黄河、取长安,如今又大破西秦、大凉五十万虎狼之师!此非天命眷顾陛下而何?老臣断言,陛下必当克承天命,扫平寰宇,再造盛世!”
封德彝立刻接口,文辞更华丽:“裴相所言极是!陛下乃真龙降世,百灵庇佑!薛举、李轨之流,螳臂当车,岂知天威浩荡?如今关中已固,陇右臣服,下一步,陛下旌旗所指,必是中原、河北!王世充、窦建德乃至那杨勇,不过是土鸡瓦狗,待天兵一到,定然灰飞烟灭!”
刘文静亦是满面红光:“陛下,如今我军士气正盛,兵力雄壮,正当一鼓作气,东出潼关,先取洛阳,则天下定矣!”
李神通等宗室将领也纷纷附和,意气风发。
这一番番歌功颂德,听得李渊心花怒放,捋须大笑:“诸位爱卿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哈哈哈!”
就在这一片狂热气氛中,一个冷静甚至有些刺耳的声音响起:
“父皇,诸位大人,儿臣以为,此刻谈论东出,恐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