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的赏花宴设在御花园的暖阁里,窗外的腊梅开得正盛,香气飘进阁内,混着茶水的清香,格外雅致。苏软桃坐在太后身边,手里捧着杯温热的桂花茶,心里却有点紧张 —— 她知道,今天来的不仅有太后,还有不少反对她和萧璟渊婚事的朝臣及家眷,太后召她来,是想帮她化解争端。
“软桃,别紧张,就当是家常便饭。” 太后拍了拍她的手,笑着说,“哀家知道你做药膳的手艺好,今天特意让御厨备了食材,一会儿你露两手,让大家尝尝你的手艺。”
苏软桃点点头,感激地说:“谢太后,我一定好好做。”
很快,朝臣和家眷们就到了。李大人和他的夫人也来了,看到苏软桃,眼神里带着轻视,却还是按规矩行了礼。其他朝臣家眷也大多是客气疏离的态度,只有少数几个见过苏软桃的,态度还算温和。
赏花宴开始后,太后先让大家赏梅、品茶,气氛渐渐缓和下来。过了一会儿,太后看向苏软桃,看似随意地问:“软桃啊,哀家听说,你在京城开了家桃记,生意很好,要是以后嫁入王府,这桃记打算怎么办?总不能让你一个王妃,天天在小馆里煮药膳吧?”
这话一出,阁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苏软桃身上。李夫人更是带着几分看好戏的语气说:“是啊,苏姑娘,王府规矩多,可不像小馆那么自在,你要是嫁进去,怕是要弃了你的药膳了。”
苏软桃放下茶杯,从容地站起身,语气平静却坚定:“太后,各位夫人,药膳是我娘的遗愿,也是我的初心,我不会弃。但我也知道,嫁入王府后,身份不同了,不能像以前那样天天守在小馆里。我想,或许可以用王府的力量,把江南药膳传得更广 —— 比如整理药膳食谱,教更多人做药膳,让更多人知道药膳不仅能补身,还能暖人心。这样,既不丢我的初心,也不违王府的规矩,还能为百姓做些实事,太后觉得可好?”
太后听了,满意地点点头:“说得好!哀家就喜欢你这通透的性子,既守初心,又顾大局。药膳本就是善举,若能传得更广,也是一件好事。”
其他朝臣家眷也纷纷点头,之前对苏软桃有偏见的人,态度也软化了不少。一位翰林学士的夫人笑着说:“苏姑娘说得有道理,我家老爷最近总失眠,吃了不少药都没用,要是能学几道安神的药膳,说不定能好呢。”
“是啊,我家孩子不爱吃饭,要是有开胃的药膳,就好了。” 另一位夫人也附和道。
苏软桃笑着说:“各位夫人要是不嫌弃,我可以把安神、开胃的药膳方子写下来,送给大家。以后要是有需要,也可以去桃记,我让徒弟给大家做。”
太后看着这一幕,心里很是欣慰。她对萧璟渊使了个眼色,萧璟渊会意,站起身说:“软桃说得对,我也支持她。以后王府会全力支持她整理药膳食谱,传扬江南药膳,让更多人受益。”
赏花宴快结束时,苏软桃亲自去御厨,做了几道简单的药膳 —— 莲子百合羹、桂花糯米藕,端给大家品尝。大家尝后,都赞不绝口,李夫人也忍不住说:“这莲子羹真不错,清甜润喉,比宫里的甜品还好吃。”
离开皇宫时,萧璟渊陪着苏软桃,笑着说:“你今天表现得很好,我就知道,你能让他们改变主意。”
苏软桃松了口气,笑着说:“多亏了太后,还有你在身边支持我。”
“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我都会在你身边。” 萧璟渊握住她的手,指尖带着温热的触感,“我们一起,让那些人知道,我们的婚事,不仅合理,还能为百姓做实事。”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皇宫的红墙上,也洒在两人身上。苏软桃知道,这场赏花宴,不仅化解了部分疑虑,也让她更有信心 —— 只要她坚持初心,用心做药膳,总有一天,所有人都会认可她,认可她和萧璟渊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