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营业结束的当晚,苏软桃和春杏、李三收拾完铺面,已经是月上中天。朱雀街的商铺大多已经关门,只有零星几家还亮着灯,街上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灯笼的 “哗啦” 声。
“今天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我肯定忙不过来。” 苏软桃看着春杏和李三,语气带着感激。今天试营业很顺利,来了十几位客人,都夸她的药膳好吃,还有客人说明天要带朋友来,让她心里满是成就感。
“姑娘,您太客气了,咱们是一家人,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春杏笑着说,手里还拿着客人送的一小束野花,是位老妇人特意摘来送给苏软桃的,说 “姑娘的汤暖了我的胃,这花送给你,好看”。
李三也笑着说:“是啊姑娘,今天我帮您引座,听客人夸您的手艺,我都觉得骄傲!明天正式开业,我肯定早点来帮忙!”
正说着,远处传来马车的轱辘声,萧璟渊的马车停在铺面门口。他走下来,手里提着两个大大的红灯笼,灯笼上绣着精致的桃花,是江南的样式,还带着淡淡的桂花香。
“阿渊,你怎么来了?这么晚了。” 苏软桃惊讶地说。
“来给你送灯笼,明天正式开业,怎么能没有灯笼?” 萧璟渊笑着说,把灯笼递给李三,“帮我挂在门口,高一点,让街上的人都能看到。”
李三赶紧接过灯笼,搬来梯子,小心翼翼地把灯笼挂在铺面门口的木杆上。灯笼亮了起来,暖黄的灯光映着 “桃记小馆” 的木牌,映着上面的桃花,格外温馨,像江南小馆的夜晚,让人心里暖暖的。
“真好看!” 春杏忍不住赞叹,“这灯笼一挂,咱们的小馆更有江南的味道了!”
苏软桃点点头,看着灯笼上的桃花,想起母亲随笔里写的 “江南夜晚,灯笼高挂,听着雨打芭蕉,喝着桂花酒”,眼眶有点红。她摸了摸怀里的玉佩,那是萧璟渊送给她的,此刻温温的,像母亲的手,轻轻握着她。
“娘,我在京城的小馆,明天就要正式开业了。” 苏软桃轻声呢喃,声音在夜色里显得格外清晰,“今天试营业很顺利,客人都喜欢您的药膳,您放心,我会把您的方子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吃到您做的味道。”
萧璟渊看着她,心里满是温柔。他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难过,你娘要是知道你这么能干,肯定会为你骄傲的。明天正式开业,我会来帮你,还有春杏和李三,我们都会陪着你,肯定能顺利。”
苏软桃点点头,擦了擦眼角的泪,笑着说:“嗯,有你们在,我不怕。”
李三挂好灯笼,从梯子上下来,笑着说:“姑娘,您看这灯笼多亮,明天肯定能吸引很多客人!我明天一早来帮您打扫卫生,再帮您买点新鲜的蔬菜,保证让您的开业顺顺利利的!”
春杏也说:“姑娘,我明天早点来帮您做点心,咱们多做些桂花酥,给客人当试吃,让大家都知道您的手艺!”
苏软桃看着眼前的三人,心里满是感动。她知道,在京城的日子,有他们的陪伴和帮忙,她的小馆肯定能越来越好,她的梦想也能一步步实现。
萧璟渊看着她的笑脸,心里满是满足。他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锦囊,递给苏软桃:“这里面是我求的平安符,明天开业时戴在身上,保你开业顺利,小馆生意兴隆。”
苏软桃接过锦囊,摸了摸里面的平安符,心里暖暖的:“谢谢你,阿渊,我会一直戴着的。”
夜色越来越浓,朱雀街的灯笼渐渐熄灭,只有桃记小馆门口的两个红灯笼还亮着,暖黄的灯光映着青石板,像一条温暖的路,指引着苏软桃在京城的未来。
苏软桃站在灯笼下,看着 “桃记小馆” 的木牌,又摸了摸怀里的玉佩和平安符,心里满是希望 —— 明天,她的小馆就要正式开业了,这是她在京城的新起点,也是母亲药膳方子传承的新起点,她一定会好好努力,让桃记小馆的名字,传遍整个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