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软桃开始收拾铺面的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就被门口的 “哗啦” 声吵醒。她揉着眼睛走出铺面,看到隔壁空着的铺位前,站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汉子,正弯腰捡滚落的苹果,竹筐歪在一边,筐沿磕出了个小口子。
汉子约莫二十七八岁,皮肤黝黑,浓眉大眼,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可动作却格外笨拙,捡了半天,反而又碰掉了两个苹果,急得额头冒汗。
“大哥,需要帮忙吗?” 苏软桃忍不住走过去,弯腰帮他捡苹果。
汉子抬头看到她,脸 “唰” 地红了,手忙脚乱地摆手:“不、不用!姑娘别沾了手,这苹果刚从京郊运来,沾了泥。” 他说话带着点京郊口音,语速飞快,像是怕多说一句就露了馅。
苏软桃还是帮他把苹果都捡进筐里,笑着问:“您是新来的摊主?以前没在朱雀街见过您。”
“是、是!” 汉子赶紧点头,擦了擦汗,“我叫李三,家在京郊种果树,最近苹果熟了,就来城里租个铺位卖水果,刚好您隔壁空着,就…… 就租下来了。” 他说着,眼神不自觉瞟向街角 —— 那里站着个穿灰衣的侍卫,是秦风派来盯着他的,怕他露馅。
苏软桃没注意他的小动作,只觉得李三很亲切,像江南镇上的猎户老周,憨厚又热心。她指了指自己的铺面:“我叫苏软桃,准备在这儿开家药膳小馆,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互相照应。”
“好、好!互相照应!” 李三赶紧应下,心里松了口气 —— 摄政王交代的 “伪装任务”,第一步总算没搞砸。他刚想再找些话聊,就看到苏软桃铺子里的木桌歪在一边,像是要搬到后院,赶紧说:“姑娘,您要搬桌子?我力气大,我帮您!”
不等苏软桃拒绝,李三就扛起木桌,脚步踉跄地往后院走。木桌不轻,他却硬撑着,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却没喊一声累。苏软桃跟在后面,心里过意不去:“李大哥,您慢点,别累着。”
“不累!这点活不算啥!” 李三笑着说,把木桌放在后院的墙角,又转身帮苏软桃搬椅子、擦灶台,忙得团团转。他干活虽笨,却格外认真,灶台擦得锃亮,桌椅摆得整整齐齐,连地上的碎木屑都扫得干干净净。
春杏提着水桶来帮忙,看到李三忙前忙后,笑着对苏软桃说:“姑娘,咱们运气真好,遇到这么热心的邻居,以后开店,再也不怕搬重东西了。”
苏软桃点点头,心里也觉得幸运。她从铺子里拿出两块刚烤好的桂花酥,递给李三:“李大哥,辛苦了,尝尝我做的点心。”
李三接过桂花酥,咬了一口,眼睛一下子亮了:“好吃!比京郊点心铺做的还好吃!姑娘,您这手艺,小馆开了肯定火!” 他说得真心实意,这桂花酥甜而不腻,带着江南的清香,比他以前吃过的任何点心都好吃。
正说着,萧璟渊来了,手里提着个布包,里面是他让御厨准备的新鲜春笋(江南空运来的)。他看到李三,眼底飞快闪过一丝示意,嘴上却笑着问:“软桃,这是?”
“阿渊,这是我隔壁的邻居李大哥,来帮我收拾铺面的。” 苏软桃介绍道,“李大哥,这是我的朋友萧璟渊。”
李三赶紧放下桂花酥,对着萧璟渊行礼:“小人李三,见过萧公子。” 他知道萧璟渊是摄政王,不敢直呼 “王爷”,只能按之前秦风教的,称 “萧公子”。
萧璟渊 “嗯” 了一声,目光扫过李三手里的桂花酥,又看了看收拾干净的铺面,满意地点点头:“李大哥费心了,以后软桃在这儿开店,还要多劳你照看。”
“应该的!应该的!” 李三赶紧应下,心里却捏了把汗 —— 摄政王这是在提醒他 “任务”,他可不能掉链子。
萧璟渊走进铺面,把春笋递给苏软桃:“刚从江南运来的春笋,新鲜得很,你要是想试做药膳,正好用得上。”
苏软桃接过春笋,指尖碰到笋尖的露水,心里暖暖的:“谢谢你,阿渊,我正想试做春笋虾饺呢。”
李三在旁边听着,悄悄退后两步,开始整理水果摊。他把苹果摆得整整齐齐,还特意把最红的几个摆在最前面,眼角却时不时瞟向铺面 —— 要是有陌生人靠近,他得第一时间上前,按摄政王的吩咐,“不动声色地挡回去”。
中午的时候,苏软桃煮了锅当归羊肉汤,特意盛了一碗给李三:“李大哥,尝尝我做的药膳汤,驱寒暖身。”
李三接过汤碗,喝了一口,鲜美的味道让他眼前一亮:“好喝!这汤比太医院熬的补汤还香!姑娘,您这小馆要是开了,我肯定天天来吃!”
苏软桃笑着说:“欢迎啊,以后给你打折。”
萧璟渊坐在旁边,看着苏软桃和李三说说笑笑,眼底满是温柔。他知道,李三是个可靠的下属,有他在隔壁,苏软桃的安全多了层保障;而苏软桃能在京城交到这样的 “邻居”,也能少些孤单。
夕阳西下时,李三收拾好水果摊,跟苏软桃道别:“姑娘,我明天一早再来帮您,您早点歇着。”
“谢谢李大哥,路上小心。” 苏软桃挥挥手,看着李三的背影消失在街角,心里觉得格外温暖 —— 在京城的日子,好像也没那么难,有萧璟渊的帮忙,有李三的照应,还有春杏的陪伴,她的小馆,一定能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