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深,社区路灯在地上投下昏黄的光晕。叶勤勤拖着略显疲惫的步伐走到单元楼下,一眼就看见了那个熟悉的高挺身影正站在门口,似乎在张望着什么。
是韩述。
他看到叶勤勤,明显松了一口气,快步迎了上来,眉头微蹙:“怎么这么晚?微信也不回,知不知道现在几点了?”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切和一丝紧绷。
叶勤勤心里那点因佟真之事带来的沉重,瞬间被这股暖流冲散了不少。
她连忙掏出手机,果然看到好几个韩述的未读消息和未接来电。“对不起啊,静音了,没注意。遇到点事,聊了一会儿。”她歉意地笑笑。
“没事就好。”韩述看着她脸上残留的复杂情绪,没有追问细节,只是点了点头,“下次记得看下手机。”
两人并肩往单元楼里走,感应灯随着他们的脚步声次第亮起。
“韩述,”叶勤勤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分享了自己的发现,她隐去了佟真的名字,只道是偶然遇到的一个旧相识,从其遭遇联想到的猜测,“……所以我在想,如果当年黎雪宁真的……那个孩子,会不会情况也类似?苏逸那个人的人品,我现在是半点不信了!为了达到目的,男人虚伪的征服欲,说不定做出什么!”
她对苏逸的鄙视之情溢于言表。
韩述安静地听着,直到走进电梯,才沉声开口:“你的推测有道理。苏逸的叙述前后矛盾,情绪化严重,可信度确实要大打折扣。”
他顿了顿,“如果暂时不打算去晋省,那线索还是要从生哥的快递里找。我们不妨换个思路,想想看,如果生哥知道黎雪宁可能……他会买什么?或者,黎雪宁自己,作为一个可能的新手孕妈妈,又会需要什么?”
“不是不去,是缓一缓再去。”叶勤勤纠正道,随即顺着他的思路想下去,“叶酸?防辐射服?孕妇专用的护肤品或者维生素?可是……这些东西如果有,收到就应该用了吧?怎么会留到现在还没拆?我们之前登记的时候,好像也没看到这类物品的记录。”
“嗯,这是个问题。”韩述表示同意。
叶勤勤有些懊恼地自言自语:“舅舅也真是的,那么多东西买回来都不拆,搞得现在找线索跟大海捞针一样……”
这话却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韩述的思路,他猛地停下刷门卡的动作,看向叶勤勤:“你确定所有的快递,都是完全没拆封过的吗?有没有一种可能,有些有时效性的东西,比如书籍、杂志,他用完了、看完了,又把包装复原,或者干脆就混在未拆的快递堆里了?”
叶勤勤被他问得一愣,随即也想起了什么,眼睛渐渐睁大:“对啊!我记得当时拆那些专业类书籍的时候,我还感慨过,这些技术更新换代快,书里的内容早就过时了,留着也没意义。但我……我并不能完全确定那些书的塑封是不是原装的!得问问掘金小队的人,有些说不定能只是套了个防水袋或者牛皮纸!”
她想起那些堆放整齐的《国家地理》,似乎也并非每一本都有完好的原始塑封。
韩述立刻接话,语气带着笃定:“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生哥早期曾给黎雪宁讲过软件专业的课程。那么,那些被他珍藏起来的专业书籍,说不定……”
“说不定就是他们当年用过的!上面可能留有线索!”叶勤勤激动地接上他的话,心脏砰砰直跳,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去仓库验证。
韩述看着她瞬间燃起斗志、转身就要往外冲的架势,无奈又好笑地一把拉住她的手腕:“冷静点,大小姐!看看现在几点了?明天,明天周六,我陪你一起去。”
手腕上传来的温热触感和韩述带着调侃的语气,让叶勤勤发热的头脑降温了些许,脸颊微热,讷讷地应了声:“……好。”
*
周六一早,两人吃过简单的早餐,便直奔丰茂大地物流港的仓库。
再次踏入这片充斥着旧物与回忆的空间,目标已然明确。叶勤勤直奔那个存放技术类和专业书籍的区域。相关的书籍数量不少,堆在地上也有几十本,多数都十分新。
“就从这些开始。”叶勤勤挽起袖子,眼神坚定。
她拿起最上面一本《c++ primer》,书皮干净,内页崭新,没有任何翻阅过的痕迹。第二本《算法导论》也是如此。
然而,当她拿起第三本《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时,手指翻动书页的动作顿住了。
洁白的书页边缘,出现了淡淡的铅笔字迹。那字迹清秀工整,与舅舅顾生那略带潦草的连笔字截然不同。在一些代码示例的旁边,还有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出的注释和标记,明显是两个人的笔迹在交流、探讨。
“韩述!你看!”叶勤勤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这些书……这些书是被拆开用过的!”
猜测得到了证实!这些看似未拆的“快递”,实则早已是承载着过往交流与情感的载体。
希望的火苗被瞬间点燃。韩述也立刻蹲下身,加入了“寻宝”的行列。
两人不再只是检查书籍是否拆封,而是开始仔细翻阅每一本可能相关的专业书籍,寻找着任何可能留下的字迹、笔记,甚至是夹在书页中的便签。
时间在安静的翻书声中悄然流逝,一整个上午转眼过去。地上摊开的书越来越多,找到的零星笔记也多了起来,大多是些技术问题的讨论,虽能看出两人的交流频繁,却并未发现更私密的信息。
午后阳光透过仓库高窗斜射进来,在尘埃中形成一道光柱。叶勤勤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正准备歇口气,忽然听到身旁的韩述发出一声极轻的、带着讶异的抽气声。
她立刻凑过去:“找到什么了?”
韩述没有立刻回答,他的手指定格在一本《软件工程实践》的扉页与第一章之间的空白页上。那里没有复杂的代码讨论,只有一行手写的、略显潦草却清晰可辨的c语言风格注释:
\/\/ If life.path == you: return love;\/\/ N.2010.10。
叶勤勤看着这行代码,脑袋里懵懵的,不太明白其中的含义:“这是什么?注释吗?N……是黎雪宁?”
韩述的目光紧紧锁在那行字上,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他侧过头,看向叶勤勤因疑惑而微蹙的眉头,声音低沉而缓慢,带着一种解读密码般的郑重:
“这是一句伪代码。意思是——”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翻译,“如果生命的路径指向你,我将回报以爱。”
他指着后面的落款:“—— N. 2010. 10.”
“生命的路径指向你……回报以爱……”叶勤勤喃喃地重复着,瞳孔骤然收缩,一股巨大的酸涩与悸动猛地冲上鼻腔和眼眶。
2010年秋天。
这个时间点,清晰地烙印在苏逸的叙述里——是在他追求黎雪宁之后,却又在他和黎雪宁正式确定关系之前的那个秋天!
在那个秋天,黎雪宁曾用这样一种独属于他们两人世界的方式,在她和顾生共同学习、交流的专业书籍上,写下了如此婉转却又无比清晰的告白!
她将自己的心意,藏在了代码的注释里,期待着那个能读懂它的人。
而舅舅……他看到了吗?
如果他看到了,为何没有回应?是因为兄弟苏逸的横亘其中,让他选择了沉默与退让?还是因为别的什么阴差阳错,让他与这行深情的代码失之交臂?
如果他没能看到……那么黎雪宁在久等无果后,面对苏逸猛烈的、带着物质保障的攻势,以及家庭沉重的压力,她是否最终心灰意冷,才无奈地选择了那条看似更“容易”的路?
巨大的遗憾如同潮水般将叶勤勤淹没。她仿佛能看到多年前那个秋天的午后,黎雪宁写下这行字时,那份小心翼翼的期待与悸动,最终却石沉大海。
一段可能全然不同的故事,或许就因为这错失的一瞥,被彻底改写。
仓库里寂静无声,只有阳光下的尘埃在无声飞舞。
叶勤勤看着那行早已干涸的墨迹,许久,才用带着浓浓鼻音的声音,轻轻问:
“韩述,你说……舅舅他,到底看没看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