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兴元城中心,一片崭新的建筑群拔地而起。不同于城墙的厚重、工坊的喧闹,这里青瓦白墙,飞檐翘角,透着一股宁静肃穆之气。门前矗立着两座石碑,左碑刻 “格物致知”,右碑刻 “经世致用”—— 这便是赵宸筹备半年之久的 “兴元学宫”。

“终于成了。” 赵宸站在学宫正殿前,望着匾额上那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他亲笔所书),眼中感慨万千。随着兴元城日益繁荣,他越来越意识到:技术可以引进,人才可以招揽,但支撑一个文明延续的 “根”—— 知识体系与教育传承,必须自己建立。

学宫的选址与布局,处处体现着赵宸的理念:

位置:位于城中心高地,北望格物院,南邻织造坊,东接屯田区,西靠军营 —— 寓意 “学问需扎根实践,服务于工坊、农田与国防”。

布局:主体建筑呈 “回” 字形,中间是可容纳千人的 “论道堂”(用于大型讲学与辩论),四周按学科分为 “算学部”“格物部”“工学部”“经史部”,另有藏书楼、仪器室、试验场(小型,供学生实践)。

特色:所有建筑均采用可拆卸的榫卯结构(墨家弟子设计),未来可根据需求扩建;窗户朝南,采光充足(格物部特意设计了 “光影室”,用于研究光学);连地砖都按 “一尺见方” 铺设,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尺度感。

筹备期间,最大的争议是 “教什么” 和 “谁来教”。

有人主张 “独尊儒术”,认为应像中原太学那样,以五经为主,培养治国人才。

墨家弟子则希望侧重机关、力学,传承格物之术。

甚至有法家背景的流民学者提出,应专讲刑名法理,强化秩序。

赵宸在论道堂召开了三次 “筹备会”,最终定下宗旨:“兼容并蓄,实用为先。凡有利于兴元城发展、有利于格物致知者,无论儒法墨道,皆可讲授;凡空谈玄虚、无益实践之论,皆拒之门外。”

师资的组建,堪称 “不拘一格”:

算学部:由墨家弟子秦砚主持,他改良了算筹,编制了《九章算术补编》,新增 “几何量度”“方程解法” 等内容。

格物部:墨离亲自主讲,结合兴元城的实践(如火药爆炸、水车原理、船帆受力),讲解 “力、光、热” 的初步原理,赵宸偶尔会来讲授 “格物总纲”(科学方法论)。

工学部:由三位资深工匠担任 “技正”,分别讲授 “冶铁法”“建筑术”“舟车制造”,课堂常设在工坊或工地,边做边讲。

经史部:聘请了两位流落到辽东的儒生(一位精于《春秋》,一位擅长《管子》)和一位法家学者(曾是公孙瓒的幕僚),讲授经史典籍时,必须结合兴元城的治理案例(如屯田、互市、律法),禁止空谈。

招生标准更是打破了时代局限:

年龄在十二至二十岁之间,无论出身(流民、士兵、工匠、甚至三韩部落的聪慧少年),只要通过 “入门试”(识三百字,会简单加减,能说出两种农具的用法)即可入学。

学费全免,由兴元城财政拨款,还为贫困学生提供食宿补贴。

学制三年,期满通过 “技成试” 者,直接分配到格物院、工坊、屯田区等部门任职,优秀者可进入 “深造班”,跟随赵宸、墨离等人学习。

开学那日,学宫门前人头攒动。一百二十名新生(汉人九十,三韩二十,甚至有两名倭人少年,是阿直岐特意送来的)穿着统一的青色学服,背着格物院特制的 “书包”(内装算筹、毛笔、竹简),脸上既紧张又兴奋。

赵宸站在论道堂的讲台上,看着台下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开口道:“你们来到兴元学宫,不是为了背诵经书考取功名,而是为了学会‘做事’—— 算出精准的账目,造出结实的车船,种出高产的粮食,甚至弄明白‘天为什么会下雨’‘石头为什么会着火’(指火药)。”

他举起一块铁矿石:“比如这个,儒家会说‘金石者,天地之精也’,但在兴元学宫,你们要学的是‘这石头里有多少铁’‘怎么把铁炼出来’‘炼出来的铁能做什么’—— 这就是格物致知,经世致用。”

第一堂课,各学部便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

算学部:秦砚在黑板(用墨汁刷过的木板)上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教学生用 “勾股定理” 计算边长,还让他们用绳子测量学宫的长宽,将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建筑结合。

格物部:墨离带着学生在试验场摆弄 “杠杆”,用不同重量的石块和不同长度的木杆做实验,记录 “省力多少”,让他们明白 “力臂越长越省力” 的道理。

工学部:老工匠带着学生参观织造坊,讲解 “水转大纺车” 的齿轮传动,让他们亲手拆卸、组装简单的纺车零件。

经史部:儒生讲解《诗经》中的 “七月流火” 时,特意结合兴元城的物候记录,说明 “流火” 是星象变化,与气候的关系,而非单纯的文学描写。

争议也随之而来。

儒生对格物部 “解剖动物(观察内脏结构)” 颇有微词,认为 “不仁”。赵宸回应:“了解鸟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指兽医),让屯田的牛马更健壮,这是大仁。”

法家学者主张 “学宫应侧重培养官吏”,赵宸却让他给工学部讲 “工坊管理法”(如考勤、奖惩、质量监督),告诉他:“管理工匠与管理百姓,道理相通,能管好工坊,才算懂治理。”

这些碰撞非但没有动摇学宫的根基,反而让 “百家争鸣” 的氛围愈发浓厚。学生们可以自由旁听不同学部的课,在论道堂辩论 “德治与法治哪个更有效”“深耕细作与广种薄收哪个更适合辽东”“格物之术是否会违背天道”。

三个月后,学宫便展现出惊人的活力:

算学部的学生算出了新修水渠的最佳坡度,比工匠预估的节省了三成人力。

格物部的学生通过观察船帆,提出了 “三角帆比方形帆更能利用侧风” 的改进方案,被船工坊采纳。

工学部的学生仿制出了缩小版的 “水力锻锤”,虽然只有巴掌大,却完美还原了原理。

赵宸站在藏书楼的窗前,看着学宫里学生们或争论、或演算、或动手实验的身影,又望向远处工坊的炊烟、农田的绿意、港口的船帆,心中一片澄明。

兴元学宫,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是在塑造一种新的 “学问观”—— 不尚空谈,重视实践;不独尊一家,兼容并蓄;不敬畏鬼神,敬畏规律。

夕阳的余晖洒在 “格物致知” 的石碑上,反射出金色的光芒。赵宸知道,这座学宫播下的种子,终将在辽东大地上生根发芽,长成支撑兴元城乃至整个文明进步的参天大树。而那 “百家争鸣” 的喧嚣,正是一个新时代到来的序曲。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敕封一品公侯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考古学家在秦朝宋韵流年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