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卯时初刻,东宫的青铜漏壶刚滴完第三斗水,李承乾揉着后腰从席榻上坐起。跪坐了整夜的《贞观令》修订稿前,他只觉尾椎骨像被无数细针攒刺,襕衫下摆因长时间压迫变得皱如霜菊。窗外,小福子正踮脚摘露水中的梧桐叶,青石板上倒映着他微驼的背影——这让李承乾忽然想起昨日早朝时,父亲李世民扶着御案起身的刹那,腰间玉带竟在龙袍上压出深深的痕。

“殿下该用朝露盥手了。”小福子捧着鎏金盆进来,盆中浮着新鲜采摘的玫瑰花瓣。李承乾将手浸入水中,目光落在盆沿雕刻的饕餮纹上,忽然开口:“去取张胡凳来。”宦官愣了愣,低头道:“回殿下,尚方监昨日才送了新制的矮几......”“不是矮几,是胡人的那种凳子。”李承乾打断道,“前日波斯使团送来的,放在西暖阁那只。”

胡凳搬来前,李承乾已脱了繁重的朝服,只着月白中衣跪坐在青砖上。当四足方凳触地的刹那,他忽然想起突厥商队歇息时,那些高鼻深目的胡商随意坐在木凳上掷骰子的模样——膝盖不必再抵着胸口,腰背竟能自然挺直,这让他不禁想起前世课堂里的木椅。

“殿下,这胡凳不合礼制......”小福子欲言又止,目光瞟向墙上悬挂的《周礼》图示。李承乾却摆摆手,示意他将案几搬来:“孤只试坐片刻。”他将《贞观令》摊在膝头,忽然发现视线高度比跪坐时低了三寸,反而更便于阅读。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凳面的胡桃木纹理,他忽然想起李泰前日在太液池边画的“会动的桌子”——那小子说要在桌腿装轮子,推着走就能追蝴蝶。

辰时三刻,李泰顶着鸡窝头冲进殿内,鹅黄色襕衫上沾着不知何处蹭来的草汁:“皇兄!我把你的博山炉改了!”他怀里抱着个古怪物件,炉盖歪歪斜斜插着根竹管,“用竹筒导烟,就不会熏着眼睛啦!”话音未落,炉中残留的龙涎香突然喷涌而出,糊了小胖墩儿一脸灰。

李承乾忍俊不禁,伸手替弟弟拂去鼻尖的香灰:“又去将作监拿工匠的竹料了?”他瞥见李泰脚下踩着的木屐,忽然注意到鞋底磨损严重,“为何不穿新制的软底锦鞋?”李泰撇了撇嘴,往胡凳上一坐:“锦鞋太软,跑起来没力气!还是木屐带劲,昨天我穿着它从望春门跑到西市,比小福子的马车还快!”

李承乾这才注意到,胡凳在李泰的重量下微微摇晃,四足与青砖接触面竟磨出了浅痕。他皱眉伸手按住凳面,感受到木料间细微的晃动:“此凳虽便,却不够稳固。四弟,你昨日说在太液池看见水鸟站在荷叶上不会沉,可有什么妙法?”

李泰眼睛一亮,胖手在胡凳腿上比划:“像荷叶茎秆那样分节!下面粗上面细,再用铁钉钉牢!”他忽然跳下凳子,扒着李承乾的衣袖往屋外拽,“走!去将作监找老铜匠!我知道哪儿有不用烧就能粘住木头的树胶!”

两人赶到将作监时,晨雾正被阳光揉碎。掌管木器的王师傅正在教学徒做曲几,见李承乾盯着案上的卯榫结构出神,便笑着递过一把羊角锤:“太子殿下可是想改良胡凳?小人昨日也琢磨着,若在凳腿加些横枨,许能更结实。”

李承乾接过锤子,试着将两根木条钉成十字形支架:“横枨要离地三寸,既不妨碍腿脚,又能承重。”他转头看向正在翻找树胶的李泰,“四弟,把你画的‘荷叶分节图’给王师傅瞧瞧。”少年闻言立刻来了精神,从袖中掏出皱巴巴的图纸,上面歪歪扭扭画着分节的凳腿,每个节点都标着“铁环加固”。

巳时过半,改良后的胡凳终于成型。李承乾亲自坐在上面摇晃,只觉四平八稳,凳面的胡桃木经细砂纸打磨后,触感温润如脂。李泰得意地晃着胖脚,忽然指着墙上挂着的青铜漏壶:“皇兄!若在凳面装个小抽屉,就能放算筹和糕点啦!”话音刚落,便被王师傅取笑:“小王爷莫不是想把胡凳变成百宝箱?”

午间在将作监用罢简餐,李承乾带着新制的胡凳前往太极殿。途经甘露殿时,见几个宫女正跪在廊下擦拭栏杆,膝头的布帛已被露水浸透。他停下脚步,示意小福子将胡凳搬过去:“你们且坐着擦。”为首的宫女惶恐地跪下:“使不得!婢子们......”“孤让你们坐,便坐。”李承乾打断道,目光落在她们红肿的膝盖上,“跪久了伤气血,如何侍奉陛下?”

宫女们面面相觑,终于战战兢兢地坐上胡凳。当腰背接触到凳面的刹那,几人同时发出低叹。其中一个年纪稍长的宫女轻抚凳面,忽然哽咽:“这可比老家的土炕舒服多了......”李承乾心中一软,想起民间百姓跪坐用餐的场景,转头对小福子道:“传孤令,着少府监制作一批松木胡凳,送往掖庭和六局,供宫人休憩。”

未时初刻,太极殿西暖阁内,李世民正捏着狼毫批改《括地志》。李承乾进门时,正见父亲揉按右膝的动作,玉带銙在龙袍上压出一道深深的痕。“父皇今日又跪坐了两个时辰?”他示意小福子搬来胡凳,“试试这个。”

李世民挑眉看着眼前的四足方凳,指尖划过凳面的“贞观之治”阴刻纹:“二郎这是要教孤学胡人?”李承乾笑着扶父亲坐下,见皇帝腰背刚贴上凳面,眉峰便微微舒展,心中一喜:“胡凳虽来自西域,却可补中原坐具之缺。儿臣试过,用此凳批阅奏折,效率能增三成。”

皇帝伸手摩挲着凳腿的十字横枨,忽然想起武德年间征战时,在突厥帐中见过类似的坐具。那时他总笑胡人“不知礼仪”,此刻却觉这小小的凳子,竟比金銮殿的龙椅更懂人心。“泰儿也参与了改良?”他指了指凳面边缘的小熊刻纹,嘴角扬起笑意。

李承乾点头,从袖中取出李泰绘制的“胡凳百用图”:“四弟说,将来要在凳面装墨砚槽、放茶盏的凹坑,甚至......”他忽然住了口,想起弟弟昨夜说的“能飞的胡凳”,忍不住轻笑。李世民接过图纸,看着上面五花八门的改良方案,忽然大笑出声:“好个‘胡凳百用’!照此下去,泰儿怕是要把整张凳子变成机关匣了!”

申时三刻,李泰抱着一堆木雕零件冲进暖阁,胖脸上沾着木屑:“父皇!皇兄!我给胡凳装了‘小肚子’!”他掀开凳面,露出里面整齐排列的算筹和蜜饯盒,“这样批奏折时就能随手拿算筹,还能偷吃桂花糖!”李世民笑着摇头,却在看到蜜饯盒里整齐码放的枸杞时,眼中闪过暖意——这小子,竟记得自己医嘱里说要少食甜腻。

“过来让父皇看看手。”李世民招手让李泰近前,捏着少年沾满树胶的指尖轻轻擦拭,“尚方监的铜钉可伤着你了?”李泰晃了晃胖手:“才没有!王师傅夸我榫卯做得比学徒还好呢!”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木雕小乌龟,“这个送给父皇,放在胡凳上能当镇纸!”

暮色漫上暖阁窗棂时,李世民望着案头堆叠的奏折,忽然指了指胡凳:“二郎,你说这凳子若推广到民间,百姓会如何看待?”李承乾顺着父亲的目光望去,见夕阳正透过雕花窗棂,在胡凳的木纹上织出金箔般的纹路:“百姓或许不知礼制,但应知冷暖。若能让耕者歇脚时不必蹲在泥里,织者织布时不必蜷着腰背,便是大善。”

皇帝转头看他,见少年眼中跳动的光,竟与自己当年在渭水之畔望见百姓炊烟时如出一辙。他抬手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指尖触到儿子中衣下突起的肩胛骨——这孩子,竟比去年又瘦了些。“明日早朝,你随侍在侧。”李世民忽然开口,“让众臣看看,何为‘礼制从宜’。”

是夜,东宫烛火通明。李承乾伏在胡凳上绘制民间版胡床图,李泰趴在一旁用算筹计算松木的承重极限。案头的博山炉飘出淡淡龙涎香,忽然被夜风卷着,掠过墙上新挂的《胡凳改良十法》。李泰忽然指着图纸上的横枨:“皇兄,若把横枨换成藤条编织,既能减重,又能透气!”

李承乾抬头看向窗外,见银河横亘如练,忽然想起白日里宫女坐在胡凳上的笑脸。他放下狼毫,伸手替弟弟掖好滑落的锦被:“四弟可知,你今日做的木乌龟,比任何玉器都贵重?”李泰揉着眼睛打哈欠:“因为能当镇纸?”“因为它让父皇想起,自己不只是皇帝,更是父亲。”李承乾轻声道,指尖抚过胡凳边缘的小熊刻纹。

更鼓声中,李泰渐渐睡去,嘴角还沾着没擦净的树胶。李承乾望着少年圆乎乎的侧脸,忽然想起原身的记忆幼年时,他趴在父亲背上看长安城灯火的模样。那时他以为,盛世是金戈铁马、万国来朝,如今才明白,盛世亦可是一张能让父亲直起腰背的凳子,一个能让弟弟肆意雕琢的木块,一窗能让宫人舒展眉头的暖光。

他提笔在图纸空白处写下:“器以载情,情重于礼。”李承乾笑着吹灭烛火,月光爬上胡凳的小熊刻纹,将少年们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两株正在生长的树苗,根系深扎泥土,枝叶却向着星辰的方向。

次日早朝,当李承乾扶着父亲坐上改良后的胡床时,殿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魏征望着御案旁的胡床,目光落在凳腿的“礼”字阴刻纹上,忽然出列奏道:“陛下,此床虽便,然龙椅为至尊之象......”“玄成啊,”李世民抬手示意,“孤之胡床,椅背刻‘贞观’二字,扶手雕五爪螭龙,与卿等所用自有分别。”他指了指阶下的文臣,“诸位爱卿若觉跪坐辛苦,亦可备胡凳——但需记住,坐得直,方能行得正。”

散朝后,李泰拽着李承乾往尚食局跑,胖脸上满是兴奋:“皇兄!我想到了!在胡凳上装个可旋转的小桌板,就能一边吃饭一边画画啦!”路过掖庭时,昨日那几个宫女正围着胡凳说笑,见李承乾过来,纷纷起身福礼,膝头的布帛干爽洁净。其中一人捧着个绣着小熊的布垫:“谢太子殿下,婢子们用碎布头做了软垫,坐着更舒服了。”

李承乾看着布垫上歪歪扭扭的针脚,忽然想起母亲长孙皇后生前常说的“一针一线,皆是民心”。他转头看向李泰,见弟弟正蹲在地上,用树枝在胡凳旁画着“会转的桌板”,阳光穿过他的指缝,在青砖上织出金色的网。

是日晌午,东宫小厨房里飘出阵阵甜香。李承乾坐在新制的旋转胡凳上,看着李泰手忙脚乱地往桌板凹坑里放葡萄,忽然轻笑出声。窗外,春燕衔泥掠过,檐下的胡凳上,不知何时多了个木雕小乌龟,正驮着块桂花糖,在阳光下晒得暖融融的。

这一日的长安,风中有柳絮轻扬,坊间有胡凳新卖,太极殿的胡床上,放着李泰送的木雕镇纸,东宫的案头,摆着宫女绣的小熊软垫。李承乾忽然明白,所谓贞观之治,从来不是冷冰冰的典章制度,而是这宫墙内外,无数人愿意为了“坐得舒服些”“活得自在些”而用心琢磨的烟火气,是父亲眼中的柔光,弟弟手中的木屑,和整个大唐土地上,正在悄悄生长的、关于美好的无数可能。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