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堆肥成功的喜悦如同暖流,持续熨帖着沈微(林薇的意识)的心房。后院那座散发着森林清香的黝黑“小山”,不仅仅是一堆腐熟的肥料,更是她亲手验证科学力量、点燃土地生机的明证。移栽的红薯苗在精心穴施了堆肥后,也以肉眼可见的劲头舒展开叶片,绿意盎然,透着勃勃生机。
清晨的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棂,在老宅简陋的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沈微坐在小木桌前,就着微亮的天光,正专注地整理着“沈氏农具”的账目。粗糙的草纸上,墨迹记录着每一笔定金、首付的收入,以及支付给李大锤购买木料铁料的支出。陶罐里的铜钱虽然不再堆积如山,但井然有序的账目和稳定的订单来源,带来的是另一种**踏实的富足感**。
小桃在灶台边忙碌,锅里熬着浓稠的小米粥,米香混合着后院飘来的堆肥清香,竟有一种奇异的、令人心安的生活气息。她哼着不成调的小曲,脸上是这段时间以来少有的轻松。
就在这时,那个沉寂了许久的“星图”系统,仿佛被这份宁静的秩序和宿主持续的农业实践所触动,一丝比以往更加清晰的波动,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在沈微的意识深处荡漾开来。
**“检测…宿主…持续…农业…实践…与…良性…发展…”**
**“意志…与…目标…契合度…提升…”**
**“完成…阶段…性…小任务:…成功…建立…初级…可持续…养分…循环…(堆肥)…”**
**“发放…任务…奖励:…高产…红薯…种薯…(系统…优化…版)… 5…公斤…”**
**“奖励…已…投放…至…宿主…院内…指定…安全…位置…”**
提示音依旧断断续续,信息也依旧简洁,但“高产红薯种薯(系统优化版)”这几个字,却如同磁石般瞬间攫住了沈微的全部心神!
红薯!
高产!
系统优化版!
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在她脑海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心脏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起来,连握着毛笔的手指都微微发颤。
“小桃!”沈微猛地站起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快!跟我去后院!”
“啊?小姐,粥快好了…”小桃不明所以,但还是放下勺子,擦了擦手,快步跟上。
沈微几乎是跑着冲进后院。目光如炬,迅速扫过熟悉的角落:堆肥堆散发着温润的腐熟气息,几件待修的农具靠在墙边,新移栽的几棵果树苗(用“巨款”买的)在晨光中舒展嫩叶…系统说的“指定安全位置”是哪里?
她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堆肥堆旁边,一个毫不起眼的、半埋在松软泥土里的旧藤筐上。那是之前她们收集堆肥材料时用过的,后来随意丢在了这里。
一种强烈的直觉驱使她走过去。她蹲下身,拂开藤筐表面沾着的些许泥土和落叶,小心地将它从松软的土里提了出来。藤筐很轻,里面似乎没什么东西。
“小姐,这筐怎么了?”小桃疑惑地问。
沈微没有回答,她将藤筐翻转过来,轻轻抖了抖。几片枯叶和泥土簌簌落下。然后,她的动作顿住了。
在藤筐的底部,紧贴着编织的藤条缝隙里,卡着一个小小的、用某种厚实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扁平包裹!
不是凭空出现,而是巧妙地“藏”在了这里!系统投放奖励的方式,竟也带着一丝谨慎和务实。
**心潮澎湃的激动!**
如同压抑许久的火山找到了出口!沈微的心跳得又快又重,她小心翼翼地伸手,指尖带着微颤,触碰到了那个油纸包裹。触感微凉而干燥。
她屏住呼吸,将包裹从藤筐底部的缝隙中慢慢抠了出来。包裹不大,约莫两个巴掌大小,却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油纸包裹得很紧,边缘还用一种类似树胶的透明物质仔细封好,隔绝了空气和湿气。
“这是…什么呀小姐?”小桃凑近了,好奇地看着这个凭空出现的“油纸疙瘩”。
沈微没有说话,她捧着包裹,如同捧着稀世珍宝,快步走回屋内,放在那张承载着“沈氏农具”账目的小木桌上。她找来一把小刀,小心翼翼地沿着封口处划开。
油纸一层层剥开,一股淡淡的、混合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气息弥漫开来,不同于堆肥的腐熟香,更接近新挖块茎的鲜活气息。
当最后一层油纸被揭开,里面的东西终于暴露在晨光之下。
不是预想中的、沾满泥土的鲜红薯。而是十几块大小均匀、表皮呈现出一种异常健康深紫色的块茎!它们形状饱满,表面光滑,几乎看不到虫眼或疤痕,在阳光下泛着一种内敛而温润的光泽。块茎的一端,还带着一小截明显被精心处理过、保留着旺盛生命力的短小藤蔓切口。
这些块茎,每一块都像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透着一股蓬勃的生命力和非自然的完美感。
“这…这是红薯?”小桃瞪大了眼睛,凑近了仔细看,“可…可这颜色…也太好看了吧?而且…好干净!好大!”她见过村里人留种的红薯,大多是土黄色或淡红色,表皮坑洼,大小不一,哪有眼前这些如此匀称、如此光洁、如此…不凡?
沈微的指尖轻轻拂过一块种薯光滑冰凉的表面。触感坚实,充满水分。脑海中,系统解锁的农业知识自动涌现:薯块大小均匀意味着发芽整齐;表皮光滑深紫可能意味着富含花青素,抗性更强;保留活力的藤蔓切口利于快速发芽育苗…
但这只是表象。
系统的提示在她心中回响:“高产…系统优化版…”
这意味着什么?
是抗病性更强?耐旱耐涝?生长周期缩短?
还是单位面积产量能突破这个时代红薯的极限?
或者…味道和营养价值也得到提升?
无数的可能性如同绚烂的烟花,在她脑海中竞相绽放!她仿佛看到这些深紫色的精灵,在施足了堆肥、被曲辕犁深耕过的沃土里,疯狂地伸展根系,贪婪地吸收养分,藤蔓铺满田垄,最终在地下结出累累的、硕大如瓜的块茎!金黄色的薯肉蒸腾出香甜的热气,堆满仓廪,不仅喂饱自己和身边人,更能惠及整个清河村,甚至更远的地方!
**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如同初升的朝阳,瞬间驱散了所有的阴霾,将她的整个心灵都照亮了!一种比获得“第一桶金”更宏大、更深远、更触及根本的激动和希望,在她胸中汹涌澎湃!
这不是一锤子买卖的农具,这是可以自我繁衍、源源不断创造粮食的种子!是活着的希望!是真正解决温饱、改变底层生存状态的基石!系统优化的“高产”二字,更是为这份希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小桃,”沈微的声音带着一丝梦幻般的激动,她拿起一块沉甸甸的种薯,举到眼前,对着晨光仔细端详,“看到了吗?这不是普通的红薯,这是…这是能让荒地变粮仓的宝贝!是真正的‘金疙瘩’!”
小桃似懂非懂,但被沈微眼中那近乎燃烧的光芒所感染,也用力地点点头:“嗯!小姐说是宝贝,那一定是天底下最好的宝贝!”
**(中)**
获得至宝的激动过后,是更加审慎的对待。沈微深知,再好的种子,也需要科学的培育才能发挥其潜力。系统奖励只有这宝贵的五公斤,每一块种薯都弥足珍贵,不容有失。
她小心翼翼地用干净的旧布将种薯重新包好,暂时存放在屋内阴凉干燥处。随即,她立刻投入了育苗的准备工作中。
脑海中清晰的知识流成了她的行动指南:
* **育苗时间:** 红薯育苗需要温暖环境,早春气温尚不稳定,需搭建简易温床。
* **种薯处理:** 系统优化的种薯虽完美,仍需进行基本的消毒和催芽处理,以激发最大潜能。
* **温床选址:** 背风向阳,靠近水源,土壤疏松肥沃。
后院堆肥成功的那片区域成了首选。那里的土壤因堆肥渗透和微生物活动,变得异常疏松肥沃。沈微和小桃立刻动手,在堆肥堆旁边清理出一块平整的土地。
“小桃,去抱些干稻草来,要干净点的!”沈微指挥着。
“再去灶膛里扒些草木灰,要凉透的细灰!”
“还有水!晒过的温水!”
小桃像只勤快的小蜜蜂,来回奔忙。沈微则根据知识,开始构筑温床。她先用铁锹挖出一个浅坑,底部铺上一层厚厚的、蓬松的干稻草作为隔热保温层。然后在稻草上均匀铺撒一层约两指厚的、凉透的细草木灰——保温、吸湿、防虫、提供钾肥。
“小姐,草木灰铺好了!稻草也铺了两层!”小桃抹着汗报告。
“好!”沈微点头,拿起那些珍贵的深紫色种薯,“现在,该请我们的‘金疙瘩’入住了。”
她按照知识,仔细检查每一块种薯,确保表皮无损伤。然后,她取来一个陶盆,倒入少量温水,又小心地加入一点点之前收集的草木灰,搅拌均匀,形成一种淡灰色的消毒液。
“这叫草木灰浸液,能杀菌防病。”沈微一边解释,一边将种薯一块块放入陶盆中,轻轻漂洗。深紫色的表皮在灰水中显得更加神秘。
浸泡约一刻钟后,沈微将种薯捞出,放在干净的旧布上沥干水分。接着,便是催芽的关键一步。
她让小桃取来一块厚实的、吸水性好的旧麻布,用温水浸透后拧干至不滴水的状态。然后,她将沥干的种薯,按照芽眼(藤蔓切口处)向上的方向,整齐地排放在湿润的麻布上。一层排满,再覆盖一层同样湿润的麻布。
“这叫‘沙床催芽法’的简易版,用湿布代替湿沙。”沈微将包裹着种薯的湿布小心地放入温床中,覆盖在草木灰层上,“保持湿润和温暖,芽眼很快就会萌动。”
最后,她在湿布包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稻草用于保湿,再用几根柔韧的树枝在温床上方弯成拱形,覆上家里唯一一块相对完好的旧油布,形成一个简易的保温保湿小拱棚。
阳光透过油布照射进来,温床内部形成了一个温暖湿润的小环境。沈微蹲在温床边,手指轻轻触摸油布下的湿布包,感受着那微微的暖意,仿佛能感应到里面沉睡的生命力正在被唤醒。
“以后每天早晚,都要检查里面的湿度。布干了,就用喷壶喷点温水,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沈微叮嘱小桃,“温度嘛…白天有太阳,棚里应该够暖。晚上如果太冷,咱们得想办法加点覆盖。”
“嗯!小桃记住了!”小桃用力点头,看着这个由小姐亲手搭建的、笼罩着油布的小小“宫殿”,眼神充满了虔诚和期待。这里面躺着的,可是能让荒地变粮仓的“金疙瘩”啊!
处理完种薯,沈微的目光又投向了那三亩薄田。堆肥的成功给了土地基础养分,但要让系统优化的红薯发挥最大潜力,还需要更精细的准备。
“深耕只是开始,还得起垄。”沈微指着田地对小桃说,“红薯喜欢疏松透气的土壤环境,起垄种植,既能增加土层厚度利于块茎膨大,又能排水防涝。”
她拿起铁锹,亲自下田示范。在施过堆肥的田垄上,挖出深沟,将沟底的土翻到两边,形成一条条高出地面尺余、顶部平整的土垄。垄与垄之间,留下便于行走和排水的沟渠。
这工作比单纯的翻地更耗体力。沈微挥汗如雨,但想到那些深紫色的种薯未来将在这精心准备的垄床上茁壮成长,心中便充满了干劲。
**(下)**
时间在忙碌与期待中悄然流逝。
温床成了沈微和小桃每天必看的“圣地”。第三天清晨,当沈微小心翼翼地揭开油布和覆盖的稻草,掀开湿润的麻布一角时,她的呼吸瞬间屏住了!
只见那些深紫色种薯芽眼的位置,原本短小的藤蔓切口处,已经冒出了点点娇嫩的、鹅黄色的小芽尖!如同初生的婴儿,怯生生地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温暖湿润的世界!虽然细小,却充满了惊人的生命力!
“发芽了!小姐!真的发芽了!”小桃惊喜地压低声音叫道,生怕惊扰了这些娇嫩的小生命。
沈微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如同阳光穿透云层。她用手指极其轻柔地触碰了一下那细小的芽尖,感受着那份新生的柔软和力量。**亲眼见证生命奇迹的喜悦**,丝毫不亚于堆肥成功时的激动。
“好,很好!”沈微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保持湿度,注意通风,再过几天,芽苗就能长到可以剪下扦插了!”
她重新盖好麻布和覆盖物,动作轻柔得如同呵护最珍贵的瓷器。
接下来的几天,温床里的变化日新月异。鹅黄色的芽尖迅速伸长,展开两片小小的、圆润的子叶,然后抽出嫩绿的、带着绒毛的真叶。短短数日,原本沉寂的种薯上,已经挺立起一簇簇生机勃勃、约莫一掌高的翠绿薯苗!叶片肥厚,茎秆粗壮,绿意盎然,充满了系统优化赋予的旺盛生命力!
与此同时,田间的起垄工作也接近尾声。三条宽窄均匀、高矮一致的土垄,如同三条蓄势待发的土龙,整齐地排列在沈微的三亩薄田里。垄上覆盖着细碎的土壤,在阳光下泛着肥沃的光泽,静静等待着新主人的入住。
这一天,风和日丽,正是移栽的好时机。
沈微和小桃小心翼翼地将温床里健壮的薯苗连根带少量“母土”(种薯周围的细土)挖出,放在垫着湿布的藤筐里。每一株薯苗都如同精挑细选的战士,茎粗叶绿,根系发达。
她们来到田垄边。沈微亲自示范移栽技巧。
“挖穴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她用一根小木棍在垄顶划出等距的标记,然后用小铲子在标记处挖出一个个小穴,“深度以埋住根茎部,露出子叶节为准。”
“放苗要正,根要舒展,不能团在一起。”
“覆土要轻,先用手压实根部的土壤,让根和土紧密结合,再轻轻覆盖表层土…”
“最后,浇定根水!一定要浇透!水要用晒过的,不能太凉!”
她的动作轻柔而精准,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仪式感。小桃在一旁认真地学着,一丝不苟地操作。两人配合默契,将一株株承载着无限希望的翠绿薯苗,小心翼翼地植入那经过深翻、堆肥、起垄的沃土之中。
当最后一株薯苗稳稳地扎根在垄床上,浇透了定根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嫩叶时,沈微直起酸痛的腰背,放眼望去。
三条整齐的土垄上,一排排翠绿挺立的薯苗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如同列队的士兵,充满了昂扬的斗志。脚下,是深翻后肥沃疏松的土壤;垄间,是精心挖掘的排水沟;远处后院,堆肥堆散发着持续的养分气息…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充满生机的系统。
夕阳的余晖将天际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也温柔地洒在这片小小的、却凝聚了沈微无数心血的田地上。新栽的薯苗在晚风中舒展着叶片,仿佛在贪婪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和土壤的芬芳。
沈微静静地站在田埂上,晚风吹拂着她额前汗湿的碎发。她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地看着这片土地,看着那些在风中摇曳的点点新绿。
**对未来的憧憬!**
如同浩瀚的星河,在她心中无限延展、璀璨生光!
她仿佛看到了:
炎炎夏日,薯藤疯长,浓密的绿叶铺满垄沟,形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海洋。
秋风送爽时,粗壮的藤蔓下,深紫色的种薯孕育出的子孙后代——硕大饱满、金黄油亮的红薯块茎,如同沉睡的宝藏,被一锹锹从肥沃的土壤中挖出!堆积如山!
她看到了小桃抱着一个比她脑袋还大的红薯,惊喜得又叫又跳。
她看到了李大锤用新打的铁犁帮乡亲们深耕土地,看到了更多农户用上了曲辕犁,开垦出更多的荒地。
她看到了堆肥场规模扩大,村里的“垃圾”变废为宝,滋养着更多的田地。
她甚至看到了金黄色的红薯粥、香甜的烤红薯、软糯的红薯干…出现在清河村更多贫寒人家的餐桌上,驱散了饥饿的阴霾…
这憧憬,不再仅仅是填饱自己和身边人的肚子,而是如同那深埋地下的红薯块茎般,扎根于沃土,向着更广阔的空间蔓延生长!是改变一方水土,惠及一方百姓的希望蓝图!
“小姐…”小桃轻轻走到沈微身边,顺着她的目光看向那片新绿,小声问,“这些苗苗…真能长出好多好多的‘金疙瘩’吗?”
沈微收回远眺的目光,低下头,对上小桃充满信任和期待的眸子。她伸出手,轻轻拂过一株近旁薯苗嫩绿的叶片,指尖传来生命跃动的微颤。
“能。”她的声音不大,却异常笃定,如同誓言,落在被夕阳染红的田垄上,也落进小桃的心里,更落进她自己对这片土地、对这个崭新未来的无限憧憬之中。
“它们会拼命地长,结出好多好多…多到我们吃不完,多到可以分给需要的人,多到…让这片土地,真正变成流淌着奶与蜜的沃土。”
晚霞漫天,将并肩而立的主仆二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温柔地覆盖在那片承载着深紫色希望的新绿之上。风过田野,带来泥土和嫩叶的芬芳,也带来了一个关于丰收、关于改变、关于脚踏实地创造未来的,无比清晰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