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仓库的铁门在陈志远面前重重关上,扬起一片尘土。他攥着空荡荡的麻袋,指节发白。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被拒了,全县供销系统的辣椒仿佛一夜之间蒸发。
\"陈主任,真不是我不帮忙。\"仓库管理员老张从门缝里挤出半张脸,\"上头下了死命令,辣椒一律调往县酱菜厂。\"他左右张望后压低声音,\"赵局长亲自抓的...\"
秋日的阳光刺得陈志远眼睛发疼。他摸出怀里的采购单——红旗公社饮食服务公司,两千瓶辣酱订单,交货期只剩十二天。而厂里的辣椒库存,最多撑三天。
回厂的路上,拖拉机每颠簸一下,陈志远的心就沉一分。路边田里的晚稻已经收割完毕,裸露的田垄像老人干瘪的肋骨。前世他的食品帝国从未为原料发愁过,全球供应链随时待命,而现在...
\"陈哥!\"王小军从厂门口飞奔而来,裤腿上沾满辣椒籽,\"苏会计说又退了五家预订!\"
厂院里弥漫着呛人的辣椒味。工人们三三两两蹲在墙角,见陈志远回来,纷纷投来期待的目光。苏晓梅正在账本上划掉一行行数字,抬头时眼圈发红:\"饮食公司的张科长刚捎话,要是延期交货,要罚三倍定金...\"
陈志远望向仓库方向。王丽华正带着几个女工翻检最后几袋辣椒,抖出每一粒可用的残渣。这个供销社出身的姑娘最清楚形势——在计划经济体系下,没有指标连一粒盐都买不到,何况是赵建国重点\"关照\"的物资。
\"开会。\"陈志远扯下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把脸。
五人围坐在砖块搭成的\"会议桌\"前,煤油灯的火苗在风中摇曳。陈志远用炭笔在旧报纸上画出两条路线图:\"方案一,高价收购黑市辣椒,成本翻三倍,利润归零。\"
\"黑市也没货了。\"王丽华咬着铅笔头,\"我托人问过,赵建国派人盯着,见我们就抬价。\"
\"方案二,\"炭笔重重划出一道线,\"自己种。\"
众人愕然。苏晓梅先反应过来:\"可辣椒生长周期至少三个月...\"
\"所以要找早熟品种。\"陈志远翻出本《中国蔬菜栽培》,\"安阳'五月红',六十天成熟。\"他指向一幅模糊的黑白照片,\"问题是种子。\"
屋内一片寂静。王小军突然拍腿:\"我舅在安阳农科所!\"
希望的火苗刚燃起就被王丽华浇灭:\"跨省调运种子要省级介绍信,赵建国肯定卡死。\"
陈志远的炭笔在报纸上戳出个黑洞。前世他处理过无数次供应链危机,但都有资本和法律的武器。而现在,他连一粒种子的运输都要受制于人...
\"分拆。\"苏晓梅突然说。见众人不解,她拿起炭笔在陈志远的图上添了几道:\"种子体积小,可以人肉带回少量,先解决试种需求。\"笔尖又画出一个圈,\"等收获后再自留种,就再也不受制于人。\"
煤油灯\"啪\"地爆了个灯花。陈志远望着少女被灯光镀上金边的侧脸,突然想起前世那个帮他度过Ipo危机的女cFo——同样的冷静,同样的创造性思维。
\"就这么办。\"陈志远拍板,\"我和小军去安阳,晓梅守厂,丽华姐想办法搞介绍信。\"
\"钱呢?\"王丽华一针见血,\"厂里流动资金只剩二百多。\"
苏晓梅站起身,解下手腕上的银镯子:\"这个值三百。\"
镯子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缠枝花纹在灯光下泛着柔光。陈志远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是苏母给女儿的嫁妆,前世苏晓梅直到出嫁那天才戴上它。
\"写借条。\"他掏出笔记本,笔尖在纸上顿了顿,\"月息一成,三个月内赎回。\"
苏晓梅按手印时,指尖微微发抖。王丽华突然也掏出个布包:\"加上这个。\"里面是一对金耳环,\"我结婚时婆婆给的。\"
陈志远喉咙发紧。前世他融资时,那些风投大佬随手就是百万支票,却从没人把贴身首饰押给他。这五百元在1980年,是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
\"三天内出发。\"他收起首饰,声音异常坚定,\"丽华姐,介绍信...\"
\"明天给你。\"王丽华眼中闪着决绝的光,\"我认识县农业局的小车司机。\"
晨露未干时,陈志远已经蹲在试验田里记录最后的数据。这半月培育的\"低辣度\"配方刚通过饮食公司验收,没想到原料就被卡了脖子。他拔下一株病怏怏的辣椒苗,根须上缠着几缕可疑的白色纤维——像是被人为添加的病害。
\"陈哥!\"王小军气喘吁吁地跑来,\"王姐搞到介绍信了!\"
信纸上盖着县农业局的红章,内容写着\"良种考察\",有效期十天。这种模糊的表述给了他们操作空间,但风险也极大——若被查出真实目的,足够定个\"投机倒把\"罪。
\"司机老刘明早六点出发。\"王小军压低声音,\"他跑安阳送文件,顺路捎我们,但要三十块钱油费。\"
陈志远数出六十元:\"给他双倍,要求返程也等我们。\"
夜幕降临后,陈志远独自清点行装:全国粮票二十斤,介绍信,五百元缝在内裤暗袋,还有那本《中国蔬菜栽培》——周校长听说他们的计划后特意送的,扉页上题着\"科学种田,利国利民\"。
\"给你。\"苏晓梅悄悄递来个小布包,\"路上吃的。\"
打开是六个烤得金黄的玉米饼,夹着厚厚一层辣酱。陈志远心头一暖——这丫头把试制品都装给他了。
\"厂里...\"
\"放心。\"苏晓梅打断他,\"我和王姐商量好了,用最后那点库存做两百瓶精品,专供县招待所。\"她眼中闪着狡黠的光,\"赵建国的手伸不到那儿。\"
月光下,两人并肩站在辣椒晾晒架前。秋风掠过干枯的枝叶,发出沙沙的响声。陈志远突然问:\"如果...我是说如果,这趟不顺利...\"
\"那就去更远的地方。\"苏晓梅毫不犹豫,\"新疆有辣椒,海南也有。\"她转头直视陈志远,\"只要种子在,就有希望。\"
这句话像火种落入干柴。陈志远想起前世读过的企业家传记——所有伟大的商业帝国,都始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坚持。
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浓重。拖拉机突突地驶向县城集合点时,陈志远回头看了眼红星厂的轮廓。苏晓梅站在门口,像个小小的剪影,手腕上那道银镯留下的白痕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县农业局的吉普车比想象中破旧,后座堆满了文件袋。司机老刘是个满脸褶子的老兵,接过钱后只说了句\"天黑前回来\",就再不开口。
安阳县在两百公里外,吉普车颠簸了整整六小时。陈志远紧攥着座位下的弹簧,生怕一个颠簸把内裤里的钱震出来。副驾的王小军早就吐得昏天黑地,把苏晓梅准备的玉米饼全贡献给了路边野草。
\"前面就是安阳农科所。\"老刘终于开口,\"我五点来接。\"说完绝尘而去,留两人站在尘土飞扬的路边。
农科所的铁门紧闭,门卫听说他们找王小军的舅舅,直接挥手赶人:\"李技术员下放了!\"
\"下放?\"王小军脸色煞白,\"什么时候的事?\"
\"上周。\"门卫不耐烦地甩着钥匙,\"调去最偏远的柳沟大队了,说是'思想有问题'。\"
陈志远心头一紧。柳沟在百里外的山区,今天肯定赶不到了。他拉着魂不守舍的王小军走向县城,必须在天黑前找到落脚处。
安阳县城的供销社比红旗公社气派多了。陈志远亮出介绍信,顺利买到两斤当地特产的\"五月红\"辣椒。掰开一个品尝,辣度适中,肉质肥厚,确实是理想的原料。
\"同志,这种子哪儿能买?\"他指着辣椒问营业员。
营业员头也不抬:\"试验品种,不对外销售。\"
走出供销社,陈志远拉着王小军钻进巷子里的茶馆。这种地方最适合打探消息——前世他多少商业情报都是在茶楼酒肆里获得的。
一壶茉莉花茶喝了三泡,终于从邻桌老农口中套出关键信息:农科所试验田确实有\"五月红\",但看守很严;不过黑市上偶尔有流出的种子,价格是普通品种的五倍。
\"找老胡。\"老农临走时低声说,\"农机厂后墙,红砖房。\"
黄昏时分,他们在满是油污的农机厂后巷找到了红砖房。开门的是个独眼老汉,听说要买种子,直接伸出五个手指:\"五十块一斤,不讲价。\"
这个价格简直是抢劫!但陈志远知道别无选择。他故作镇定地还价:\"先看货。\"
独眼老汉从床底下拖出个麻袋,倒出小半碗暗红色的种子。陈志远抓起一把仔细端详——颗粒饱满,色泽鲜亮,确实是好种子。但当他掰开几粒检查时,心沉了下去——部分种子内部有可疑的黑色斑点,像是被处理过的陈种。
\"这掺了假。\"陈志远直接戳穿,\"最多二十。\"
老汉独眼里闪过凶光:\"不识货就滚!\"
眼看交易要黄,王小军突然惊呼:\"舅?!\"
一个穿劳动布衣服的中年人正巧从门前经过,闻声回头。陈志远还没反应过来,王小军已经冲出去拽住那人:\"舅!我是小军啊!\"
十分钟后,四人坐在了国营饭店的角落里。李技术员——王小军的舅舅,听完他们的来意后,从内衣口袋掏出个小布包:\"真巧,我刚从试验田偷偷留了些。\"
布包里是约半斤种子,颗颗饱满如宝石。\"这才是正宗的'五月红'二代。\"李技术员苦笑,\"我因为反对提前推广这个不稳定的品种,被下放了。\"
原来如此!陈志远恍然大悟,那个独眼老汉卖的很可能是淘汰的劣种。他小心地捻起几粒种子在灯光下观察:\"不稳定是指?\"
\"抗病性差,容易得枯萎病。\"李技术员压低声音,\"但有个土办法——播种前用草木灰拌种,能防八成。\"
这简直是天降救星!陈志远当即掏出两百元要买下这半斤种子,却被拒绝。\"不要钱。\"李技术员把种子推回来,\"只要你们答应一件事——收获后把数据反馈给我。\"他眼中闪着执着的光,\"这个品种有潜力,只是需要更多田间试验...\"
暮色渐浓时,他们在车站与李技术员告别。老人要去更远的山区,临行前塞给王小军一张字条:\"这是我总结的栽培要点,别弄丢了。\"
回程的吉普车像艘颠簸的小船。陈志远紧贴着车窗,怀里揣着那包珍贵的种子。副驾的王小军早已睡死,嘴角还挂着笑。这一趟虽然没买到大量种子,但获得的正宗\"五月红\"和栽培技术,价值远超预期。
月光照亮了崎岖的山路。陈志远在颠簸中构思着新计划:回村后立即开辟试验田,按李技术员的方法培育;同时通过王丽华的关系,悄悄收购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常规种子,双管齐下...
吉普车突然急刹。前方路中央站着几个人,手电光刺眼地照过来。陈志远心头一紧——检查站!而且不是正规的,那些人臂上的红袖章写着\"市管会\"。
\"证件。\"为首者敲着车窗。
老刘递过行车证,那人看都不看就直接问:\"后面拉的什么?\"
陈志远的手悄悄摸向装种子的内袋,心跳如鼓。若在这里被查获,不仅种子没收,还可能牵连李技术员...
\"农业局的文件。\"老刘淡定地指指后座,\"要不要一件件查?\"
市管会的人用手电照了照后座成堆的文件袋,突然照到王小军脸上:\"这小孩怎么了?\"
\"晕车吐的。\"老刘递过支烟,\"领导,我们赶着回去交差...\"
或许是王小军惨白的脸起了作用,也或许是老刘的烟打点了关系,他们最终被放行。直到开出两里地,陈志远才发现后背全湿透了。
星光下的红旗公社静悄悄的。吉普车在厂门口停下时,一个瘦小的身影立刻从黑暗中窜出来——是苏晓梅!她居然一直等到现在。
\"成了?\"她声音发颤。
陈志远拍拍胸口,种子袋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苏晓梅突然扑上来抱住他,又立刻红着脸松开:\"我...我去叫王姐...\"
望着她飞奔的背影,陈志远想起前世第一次赚到百万时的场景——空荡的豪宅里,只有冰冷的香槟作陪。而现在,这个满是辣椒味的破厂房,却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
仓库里,王丽华已经准备好了育苗盘和营养土。三人就着煤油灯检查种子,李技术员的字条被传阅着,每个字都被反复琢磨。当陈志远说到草木灰拌种的土办法时,王丽华猛地拍腿:\"我舅舅是烧窑的!有的是草木灰!\"
\"明天就开辟试验田。\"陈志远在笔记本上画着规划图,\"这边育'五月红',那边种常规品种,分散风险。\"
苏晓梅突然问:\"要是赵建国发现...\"
\"那就让他发现。\"陈志远嘴角扬起,\"我们一没偷二没抢,科学种田犯什么法?\"
晨光微露时,育苗工作已经开始了。温水浸种,草木灰拌种,点播入盘...每个步骤都严格按李技术员的指导进行。陈志远蹲在苗盘前,看着那些深埋土中的小红点,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不再受制于人的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原料基地...
王丽华去烧窑拉草木灰了,王小军倒在角落睡得死沉。苏晓梅轻轻走到陈志远身边,递过一碗热粥:\"歇会儿吧。\"
粥碗温热传递到掌心。陈志远抬头,发现少女的眼睛亮得惊人,倒映着煤油灯和晨曦的混合光芒。他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给你。\"
布包里是一对廉价的镀银耳环——他在安阳车站买的,只要两块钱。远远比不上苏晓梅那个传家银镯,但...
\"镯子我会赎回来。\"他轻声说。
苏晓梅捏着耳环,突然笑了:\"真丑。\"却立刻戴上了,\"不过挺轻的,干活不碍事。\"
阳光终于穿过窗棂,照在那一排排育苗盘上。陈志远在本子上记下:\"1980年10月29日,'五月红'辣椒播种。未来计划:1.扩大种植面积;2.研发抗病品种;3.建立原料基地。\"
钢笔在\"原料基地\"四个字上顿了顿,洇出一朵小小的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