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昊满脸错愕,呆立在当场。
秀珍死了!
所有的线索都断了,他从南阳一路到洛阳,又匆忙赶到徐州,到头来竟然会是这样的结果。
“宋姨娘去世后,我兄弟二人耗费巨资,方才寻回姨娘尸身,与先父合葬在了一处。”
说着,糜芳的眸光扫向刘昊,一时也难掩哀伤。
人生好似过山车,距离目标越近,越容易一念成空。
无尽的挫败涌上心头,沉默良久,刘昊满脸无奈,不禁自嘲一笑。
“这样也好,倒也省去了诸多烦恼。”
笑声并不洒脱,反而有几分凄凉。
糜竺见状,急忙出声安慰道。
“公子切莫伤心,昔日宋珍姨娘过世后,也曾留下诸多遗物,都留在小妹手中,若姨娘当真是公子要寻之人,或许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也未尝可知。”
糜芳也跟着应和着。
“是啊公子,明日我便让小妹将姨娘的遗物全都整理出来,亲自送到公子手上,希望会有所帮助。”
刘昊暗自点了点头,并不抱太大希望,不过还是礼貌性的拱了拱手。
“如此便多谢二位了!”
刘昊亲自送别二人,便带着裴、周二将返回了驿站。
翌日一早!
曹豹亲自上门传令。
【刘昊,南华真人嫡传弟子,少年英雄,文韬武略,智勇双全,特封为翎军将军,拜为琅琊郡守,统领全郡军政要务,并赏赐刺史金印,凡徐州文武,见之如刺史亲临,其麾下猛将裴元绍、周仓,亦是忠纯之士,特封为左右都尉,随侍左右。】
如此重赏,放在徐州那可是绝无仅有的,自然引得无数人羡慕不已。
“恭喜刘将军了。”
曹豹拱了拱手,笑着恭贺道。
“主公已在刺史府备好拜师大礼,还请公子随我前去。”
刘昊无奈的摇了摇头,脸上一阵苦笑。
“想不到陶公竟然来真的,真是让人无语啊。”
此时周仓也牵来黄牛,刘昊便随曹豹一起出发了。
目送刘昊离开,一旁的张用嘴角突然扬起一丝怪笑。
“少爷终究还是出山了,从此这天下大势,谁主沉浮,犹未可知喽。”
黄月英也点了点头,脸上的笑意更甚。
“张叔啊,吩咐下去先收拾好行李,等夫君回来,我们就去赴任。”
“谨遵少夫人之命!”
……
一行十余人,曹豹骑马在前引路,刘昊骑着黄牛,晃悠悠的走着。
片刻后,曹豹明显有些着急了,故意放慢了速度,对着刘昊打趣道。
“公子倒是不似常人,就连坐骑都是这般与众不同。”
“曹将军,你可别小瞧我这头蛮牛,它要是发起疯来,就是吕布的赤兔马也追不上它。”
自古不知道有多少人与牛有着不解之缘。
昔日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
东汉光武帝刘秀,也曾骑牛逐鹿天下。
而如今,刘昊便是骑着黄牛,开启了他入世的征程。
刺史府门前!
嗒嗒嗒……
马蹄声越发近了,陶谦喜不自胜,领着两个儿子迈出正门,远远地便迎了上去。
“先生啊,你总算是到了,我还担心你反悔跑了呢?”
陶谦大笑着,也不顾众人阻拦,亲自上前为刘昊牵牛坠蹬。
刘昊再三推辞,无奈陶谦很是坚持,连拉带拽将他拉了下来,然后拉着刘昊的手,一起迈进府门。
“刺史府一切均已准备妥当,先生快请!”
正堂!
文武列队,分立两边,陶谦领着两个儿子,站在中间,而刘昊已经被请上了那张金丝楠木的太师椅。
“听说了吗?主公让那刘昊做了少公子的师父还不算,竟然还封了他翎军将军,连着琅琊郡也一并送给他了。”
“不仅如此,两位公子一早便下令举家东迁,看样子是要与那刘昊一并前往琅琊郡了。”
“两位公子都去?刺史大人这是要做什么?”
“恐怕是刺史大人预感到时日无多,这是将宝都压在了这庶子身上,提前在为两位公子找好靠山了。”
“只怕没有这么简单,两位公子皆无人主之相,或许陶公有意让此子提领徐州也说不定。”
众人窃窃私语,眼神都颇为古怪,戏谑的看着眼前的场景。
此时,陶谦领着两位公子走了出来,对着众人宣布道。
“今日吾儿拜师大礼,特请徐州文武共同做个见证,应儿,随我拜见师父。”
还不等众人有所反应,陶谦便带着陶商和陶应径直跪在了刘昊面前。
饶是拜师博学鸿儒,这礼仪恐怕都不及此,不得不说,陶谦这一举动,着实让在场众人惊骇不已。
刘昊也惊讶不已,说好只做陶应之师,如今父子三人都跪在了自己面前,这礼未免太大了一些。
他哪里还坐得住,赶忙起身上前搀扶。
可是陶谦根本不肯起来,直到身旁的二子三跪九叩之后,刘昊接过拜师帖,他这才缓缓起身。
“今日之后,先生便吾儿之师,与吾同辈,若有朝一日,老夫不幸亡故,还请先生对我这一双痴儿多加照应,能对徐州百姓多加照拂。”
陶谦躬身再拜,双眼垂泪,到底是一方诸侯,能够礼贤下士到如此程度,让人如何能不动容。
刘昊上前搀扶着陶谦,生怕这老头一激动再来个长跪不起。
虽有几分情势所迫,但刘昊还是很感动的。
“陶公如此让小子情何以堪,陶公放心,小子必竭尽全力,保徐州百姓无虞,保二位公子无虞。”
说话间,刘昊的眼神又坚定了几分。
“有先生这句话,我陶谦便死而无憾了。”
陶谦大笑着,拉着刘昊一同坐上了主位,陶商、陶应侍立在二人身后。
“恭贺主公!”
“恭贺公子!”
……
一众文武皆连连恭喜,整个刺史府一时间热闹不已。
陶谦也满心欢喜,指了指一旁的陶商,笑着对刘昊说道。
“我知先生逍遥世间,不肯被凡尘俗世所累,如今提领一郡军政要务,难免枯燥乏味,我意让长子陶商亦随公子赴任,在先生麾下暂任主簿一职,协助先生治理琅琊郡,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刘昊闻言大喜,原本他就不想出任什么郡守,见陶谦如此安排,还以为他有意要锻炼陶商。
把自己推在台前能够好生辅佐陶商,再将陶商隐在幕后,好让他能放手施为,如此倒是一举两得。
“如此甚好,原本我还想向陶公请辞,小子初出茅庐,如何担得起如此大任,既然陶公有意让小子助长公子建功造势,小子自然乐意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