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管里的星光》
2007 年 6 月 5 日,雷电在急诊室窗外炸响。顾承川刚缝合完一名割伤患者,就听见担架车轮子在地面急刹的声响 —— 穿芭蕾舞裙的小女孩被母亲抱着冲进来,右脚踝以诡异的角度扭曲,泪水混着睫毛膏在脸上划出黑色的痕。
“顾老师!” 沈星遥的红绳在分诊台绷成惊叹号,“下腰时摔倒,x 线显示跟骨骨折,患者抗拒触碰伤处!”
小女孩的指甲深深掐进母亲肩头,舞鞋缎面被血浸透,露出里面磨破的创可贴。顾承川的薄茧触到她的腕脉,160 次 \/ 分的心跳像受惊的蜂鸟,震得他掌心发麻。
“别怕,” 他蹲下身时白大褂扫过地面,“能告诉叔叔,疼起来像什么吗?”
“像…… 像碎镜子扎进骨头里。” 小女孩抽噎着,颈间的天鹅项链随颤抖晃出冷光,“明天就是选拔决赛了……”
沈星遥的手突然顿住,红绳在治疗车把手上绕出颤抖的圈,掏出颗水果糖:“先含颗糖,姐姐给你编个会发光的红绳脚链。”
顾承川翻开电子病历,近半年就诊记录里全是软组织挫伤。他掀开女孩的裙摆,大腿内侧布满新旧交替的淤青,像褪色的星图。“郑义,” 他望向 AI 屏幕,“调取她的训练日程和睡眠数据。”
实习生的键盘声混着炸雷响起:“顾老师,日均训练 10 小时,凌晨两点前从未休息 —— 和您曝光的‘魔鬼芭蕾班’数据一致!”
江凛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带着冰碴:“骨密度检测显示严重缺钙,这是长期超负荷训练的恶果!”
顾承川的视线落在女孩母亲紧握的报名表,“首席舞者” 的字样被汗水晕开。他突然想起自己童年时,父亲藏起他熬夜画的解剖图,说:“再耀眼的星星,也需要夜空来托住。”
“沈护士,” 他将冰冷的石膏换成温热的敷贴,“准备 37c的镇痛泵,每次推注间隔延长至 20 秒。”
沈星遥点头,红绳在输液管上系出螺旋结:“修平医生说过,疼的时候,连药水都要学会慢慢拥抱伤口。”
当温热的镇痛液流入血管,女孩突然抓住顾承川的袖口,舞鞋的缎面蹭到他手背:“叔叔,我梦见舞台上的追光灯变成了碎玻璃……”
母亲的手机在此时响起,免提里传来教练的怒吼:“明天必须带伤上场!机会只有一次!”
顾承川的薄茧按住女孩剧烈起伏的胸口,转向手机:“你听,这颗心脏正在用骨折声抗议。” 他举起 x 光片,“这不是晋级的筹码,是个孩子的呼救。”
沈星遥的红绳突然抽在治疗车边缘,52 次 \/ 分的敲击声像沉稳的心跳:“比奖杯更重要的,是让她还能踮起脚尖。”
电话那头陷入死寂。十分钟后,病房门被推开,白发苍苍的奶奶拄着拐杖冲进来,手里攥着女孩幼时的涂鸦:“囡囡,咱不跳了,奶奶带你去看真的星星。”
女孩的眼泪砸在沈星遥刚编好的红绳脚链上,绳结随着抽泣轻轻摇晃。顾承川调整输液速度,与女孩逐渐平稳的呼吸同频:“郑义,把康复方案核心设为‘骨骼重生’。”
实习生点头,键盘声舒缓下来:“已同步,顾老师。系统新增‘星光模式’,训练强度会根据骨愈合进度自动调节。”
晨光刺破乌云时,女孩的脚踝终于消肿。她盯着脚腕的红绳,突然笑了:“这个结,像我画过的流星。”
“那就让它成为守护你的星光,” 顾承川将医嘱折成纸船,“记住,你的舞步,不该用伤痛来丈量。”
“顾老师,” 江凛的声音带着欣慰,“骨钙沉积速度提升 50%,这是首例通过情感干预加速骨骼修复的案例。”
消毒灯亮起时,顾承川看见沈星遥正在用红绳将女孩的涂鸦系在护士站,绳结的影子投在地面,形成 “希望” 的形状。他知道,这场关于梦想与生命的抉择,远未结束 —— 就像急诊室的灯永远亮着,而他们的手,终将在每个雷鸣夜,成为接住年轻星光的、最温暖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