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不错,比我们屯子里最富的大华子家还要阔气。”姥姥宽慰地笑道。
另一个屋子的炕也不小,睡四个人足够了。
姥姥和九老太睡中间,王宝和陆苗分别睡在两人边上。
坐在暖烘烘的炕上,姥姥不由得感叹:“小远,你家这是神仙过的日子啊。”
她虽然这辈子没咋出过远门,生活的圈子非常狭小,但也算有些见识。
陆远家的吃穿用度,都不是一般人家可比,不是出门才穿好的,平时也是。
这些带给姥姥的震撼非常大,她有些搞不清陆远是咋做到的。
在农村生活,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年苦到头,去掉上交的,又能省到几个钱呢?
而陆远和家里断了关系,不仅过得好,还娶了一个漂亮贤惠的媳妇。
“小远,你可得好好珍惜你媳妇,不许欺负人家。”姥姥把陆远拉到一边叮嘱道。
“您咋突然说这个,我也没欺负她啊。”陆远一脸懵圈。
“哼!”
姥姥点了他一下:“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你可不能变坏,不能对不起陈秀英。”
陆远有些无语:“姥姥,您想多了,我不会的,这辈子我只认她了。”
“就得这样,不许在外面乱来。”姥姥赞同地点点头,“多少人家就坏在这方面。”
“嗯。”陆远只能跟着点头。
姥姥和舅舅过来,添了两双筷子,陆远的压力也一下子大了起来。
好在舅舅和铁蛋熟悉,两人也玩得来,舅舅便跟着铁蛋去了陈林那里。
把舅舅交给铁蛋,陆远也放心,否则的话还要跟着他进山,自己还得分神照顾他。
陈林对铁蛋还是很满意的,因为铁蛋不光勤快,嘴也甜,做得晓得分寸。
对于陆远的舅舅王宝跟着铁蛋,陈林也没多说什么,有时候王宝也能搭把手,没白吃饭。
上山打猎,陆远还有个执念,就是那头黑熊,以及剩余的灰狼,尤其是那只头狼。
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最近上山,除了獐子和野猪,黑熊和狼都没有碰到过。
似乎它们都跑去了别的地方。
唯一的收获,是张立给他留了言,证明他还活着,只是情况不是很好,生病了。
陆远依靠村卫生所的兼职赤脚医生的便利,弄了点药品,带给张立。
一连两天,那些药品都没动过,直到第三天才没了,陆远也暗暗松了口气。
以张立的体质,在那些药品的帮助下,不止药品,还有不少食材,一定能度过难关。
“小远,看看这是什么!”
这天刚送货到陈林家,陈林就喜滋滋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纸片,上面有字,有公章。
红彤彤的公章。
“啥?”陆远心里有了预感,但还是很配合地问道。
“苗苗的入学通知书,明天就能去报到上课。”陈林笑道。
“太好了,你真是我亲大哥!”陆远不由分说地上前用力抱住他。
就差在他脸上亲一口了。
当然了,只要能让陆苗上学,他牺牲一下色相,亲陈林几口也是可以考虑的。
“别光嘴上喊得漂亮,回头得请客。”陈林笑呵呵地开玩笑。
这年头上学可没有那么容易,尤其是陆苗错过了上学的最佳年龄和时机。
要么插班,要么得等到暑假之后新学期开始。
但陆苗可等不及,一直心心念念要上学,她要是知道这个消息,肯定得高兴坏了。
“必须的,哥你想吃啥,我给你买。”陆远非常大方地道。
“别成天就知道吃,收录机电视手表啥的也洗啊。”陈林嘿嘿坏笑。
这个时候,电子产品大都是纯进口的,不光贵得离谱,有钱还未必能买得到,得有券。
一台收录机要好几百,电视那就更加昂贵了,手表也不便宜啊。
“哥,要不我以身相许吧。”陆远也开起了玩笑。
陈林嫌弃地看看他,大摇其头:“你这个有妇之夫就算了,你不嫌寒碜,我还嫌呢。”
“哈哈!”
“哈哈!”
两人同时发出愉快的大笑。
铁蛋和王宝过来卸货,铁蛋笑呵呵地打招呼:“两位东家好。”
陆远翻了个白眼:“你瞎喊啥啊,搞得你像包身工似的,我们又不是做老板的。”
陈林也笑了:“自家兄弟,不要拿自己当外人。”
“该讲的规矩要讲。”铁蛋却格外顶真,“你们待我好,我不能当成是理所应当。”
“行了。”陆远鼻子微酸,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跟着陈哥干。”
“哎,哥你放心,我肯定往最好了干。”铁蛋咧嘴一笑。
在他们说话时,王宝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虽然不说话,但似乎也能听懂几句。
等铁蛋去干活的时候,王宝便跟过去,给铁蛋打下手。
看到两人配合默契的样子,陆远暗暗松了口气,又和陈林聊了一会儿,然后打道回府。
陆苗上学的事解决了,陆远就可以开展他的下一步行动计划。
第一步是去县城。
“苗苗,你猜哥给你带啥东西了?”陆远一到家,就笑呵呵地逗陆苗。
陆苗朝他上下打量几眼,看他两手空空,不由得撇起小嘴:“啥啊,你不是啥都没带吗。”
陆远眨眨眼睛:“好好猜一下,猜我带啥了。”
“好吃的?”陆苗尝试道。
“你就知道吃,再猜猜别的。”陆远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猜不到!”陆苗干脆利落地放弃了。
这时陈秀英笑道:“苗苗,看你哥这么高兴,肯定是你上学的事有着落了。”
“啊,真的假的啊?”陆苗兴奋起来。
“呵呵,还是你嫂子聪明。”陆远顺便夸了陈秀英一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入学通知书。
陆苗接过去一看,笑得不合拢嘴:“太好了,我终于能上学了,太好了!”
她是真开心,在陈秀英的影响下,她对上学充满了渴望。
因为陈秀英跟她说过,只要她好好学习,就有机会去城里,甚至有可能成为城里人。
从农村到城里,实在太难了,城里的好处太多,人人都想去城里。
学校在古岗集市旁边,按照陈林的规划,让陆苗住他家,和他女儿作伴上学。
正好两个小家伙是好朋友,相互熟悉,也能相互照顾,可谓一举两得。
住在陈林家,也正好解了陆远的后顾之忧。
家里九老太和姥姥守着,两人也能相互照看,有空还能去看看陆苗,也不用陆远操心。
可以说,陆远准备外出的计划,就因为陆苗的入学通知书,一下子万事俱备。
不过也不能太急,最起码也得等陆苗入了学,适应学校的生活才行。
一周后。
陆远见陆苗已经走上正轨,一切都按部就班,于是决定启动计划。
镇远县城,离三里屯也就五六十里路,不算特别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