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民用商船都会执行这些操作,更何况是军用级别的舰艇或者是潜水艇。
船舶一旦失事发生海难,船长一旦发出弃船指令,那么全船都会在第一时间内行动起来,两分钟之内穿好自己的随身装备和携行装备,到撤离点紧急集合。
船员的随身装备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就是救生衣和保温救生服。
救生衣一般是橘红色,在它的上面还附带着几件小的装备,比如哨子,比如自亮浮灯。这些都是在人员落水之后,便于搜救者发现的。哨子的作用在前面已经提到过,那就是发出声响引起注意。而自亮浮灯的话,它是由特殊电池构成的,只要接触到海水,自亮浮灯就会自动闪光。
救生衣上这个小小的灯泡在海水中能够持续发亮,达八个小时。
关于另外一件装备:保温救生服,也被称为浸水服,它其实就是一个不透水的保温棉衣。
在泰坦尼克号这艘巨轮沉没的时候,许多乘客和船员都掉进了冰冷里的海水中,本来应该会有更多的人被救起,但是就是因为冰冷的海水导致了很多人被活活的冻死。
事实证明,在冬季冰冷的海水中,人类存活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十分钟左右就会陷入肢体麻木,继而肌肉不受控制,人体会因为失温,核心温度降低等情况而导致死亡。
在保温救生服的加持之下,人体处于冰冷的海水之中,可以将生命延长2到4个小时,为救援争取宝贵的时间。
这件衣服十分的繁琐和笨重,关键是人穿上之后活动自由度基本就会降到原来的50%,有些笨手笨脚的人,穿上保温救生服之后,再加载救生衣平素十分简单的一些动作,这个时候可能基本就做不了了。
因此,就关于弃船的时候,是否必须穿在保温救生服这件问题,我个人认为,如果情况不是十分紧急,在水温不是特别低的情况下,最好是直接穿戴救生衣。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人员能够顺利的登上救生艇或救生筏,如果是跳海逃生的话,那么无论如何一定要穿上保温救生服,再套上救生衣。
那么接下来再讲一下携行装备,这一点每个人的分工都是不同的,每个职务都携带不一样的装备,比如三副需要携带的是通讯设备,某些高级水手需要携带的是望远镜旗子,有些水手携带的是抛绳器。而船上的大厨必须第一时间携带干粮淡水,还有毛毯等等。
除了按规定每个人必须携带的装备外,其实弃船逃生也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尽量的携带更多的装备前往集合点,因为在接下来的逃生过程中,你根本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会用到哪一种装备。
还有一点逃生之前,手边有食物的话,在逃走之前先往嘴里猛塞,有水的话猛灌,尽量吃饱喝饱,把能吃能喝的全部带走,因为在接下来的待救时间里,有可能会遇到孤筏漂流的情况! 能带走的衣服也尽量穿在身上,尤其身处寒冷的环境。
还有其它一些装备。
比如绳索,手套,胶鞋甚至橡皮塞,胶带等。
等到众人到达集合点先报数。等全体人员全部到达之后,船长就会下令释放救生艇或者救生阀。
救生艇很多船只需要手动释放,有的是设置在船尾的尾抛式救生舱。这种救生舱采用的是自由入水的方式,从轨道上滑下来,直接入海。
它有两种启动方式,一种是外部启动,另一种是内部启动。按照规定,每一个船员都必须掌握启动这种逃生舱的能力。
听到过许多传闻传说这种尾抛式救生舱,其实很危险,有很多船员在利用这种逃生舱逃生的时候被强大的冲击力弄断了腰椎或者是颈椎,造成了终身的残疾。
还有一种搜救艇,但是必须要用船上的食品吊,或者是克令吊投放入海。
还有就是逃生的最后一道屏障救生阀,这种阀可以用吊释放,紧急时刻也可以用人直接掀进海里,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没有来得及进行释放,那么等母船沉入海底,大约在水下四米左右的时候,救生筏上的静水压力释放器,会感知海水的压力会自动爆开,这个时候救生筏会在海底炸开之后浮上海面。
等到艇筏释放完毕之后,船上开始释放登乘梯。登乘梯的要求是尽量接近救生阀,如果长度不够,在接近救生阀的四米之内也是可以的,那么,剩下的距离船员就必须跳进救生筏里,。
至于紧急情况下在水面炸开的救生筏,因为没办法和母船建立联系,此时人员就必须跳海,然后手动游至救生筏的跟前再攀爬上去。整个救生筏的一圈全部都是可以用来攀登的,这个只要人员游到救生筏的跟前,借助这些攀爬绳基本上可以爬到救生筏里面。
当然,如果逃生人员穿戴保温救生服和救生衣的情况下,这些简单的动作如果体力较差的人可能真的是完不成的,做不到的。
在这一点上,本人是深有体会的,因为本人在通过考试的时候,先是穿着救生衣,从五米的高台跳下来,然后仅仅游了几十米,游到救生筏的跟前,这还没有穿保温救生服的情况下,等我到达救生阀旁边的时候,体力基本上已已经耗尽了,在用尽了各种方法之后,别说翻筏了,连救生筏都没有爬上去。
还有就是有一次穿着保温救生服去参加渔网切割的工作,结果发现,穿上这玩意儿之后,在水里几乎是一动不动的,只能随波逐流。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那么就要脱离母船了,遇到海难时,船员们脱离母船,一般只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救援到达现场,如果有救援直升机的话,那么就会被直升机吊走。
正常情况下,人员较少的时候,直升飞机会用吊带,但是人数较多的时候,直升飞机会释放吊篮。
空中撤离为第一种,还有一种就是登乘梯登上救生艇,那么第三种就是选择直接跳海了。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船上的在职人员都必须按照顺序撤离,不能一窝蜂的争先恐后。全世界的海船员都统一执行撤离的顺序,按照职务的大小进行撤离,职务越低,工资拿的越少,那么则优先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