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面结着薄冰,碎冰碴子撞在防洪堤上发出细碎的响。陈默缩在罗森便利店的屋檐下,羽绒服拉链拉得老高,只露出一双死死盯着手机的眼睛。屏幕上中国燃气的财报数据在江风里晃得模糊,“LNG采购成本”四个字像根冰锥,扎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三天前加密社群流出的那张LNG运输船照片,船身上“新奥能源”的LoGo在雾中忽明忽暗,此刻正与手机里的股价曲线重叠。
“陈哥!国家气候中心发橙色预警了!”实习生小雨踩着共享单车冲过来,车筐里的平板颠得哐当作响,“拉尼娜指数破二十年极值,今冬华北偏冷概率80%,北京供暖负荷预计激增35%!”
他猛地抬头,姑娘睫毛上挂着的冰碴子在路灯下闪着微光,像极了214章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落地时,先导智能涨停板上闪烁的封单。手指在三个手机屏间快速切换,美国NoAA的海温监测图显示赤道东太平洋水温-1.8c,华润燃气的特许经营权分布图上,河北七个深蓝色区块像七枚钉子,钉在华北平原的版图上。
“胖子,查北京燃气在雄安新区的管网覆盖率!”陈默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兴奋,呵出的白气在零下十度的空气里迅速凝成冰晶,“欧洲中期预报中心的数值模型显示,12月石家庄平均气温-8.7c,比常年偏低4.2c——新奥能源在河北的用户数占比32%,这是明牌的业绩催化剂!”
三天前在上海气象数据中心,服务器的嗡鸣盖过了陈默敲击键盘的声音。他蜷在折叠床上,八块屏幕轮流播放全球气候模型,当欧洲中心的预测数据跳出时,他的瞳孔在冷光下骤然收缩。张胖子咬着冷掉的煎饼果子凑过来,葱花粘在嘴角:“燃气股都涨了三周,pE早破35倍了,你这时候追高,跟214章追先导智能有啥区别?”
“区别在于特许经营权!”陈默用激光笔戳向华润燃气年报,红色批注在屏幕上跳动,“《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修订版要求2025年重新招标,现在每多1%的市占率,就是未来的护城河。”他翻出国家发改委草案,手指划过“特许经营区域保护”条款,“新奥能源在河北的管网长度1.2万公里,光折旧成本就值50亿,这是资本市场还没定价的隐形资产。”
某券商策略会现场,首席分析师的声音盖过中央空调的噪音:“冷冬概念纯属炒作,华润燃气的pS估值已经超过国际同行20%——”陈默猫在最后一排,手机突然弹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日输气量提升至6000万方》的推送。他溜进消防通道,海关总署App显示俄罗斯管道气到岸价3.2元\/立方米,同比暴跌22%,而新奥能源半年报附注22条里,20亿的天然气套期保值合约像颗定时炸弹。
“周老师,成本端要爆了!”他手指颤抖着拨通卫星电话,三亚的海浪声与上海的寒潮形成诡异的温差,“他们签的是看跌期权,国际气价每跌10%,套保收益增加3亿,这才是真正的安全边际!”
周远山的声音带着少见的严肃:“查清楚交割条款,2018年深圳燃气就是吃了套保合约的亏——”话没说完就被陈默打断,他盯着新奥能源的K线图,尾盘三分钟两万手买单将股价翘尾3%,模拟盘浮盈45%的提示闪烁,却掩不住龙虎榜买一“中信北京总部”的刺眼。
那是新能源汽车下乡战役中,收割散户的游资老巢。
零下十度的北京金融街,陈默站在国贸三期的落地窗前,看着新奥能源的分时图像根冰棱悬挂在38元关口。周远山的语音消息带着电流杂音砸来:“首场暴雪预警就是预期兑现点!2016年冬季燃气股行情,暴雪落地后平均回撤27%——”
“但这次不一样!”他盯着窗外即将降临的暴雪,手指在屏幕上划出特许经营权的估值曲线,“河北的供暖费价格管制有漏洞,居民用气门站价倒挂,但工商业用气温差定价——”话没说完,华润燃气突然砸出十万手抛单,股价如冰棱断裂般直线跳水8%,分时图上的缺口像极了212章煤炭期货的跌停裂口。
“清仓!马上!”他猛地按下确认键,成交提示音像冰锥刺进耳蜗。持仓半年的筹码在跌停板上化为乌有,换来的是账户里的现金,和手心里的冷汗。
哈尔滨中央大街的马迭尔冰棍在陈默嘴里化成冰水,手机里的抖音视频显示中俄边境的输气站被暴雪掩埋,抢修车的灯光在风雪中微弱如豆。东方财富弹窗跳出《全国供暖用气需求低于预期》时,他正在舔冰棍棍上的奶油,甜味混着铁锈味在舌尖蔓延——那是212章煤炭股暴跌时,他咬破嘴唇留下的味道。
“运气不错。”周远山的语音带着笑意,“知道为啥寒潮来了反而跌吗?财政补贴跟不上,供暖企业销量涨了利润却在亏,资本市场算的是现金流——”
“但新奥能源的套保合约……”陈默调出大宗交易记录,跌停板上机构折价18%接盘五千万股的信息让他瞳孔地震,“他们在捡带血筹码?”
“资本早就算准了。”老人的声音突然低沉,“《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修订稿里,特许经营权期限从‘长期’改成‘待重新招标’,这才是砸盘的真凶——”
深夜的松花江畔网吧,陈默盯着长春燃气的F10资料,特许经营权期限从“30年”变成“待重新招标”的字样像道伤疤。国家气候中心官网的数据悄然更新,拉尼娜指数从-1.2c回升至-0.8c,他鬼使神差点开中国气象局内网,某加密报告的修改痕迹显示:“1月气温较常年偏高0.5c”——这是比寒潮预警更致命的暖冬信号。
加密社群弹出新消息,配图是国家发改委冬季能源保供会议的文件页脚,“燃气应急储备”四个字被马赛克遮住,但“优先保障特许经营企业”的字样清晰可见。陈默摸出锂云母标本,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212章秦皇岛港的煤炭骗局——同样是政策文件的边角料,同样是资本提前布局的诱饵。
“陈哥,回数据中心吧。”小雨不知何时站在身后,递来一杯温热的姜茶,“张哥说哈尔滨的供热管道今晚第三次爆管,燃气公司的抢修车都不够用了。”
他接过杯子,热气熏得眼睛发潮。三个月前在杭州数据中心,这个姑娘跟着他熬夜分析充电桩招标数据,现在又在零下二十度的街头为他买姜茶。想起214章先导智能的涨停板陷阱,他突然意识到,在这个充满欺骗的市场里,唯一真实的,是身边这些愿意跟着他在数据与政策的夹缝中搏杀的伙伴。
回到临时租的民宿,张胖子正在用暖风机烤冻僵的脚趾,电脑屏幕上燃气股的龙虎榜在闪烁:“看见没?中信北京总部又在跌停板扫货,跟214章新能源汽车那波一模一样,都是先砸盘再吸筹——”
“但这次他们错了。”陈默盯着“气象猎手”系统,太平洋海温异常指数的警报灯正在从蓝转红,“拉尼娜指数回落,厄尔尼诺现象抬头,暖冬概率已经升到67%——”他调出新奥能源的套保合约细则,手指划过“温度调节条款”,“当华北平均气温高于-5c,套期保值的行权价自动上浮15%,这才是机构不计成本出逃的原因。”
张胖子的脚趾在暖风机前猛地一缩:“你是说,气候数据在反转?”
“比反转更可怕。”陈默指着NoAA最新的海温图,赤道东太平洋水温正在以每天0.1c的速度回升,“资本市场以为在炒冷冬,其实在给暖冬的预期差买单——就像212章煤炭股的储量造假,当散户看见暴雪预警时,资本早就在气候模型的小数点后找到了出货理由。”
窗外,松花江的冰层发出细微的开裂声,像极了211章深夜服务器死机时的电流声。陈默摸出笔记本,记下今天的交易心得:
1. 气候投资三重悖论:
- 极端天气≠业绩利好,价格管制会吃掉销量增长;
- 政策补贴≠估值提升,特许经营权的期限才是核心资产;
- 套保合约≠风险对冲,气候条款的细节决定盈亏拐点。
2. 预期差收割路径:
资本提前6个月布局气候模型→通过行业报告释放极端天气预期→在政府预警发布时拉高出货→利用气候数据修订期砸盘吸筹。
合上笔记本,陈默望着窗外渐渐转淡的雪幕。他知道,216章的暖冬陷阱正在暗处成型,当散户们在股吧里痛斥冷冬行情时,新的预期差已经在太平洋的暖流中孕育。而他必须保持清醒——因为在资本市场,气候预言家的胜利从来不是终点,而是下一场与资本博弈的起点。
远处,供热管道的抢修车鸣笛驶过,尾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遮住了江面即将融化的冰层。陈默摸了摸口袋里的锂云母标本,突然发现它的纹路与最新的厄尔尼诺指数曲线惊人相似——那些看似完美的气候密码,不过是资本市场冰层上的美丽裂痕,而真正的博弈,永远藏在数据与政策的暗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