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2月10日,武汉扬帆大厦
凌晨三点十七分,谢一扬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窗外暴雨如注,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他床头柜上那份还没来得及看的《长江日报》——头版头条赫然印着“汉派服装被曝使用致癌染料“的粗黑标题。
“老板,出事了!“电话那头,张铁柱的声音罕见地带着一丝慌乱,“央视早间新闻要播我们的负面报道,质监局的人已经在路上了!“
谢一扬猛地坐起,丝绸睡衣被冷汗浸透。他一把扯开窗帘,暴雨中的长江像一条愤怒的黑龙,而远处汉正街的方向,几辆闪着警灯的公务车正朝扬帆服装厂疾驰而去。
“多久了?“他声音冷静得可怕。
“两小时前《经济日报》最先爆料,现在全国三十多家媒体跟进。“张铁柱喘着粗气,“说是我们的衬衫检测出联苯胺,超标1200倍!“
谢一扬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联苯胺——这种能让布料颜色更鲜艳持久的化学物质,确实是他授意添加的。每吨布料能省下八百元成本,三个月来已经为他多赚了两千多万。
“召集危机小组,十分钟后地下会议室见。“他挂断电话,手指在另一部红色座机上快速拨号,“周局长,是我...“
电话那头传来周明远刻意压低的声音:“谢总,这次我兜不住了。事情闹得太大了,上面都知道了”
“谁捅出去的?“谢一扬一边套西装一边问,领带在他手中勒出一道深痕。
“武大那个林教授...“周明远的声音带着懊恼,“他实验室帮我们做的染料测试,数据被学生泄露给了媒体。“
谢一扬的瞳孔骤然收缩。林振华——那个拿了三百万封口费的光纤专家,居然敢背叛他!
“拖住质监局的人,至少两小时。“他挂断电话,从保险柜取出一个黑色U盘,塞进西装内袋。
地下会议室里,十二名高管已经到齐。投影仪上正播放着央视提前泄露的新闻画面:实验室里,小白鼠在接触汉派服装布料后,短短五分钟就抽搐死亡。
“老板,全国三百多家门店被围了!“公关总监声音发抖,“广州有消费者当街焚烧我们的衣服,微博上#抵制扬帆#已经上了热搜...“
谢一扬抬手示意安静,将U盘插入电脑。屏幕亮起一份标着“烛龙计划“的ppt,第一页就写着八个血红大字:转危为机,绝地反击。
“听好了,“他敲击键盘调出一张武汉地图,“张铁柱带A组去江夏废弃化工厂,布置直播现场。李总监联系武汉大学学生会,找五十个学生,每人五千,演一场戏。“他转向财务总监,“准备两千万现金,要旧钞,连号的不要。“
高管们面面相觑。公关总监小心翼翼地问:“老板,我们要开发布会道歉吗?“
“道歉?“谢一扬冷笑一声,指向ppt上的流程图,“我们要直播'火烧不合格品'!“
上午七点四十五分,江夏化工厂
暴雨中的废弃厂房像一头蹲伏的怪兽。张铁柱指挥工人将五百箱汉派服装搬进车间,同时架设直播设备。这些服装都来自扬帆的合格品仓库,标签上的生产日期被特意改成“1990年11月“——正是他们使用致癌染料的时间段。
“灯光再暗点,“谢一扬检查着摄像机角度,“要营造出'消费者自发行动'的氛围。“
厂房角落,五十名大学生正在领取“演出费“。一个戴眼镜的女生不安地问:“我们真的要烧衣服吗?会不会有污染...“
“同学,这是为了正义!“谢一扬亲自递给她一叠钞票,“你们代表的是千千万万被无良商家欺骗的消费者。“他转向所有人,“记住台词了吗?'我们自发检测发现致癌物,愤怒的消费者决定公开销毁'!“
学生们点头如捣蒜。没有人注意到,厂房后门,十几辆厢式货车正悄悄驶出——那里面装着真正的致癌服装,目的地是汉口码头的一艘越南货轮。
上午九点整,央视新闻播出半小时后
“开始!“谢一扬一声令下,直播信号通过七个平台同时发出。画面中,愤怒的大学生们高举“黑心商家滚出中国“的横幅,将汉派服装扔进熊熊燃烧的铁桶。
“我们是武汉大学化学系学生!“领头的男生面对镜头怒吼,“自发检测发现这些衣服含有超标致癌物!“他举起一份伪造的检测报告,上面盖着某国外实验室的印章。
火焰窜起三米高,特意添加的镁粉让燃烧效果更加壮观。直播间人数瞬间突破百万,#消费者自发维权#的话题空降热搜第一。
“完美。“监控车里的谢一扬盯着数据曲线,“让水军带节奏,把话题往'勇敢的年轻人'上引。“
与此同时,汉口码头3号仓库
二十名海关人员破门而入时,仓库早已人去楼空。地面上只留下几件被故意撕破的衬衫,上面别着纸条:“证据已被消费者保护组织取走“。
“谢总,他们上钩了。“张铁柱放下望远镜,独眼中闪烁着凶光,“质监局的人正在直播现场扑空。“
谢一扬看了看表——九点四十七分,越南货轮“金兰湾号“应该已经驶过吴淞口。船上的三万件致癌服装将在一周后出现在胡志明市的黑市,以“中国进口高档衬衫“的名义销售。
“收网吧。“他轻声说。
直播画面里,剧情突然“反转“。几名“便衣警察“冲入现场,粗暴地抢夺学生手中的剩余服装。领头的男生对着镜头哭喊:“为什么阻止我们销毁致癌物?是不是官商勾结!“
这段视频瞬间引爆全网。到上午十点半,#请给消费者一个说法#的话题阅读量突破两亿,舆论焦点成功从“扬帆服装致癌“转向了“当地政府处理公共事件不合理“。
中午十二点,扬帆大厦新闻发布会
谢一扬穿着朴素的蓝衬衫登场,脸上带着沉痛的表情。台下闪光灯如暴雨般闪烁。
“首先,我向所有消费者郑重道歉。“他深深鞠躬,停留了足足十秒,“扬帆集团决定立即召回所有1990年11月批次的产品,并设立一亿元消费者健康基金。“
记者们疯狂记录。没人注意到,他说的只是“11月批次“——而实际上致癌染料使用了整整五个月。
“其次,“谢一扬抬起头,眼中闪着泪光,“扬帆将全力支持消费者合理诉求!“
发布会结束后,周明远在休息室堵住了他:“谢一扬,你玩得太大了!那些真货去哪了?“
谢一扬慢条斯理地整理袖扣:“周局长,质监局突击检查违规企业,却意外发现这么劲爆的违法犯罪行为 ——这条新闻够你升副省长了吧?“他递过一个信封,“这是武大那个举报学生的资料,他母亲在汉阳医院住院...“
周明远捏着信封,脸色阴晴不定。窗外,暴雨初歇,一道阳光刺破云层,照在长江上,像一条金色的路。
谢一扬知道,这场危机暂时过去了。但他更清楚,那些驶向越南的致癌服装,终将在某天化作更猛烈的风暴回旋而来。
就像他西装内袋里那张纸条上写的:1997年,胡志明市癌症发病率激增300%。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