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烨将这头海妖扔入海中之后,便转身催动着楼船朝着北海深处而去。随着楼船不断的朝着北海深处缓缓而去,渐渐的已经看不清那楼船的身影。约莫一炷香的功夫过后,那头海妖坠海之处,便再也无法看到孙烨所驾楼船的踪影了。
而孙烨投入北海的那头海妖,则依旧静静的漂在海面之上。孙烨使用搜魂之法时手法终究粗暴了一些,致使她的神魂有些受损。虽不影响性命,但是昏迷上一阵是免不了的。
约莫半个时辰过去,那头海妖依旧静静的漂在海面之上,但是海面之下却有一道黑影匆匆于她身下飘忽而过。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又是一道黑影在她身下游过,不过这道黑影和上一道黑影身形却有些不同。
又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同样还是一道黑影,同样也是在她身下游过。不过,这一次的黑影与上一次黑影却大相径庭,不只是身形大小,就连轮廓都大有不同。
紧接着,半盏茶过后,又有一道黑影从她身下游过。不过这一次不再是飘忽而过,反而顶了一下这头海妖。似乎是在确认这海妖是否还活着,看起来又有些将这海妖当成食物的意思。
不过也仅仅只是顶了一下而已,下一刻又猝而远逝,沉寂消失于北海之中。
这一次那头海妖的身下不再有黑影漂过,大约过了将近半个时辰,一头巨大的鲸鱼从海面之下跃然而起,砸落在了海面之上。它那巨大的尾巴甩到了那海妖的身上,又或者说,它那巨大的尾巴将那头漂浮于海面上的海妖掀飞了出去。
不过这并没有对那海妖造成任何的伤害,毕竟是炼虚境界的海妖,即便不以肉身强度闻名,她的肉身也绝对不弱。
不过,这头鲸鱼看起来像是意外出现在这里的一样。从跃出海面到坠入海中,紧接着便遁入北海消失不见。看起来与寻常鲸鱼并没有什么异常,似乎就是从水中跃出换了换气。
约莫一个时辰过后,又一道身影从海中浮现。若定睛去看,便能够看出来这黑影与刚刚的那头鲸鱼有些相似。
果不其然,片刻之后,那头巨大的鲸鱼浮出了水面,旋即他跃于空中,又化作了一头海豚,这头海豚倒是与第二次游过这海妖身下的黑影形状一致。
这海豚发出声响,似乎是在探查什么。但是随着声音游荡于海面之上,它并没有察觉出有任何的异常。
旋即他似乎放下了心来,又从海面之下跃出海面,于半空之中幻化出来了一道人形虚影。
只不过这尊人形虚影身上冒着黑气,虽然形似人形,但只要看上一眼就知道他不是人,因为人不会长得这么奇形怪状。
“哼,海妖一族的老家伙竟发动北海万千水族将整个北海都给笼罩了,可惜,那老家伙发起疯来,竟然连龙族都要给他些面子。我以龙族身份撺掇北海龙族与海妖一族发生冲突,那北海龙王竟然于龙宫之中申斥了我,还将我那龙族身份关了禁闭,要不然我就能用那龙族的身份逃离北海了。”
这人一边漫步于海面之上走向那头昏迷的海妖,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很显然,他就是那泛海玄晶被盗的罪魁祸首。
“不过,这海妖一族发了疯的寻找泛海玄晶倒是也给了我机会。他们这一般肆无顾忌的攻击外来之人,得罪了强者便能让我再得一个海妖一族的身份。可惜刚才那人实力有点儿超乎预期,要不然用他的身份离开或许更合适。”
这道人影来到了那头海妖的身边,伸出手便拽着这头海妖的肩膀给她提了起来。
“我在北海从未见过那人,他应该是近期才到的北海。这泛海玄晶已然被盗了三个月,最新到达北海的人才是嫌疑最轻的人。不过,唉,罢了罢了。有了你的身份,也能让我平安的从北海离开。海妖一族总不至于盗走自己的至宝吧!”
这人自言自语着便将自身的黑气注入到了这头海妖的身躯之中,下一刻,他的身形就开始发生变化,不过眨眼的功夫他就变成了和这海妖一个模样,甚至连最细微之处都毫无差别,哪怕是本人见了都会以为自己是在照镜子的那种程度。
可就在他的变化来到腰腹之时,他手上那头海妖的身上忽然绽放出来了金灿灿的光芒。紧接着,这头海妖身上的黑气便沸腾了起来,转瞬之间便如同薪柴一般点燃了赤金色的火焰。
看到自己注入这头海妖身上的黑气被点燃之后,那道身影立刻撒开了抓住这头海妖的双手。他微微一愣,旋即转身就跑。
可是,此时的他想跑已经晚了。这头海妖身上突然暴起了数十条锁链,这些金色的锁链之上燃烧着熊熊的烈焰,一根接一根的捆在了这道身影上。
“是陷阱!是谁?!竟然敢算计我?!”
这道身影立刻爆声大喝,但是这海面之上四周空寂无人给他回应。他警惕的查看着四周,但是那锁链上的火焰已经在他的身躯之上留下了烙印。他有些吃痛的是皱了皱嘴角,发出了嘶的一声倒吸冷气的声音。
未曾察觉到周围有人,他立刻将关注放在了自己身上所捆绑的锁链上。这些锁链皆是由法则之力凝聚而成,想要破坏殊为不易,不过于他而言并不困难。
他身上立刻黑气涌动,这滔天黑气开始不断的侵袭他身上所捆绑的这些锁链。不过他并不敢全力以赴,只能将这黑气压缩于全身,不断的侵蚀着自己身上所捆束的锁链。
“呵呵!”
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了,呵呵两声轻笑。他立刻警惕的抬起了头,环顾着四周。不仅仅是海面,就连天空之上也在他的观察之中。
不过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此时的他心中已然慌了神。
“这东西我见过,应该叫做万相天魔。师尊的记录之中有提到过,因为可以身化万相,所以颇难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