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金融语境中,认沽权是一种衍生的金融工具,表示持有人有权在特定时间以约定价格出售某项资产。
因此,“释放认沽信号”即让市场认为“晨曦风电基金要开始套现、退出相关风电资产”。
但这仅仅只是表象,其真实目的是:制造市场对“风电资产价值顶点已过”的预期,从而引发资金撤出或估值调降。
当晨曦这种头部风电制造系统供应商被传出“要退出”“要套现”时,市场随之会产生三个反应:“他们是不是知道行业补贴政策要变了?”“是不是碳市场收益已经到顶?”“是不是这轮融资没跑出来,开始自保了?”
结果就是风电板块估值承压,尤其是持有风电类资产的基金、Lp、pE纷纷开始“减配”或“观望”。
而这其中,不乏吴俊豪曾极力拉拢与收敛的投资方。
一旦这些Lp的信心开始出现动摇,他们极有可能率先提前赎回资金,并终止后续追加、要求重新评估资产,这就会导致吴俊豪的基金框架面临被动流动性危机。
吴俊豪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手下那些为他搭建基金模型的人也绝不会是等闲之辈。
实际上,当晨曦在释放“认沽信号”之前,他的团队就立刻从晨曦的链上融资活动中,察觉了异样:这更像是一场舆论博弈。
于是,他们第一时间对晨曦的模拟资金池展开拆解,试图通过数据流向、合约细节、接口协议等寻找可疑之处,试图撕开一个技术漏洞,从而找出破绽。
然而,他们所能接触到的所有数据,其实早已被处理过。
麦麦提与唐若曦早已在系统中埋下“0.07秒错位防伪机制”,并通过数字摘要与区块链时间戳双重锁定,使数据即使被复制也无法还原出真正的资产状态。
吴俊豪的团队并未识破玄机,反将其当作“捡漏”来的真货,满心欢喜地准备用于下一轮估值建模。
结果,处理好的ScAdA数据包被送至吴俊豪面前,他仅扫了一眼,眉头顿时紧皱。
关键参数和控制逻辑虽然完整,却透着一种刻意“顺滑”的异样感,仿佛每个细节都在迎合他们的预期。
他瞬间意识到——这是个钓鱼包。
这些数据,本该是他稳固资金链、拉升项目估值的“定海神针”,此刻却成了踩下去就引爆的地雷。
再往前一步,后果将不堪设想。
当天晚上,深夜十一点,海华重工总部顶楼会议室依然灯火通明。
几位技术和风控副总依次站在投影屏幕前,气氛紧绷得仿佛随时会爆炸。
“你他妈再说一遍?”吴俊豪将桌上的投影笔砸向幕布,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寒意,“这个ScAdA数据包,你们说是从哪儿来的?”
副总低着头,小声回道:“是中山那边一个技术顾问投过来的,他说可以让我们提前跑出晨曦系统的性能模型……”
“提前你妈!”吴俊豪猛地拍桌而起,“晨曦的数据池是私链闭环,他们从去年起就不在主流数据库留痕了,你们用这东西做模型?你们用这个去试探Lp估值预期?”
屋内鸦雀无声,只有系统冷风吹动卷帘的哗哗声。
“你知道你们拿到的是什么?”他怒指投影上的技术图,这是他刚刚才找技术团队解析逐步解析出来的东西,“那是一份‘错位指纹’,是一份嵌入防伪触发的假数据,你们一运行,它就反向写入了授权请求链路——晨曦那边现在知道我们动了手。”
风控总监冷汗涔涔:“吴总,那……我们要不要先暂停pre-b轮?”
“暂停?”吴俊豪冷笑了一声,眼中掠过一丝阴鸷,“你以为他们发出‘认沽信号’只是为了吓我们一跳?他们是要逼我们提前爆仓。”
他走到白板前,抽出一支红笔,重重划下一道箭头:“我敢肯定,他们已经布好了‘抽水管’。如果我们现在不反击,下个月就得被他抽干。”
“他……他们?不是只有晨曦重工吗?”
“放屁!”吴俊豪怒吼,“就凭那个姓唐的女人?她能看出这套结构?这里面肯定还有鑫风的人参与!”
他低声骂道:“麦麦提……真有你的,三部委都干不死你。”
会议室内,众人噤若寒蝉。
吴俊豪强压情绪,迅速布置反击:“立即启动内部反调查机制。”
“全面排查所有参与建模的外部技术商,尤其是跟晨曦有间接合作记录的——中山的、南京的,还有那个去过布鲁塞尔的什么‘能控研究所’,一个都别漏。”
他顿了顿,目光凌厉地扫视全场:“告诉公关部,把晨曦风电ScAdA系统列为重大合规观察对象,同时放出消息:我们正在考虑并购一套独立主控系统,逐步削弱市场对晨曦算法的信任。”
副总一愣:“这是……要打压他们估值?”
“不,是撕裂。”吴俊豪缓缓道,语气冷得如刀锋,“谁敢给我造假镜子,我就让他照见破碎的自己。”
说完,他坐下,拿起座机电话,拨出一串号码:“通知海沣基金,Lp层级召开紧急会议——议题:关于某头部风电企业‘数据真实性存疑’的最新风险提示。”
——
当天,同一时间,晨曦风电的主控数据中心内。
红色预警条形码十分突兀地在屏幕右上角跳动,技术值守组一瞬间全员从屏幕前直起身。
“0.07秒错位触发序列……启动了。”
短暂的沉寂后,主控工程师一边快速敲击键盘,一边喊道:“锁定源Ip段,回溯链路交互路径,调取授信链日志!”
“ScAdA接口遭到二次模型接入,且试图模拟晨曦系统逻辑反馈……不过失败了。”另一人边说边放大数据图谱,“他们用了我们发布的那组浮动电压容差样本,是中山那边的旧模型,鱼儿上钩了。”
值班负责人立刻拉响内部技术组通报系统:“触发防伪机制,等级:beta,快去通知唐总。”
二十分钟后,晨曦风电秦淮河南岸的研发楼依旧灯火通明。
唐若曦穿着宽松的黑色衬衣,站在会议室中间,一手扶着会议桌边缘,面无表情地听完了技术组的简报。
“确认是他们了?”她轻声问道,语气冰冷。
“从数据拼接的风格和误判路径看,是吴俊豪那批人。”一位工程师点头,“而且……他们用了我们提前准备好的那份‘顺滑参数’,带有区块逻辑嵌入,一旦接入模型,就会自动写入链路访问记录。”
麦麦提这时出现在她身后,手里端着一杯热气氤氲的红茶,低声补充了一句:“我们在等的,就是他们这一手‘反向建模’。”
唐若曦接过茶,抿了一口,突然笑了一下:“他果然还是舍不得退出,这种人,只有在自认为稳操胜券的时候,才会犯错。”
她放下杯子,走到大屏前,挥手调出数据沙盘:“麦总,你上次说的‘引流装置’,可以启动了。”
“已经准备好了。”麦麦提点头,“我们会从他们基金高估值节点的外层链路,反向注入估值校正参数,范围在5到8个百分点之间。”
“精准打脸,不动声色。”唐若曦微微侧头,“用晨曦名义发公告么?”
“不,我们不出面。”麦麦提露出一抹狡黠,“倒不如让那个‘远能数据实验室’来发布。你不是一直留着它当影子牌面嘛?”
唐若曦点了点头:“嗯,好吧,那我顺便找人去和能源局智库那边通一下气。就说风电产业数据生态失真,可能会影响到碳定价模型稳定,这种话他们会感兴趣的。”
“你居然想打政策端了?”麦麦提有些意外。
“我只是想要让吴俊豪意识到,他不是在做项目,是在跟整个行业玩火。”
唐若曦淡淡一笑,“他越挣扎,动作越大,我们就越容易顺藤摸瓜。更何况,他的那些个Lp……又有几个是干净的呢?”
她转身看向窗外乌黑的夜色,轻声道:“所以今晚之后,就让他们在流动性和合规之间,自己选一条路吧。”
隔天上午九点,上海外滩一栋历史保护建筑内,一场原本低调的“新能源资产配置闭门私享会”正在悄然变调。
原定主题是讨论“新能源估值修正与碳市场中期机会”,参会方涵盖多家早期进入风电赛道的Lp机构,其中不乏头部的家族办公室、海外对冲基金驻华代表,以及一两家险资背景的直投部门。
可在会议正式开始前不到二十分钟,一份由“远景能源数据实验室”发布的研究快讯横空出世——《当前风电ScAdA系统数据一致性初探:警惕链外模拟行为对资产估值造成结构性风险》
这份快讯没有点名任何企业,却一针见血地指出:“部分风电资产存在ScAdA系统主链缺失、监测参数反向模拟、数据波动被算法强行顺滑等情况,可能导致估值高于资产真实发电能力。”
ScAdA,是风电场的实时数据神经中枢,一旦数据不可信,整个估值模型也就成了“空气中建高楼”。
不到半小时,这则快讯被多位资深投资经理私下转发至会议群组,一时间,原本在休息区闲聊的Lp们开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声音低了下去,目光却愈发警觉。
一位来自明天系的基金合伙人皱着眉头低声问道:“诸位觉得这文里暗指的是谁?”
对面的能源专投经理已经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数周前刚完成尽调的那家风电制造商:“我们上个月才跑完海华重工那轮融资,数据的确过于完美,现在想来,太完美了。”
另一位来自北方资本驻沪代表冷冷地笑了一声:“我就说那批塔筒和桨叶系数根本不合理。还说是算法优化……现在好了,‘顺滑’得一塌糊涂哦~”
“所以你们要撤?”盛景资本的合伙人轻声问道。
“不急撤,但扩募肯定要缓一缓。我们在pre-b那轮上的份额不多,最多先要求审计重审吧。”
会议尚未开始,主办方的联合管理合伙人就已经意识到情况不对。
他立刻召集几位主要出资人,在会议室外的一个独立茶室展开了非正式讨论。
“你们手里有‘海沣系’那边份额的,今晚前最好重签一版风险备忘录。”他语气克制,“远能数据虽然没指名道姓,但这火烧得太蹊跷了,行业里谁在搞模型模拟,大家心里都有数。”
一位习惯于冷眼旁观的资深Lp轻声问道:“远能究竟是谁背后的人?为什么现在突然下手?”
无人作答。
只有一位入行多年的产业顾问轻轻放下手中的普洱茶杯,语气悠远:“那是晨曦风电的影子部门,他们可从来不说话,但一旦说话,就意味着后面要动真格的。”
有人不信邪:“说得这么瘆?谁不知道现在晨曦和海华正在互相掐架呢!到底是现在行业风气不太对,听说鑫风——”
却被人立马打断:“嘘,闭嘴,这能说?”
人当然总是期待好的,就在他们抱着幻想时,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
海沣基金总部会议系统紧急推送了一条“高优先级”指令:因外部市场监测机构发布相关ScAdA系统技术数据风险提示,请本部资产评估部、项目投研部、基金合规部三方于10:30前集中至二层小会议室,听取“管理合伙人临时指令”
十点半,海沣基金二层会议室,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灯光略显压抑。
吴俊豪穿着一件深灰色高领衫,靠在会议桌末端的真皮座椅上,左手无意识地敲着桌子。
他一言不发,只盯着投影仪加载完成。
十秒后,晨能数据的那份《一致性初探报告》赫然出现在屏幕中央。
“这是他们放出来的第一张牌,”他开口道,语气平静,却透着某种蓄势待发的愤怒,“假数据、顺滑模型、估值失真……每一个词都精准击打我们的敏感点。”
“他们想干嘛?”投研部负责人忍不住问,“这不就是在引导Lp恐慌吗?”
“恐慌是副产品,”吴俊豪冷笑,“主产品是逼我们撤资、逼我们自断血脉,逼我们在Lp面前失信。”
合规部一位老法务轻声补充:“晨能虽然没指名,但根据我们内部梳理,短期内可能受牵连的,是那只用了‘提前模型包’的基金项目。”
“误伤个屁。”吴俊豪突然抬头,目光如刀:“他们是知道我们在用那个数据包,才下的这手棋。他们在等市场恐慌先动,再由Lp侧发难。”
他沉默了几秒,随后迅速下达指令:全面冻结pre-b轮扩募议程,改为“技术风险澄清期”,由内部主导发言权,避免外界先声夺人,坚决不让市场先入为主。
成“数据一致性专班”,由三人小组重新审视建模逻辑,必要时邀请境外第三方审计机构介入,释放“我们也在自查”的信号。
向核心Lp定向发送一份“投资稳健预警通告”,明确指出:“近期某行业舆论异常活跃,海沣已就资产真实性展开主动验证;请Lp保持信心,不建议擅自减配,以防错失项目价值修复机会。”
风控部补了一句:“要不要反咬,直接指控晨曦的数据干扰行为?”
“现在指控他们,就是承认我们用过‘被污染的数据’。”吴俊豪缓缓起身,目光阴鸷,“我不会给他们揪小辫的机会。”
他低声道:“现在的局面,叫‘系统性信任测试’,谁先露怯,谁就出局。”
会后,海沣迅速发动外部媒体资源。一连串署名“能源研究者”的社交账号在微博和专业社群发出看似偶然的帖子:
“晨曦系统闭环盲区严重?”
“自研建模是否缺乏外部验证?”
“国产ScAdA是否真正可控?”
一场由数据导火的资本反噬,正在朝着“信息非对称制造者”的方向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