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厢谢姎津津有味地吃着府里的大瓜小瓜,那厢大夫人见谢璟成亲以后,依然不见三房主动上门,坐不住了。
她亲自来到西跨院,端着架子表示要把谢璟小俩口带在身边培养。
说完就抬起下巴等着三房两口子对她感激不尽。
岂料,谢三爷搓搓手:“大嫂,弟弟倒是希望璟儿能跟着大嫂学点管家的本事,可圣姑有交代,让咱家帮着弄条海船,事关重大,弟弟就派璟儿去负责了。”
“……”
大夫人这一刻真有种“到嘴的鸭子飞了”的郁闷感。
她深吸一口气,极力平息着怒意道:“三弟,需要海船找工匠订造不就行了,璟儿又不懂这个,派他去能起什么用?嫂子看在三弟的份上,想着拉拔拉拔自家侄子,三弟倒好,尽派璟儿做些小厮就能办到的事,传出去也不怕被人笑掉大牙。”
这话谢三爷就不爱听了。
三房能有如今的底气,全靠闺女的师父。
如今她老人家只是想要一条海船,自然是要用心去办。
何况大房能有什么要紧事?不就是采买吗?
一个跑腿的杂差,吹得像要把管家权度让出来似的。
以前璟儿没事做,成天闲着玩马球、打马吊,自然希望他能跟着大房学点管家之道。
如今又没闲着,替圣姑办差可比给大房跑腿重要得多。
“大嫂不必多言。圣姑于我三房有恩,她难得提个要求,弟弟自当尽心尽力去办。璟儿近段时间都不得空,大嫂若实在缺人手,大可以再雇个管事。”
“……”
大夫人还能怎么说?
直说她缺的不是管事而是背锅的冤大头吗?
只得悻悻离去。
谢姎看到大夫人吃瘪就高兴,心情愉快地往嘴里塞了一块荷花酥。
“爹爹真棒!”
她坐在软垫圈椅上,惬意地晃着小短腿,不吝啬地给谢三爷竖了个大拇指。
谢三爷不懂这手势的意思,但闺女夸他还是听得出来的,高兴地翘了翘两撇羊角胡。
“放心吧闺女,你师父交代的事,爹爹一准给她老人家办妥咯。况且你大伯娘那边能有什么要紧事?还不是她自个偷懒,想找你四哥去跑腿。搁以前倒也罢了,如今你师父有交代,那自然是咱们自己的事更重要。”
谢姎点点头:“爹爹,你让四哥多学点海船技术,师父想找个靠谱的人帮忙带船出海,姎儿想让四哥去。”
“啊?”
一下子从督造海船,到带船出海,这跨度委实有点大,谢三爷都听懵了。
大烨不曾推行禁海令。
但极少有商号敢派船只跑那么远。
一来海上没方向,容易跑偏;二来海上风云多变、且外围海域经常有海盗出没,撞上就是九死一生。
所以大烨朝的商号,即使有海运,也大多在几座沿海府城之间进行,甚少去琼崖甚至更远的南洋。
也难怪便宜爹这么吃惊。
不过上述两项阻碍,她已经想好对策了。
于是继续给便宜爹洗脑:
“师父送爹爹娘亲的宝贝好不好使?金丝血燕窝好不好喝?香料好不好用?珍珠珊瑚漂不漂酿?锡器珍不珍贵?南洋那边的岛上多的是呢!
我师父在交州府雇了一条渔船,拉了点镇上买的茶叶、瓷器、锦缎,就换来这么多好东西。要是把大海船装满这里随处能买到的东西,开去南洋换那里随处能买到的东西,不就能赚更多的银子了吗?”
“!!!”
谢三爷听了第一句,顿时老脸羞红,想要好好教导闺女不能随意探问父母的闺房之事,传出去真要被人笑话没家教了。
然而紧随其来的一番话,让他彻底忘了教导闺女,整个人茅塞顿开。
对呀!
这些在京里能引起轰动的宝贝,都来自南洋。
而南洋那边,这种宝贝一如大烨朝的茶叶、瓷器、丝织品,价格虽不便宜,却也是有银子就能买到。
要是拉回满满一海船的南洋宝贝,那岂不是……
谢三爷激动地搓了搓手,继而揉了揉谢姎的头:“闺女!你真是爹爹的小福星!爹爹这就找你四哥商量去。”
璟儿若是愿意跟船出海贸易,那真得跟着工匠学点必要的修船技术。
“四哥的水性也要再好好练练。”谢姎迈着小短腿,追出来叮咛,“光会泅水可不够。大海可大了,一眼望不到边,起风的时候浪头大,让四哥多学些应对突发状况的措施。”
谢三爷一听放慢了脚步,有些踌躇:“如此危险吗?那要不……”
“爹爹,富贵险中求。何况还有我师父呢!不会让四哥出事哒。”
她已经物色好一个稳定器了,到时候装在海船上,遇到风浪能自动稳定船只,能让风浪中的船只也保持平衡。
至于海盗,她也有了应对措施。
回京前,她在途经游牧民族迁徙的区域附近发现了一处面积不小的硝石矿。
那里长年累月有牛羊粪便堆积,久而久之形成了硝石矿。
她打算等海船造得差不多了,夜里抽空飞一趟,让挖矿机器人挖出来以后,以千面圣姑的名义雇镖队运回来,制成火药。
谢三爷听了闺女的安慰,以为是千面圣姑要亲自带船出海,那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不再多说,找儿子商议此事去了。
谢璟一听,哪有不乐意的。
他生性豪迈、向往自由,否则也不会府里待不住、成天跑庄子打马球。
如今能跟着千面圣姑出海交易南洋宝贝,兴奋都来不及。
督造海船更尽心了。
也照父亲的话,往工匠家提了不少礼物,学起了修船技术。
成亲后的谢璟,夜里造人、白日造船,忙得不可开交。
别说去大房帮忙,就是照面都打不上一个。
大夫人心里焦急,却无计可施。
有个千面圣姑压着,就是她找老太君出面,想必也拿三房没辙。
偏偏,谢娉又捎来口信,说需要银子打点后宫。
这次要的更多,直接要一万两。
公中哪有这么多存银!
放出去的月银也还没到日子。
上哪儿弄一万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