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五章奉上,大家多给点鼓励,点点催更也好,如果有大佬来个大打赏我就爬起来加更。
……
李明远接过电报,快速浏览了一遍,嘴角不禁上扬。
他的计划开始见效了,龙国即将迎来一波前所未有的资源积累。
\"告诉陈部长,优先考虑物资交换,其次才是外汇支付。还有,核心技术一定要保密,图纸严禁外传。\"
\"明白!\"老刘激动地点头,\"对了,我听说您要去前线机场?\"
\"是,明天一早出发。歼-6E和轰-5马上要首战了,我得去确保一切顺利。\"
老刘搓了搓手:
\"那...能带上我吗?我很想亲眼看看这两个'大杀器'的威力。\"
李明远笑了:\"当然可以,明天六点出发,别迟到。\"
次日清晨,一支小型车队从基地出发,前往距离前线不远的秘密机场。
车上,李明远闭目养神,脑海中却在回顾歼-6E和轰-5的每一个技术细节,确保没有任何疏漏。
几小时后,车队抵达目的地。
这是一个隐蔽在山谷中的简易机场,跑道不长,但足够起降中小型战机。
机场周围布满了伪装网和防空设施,从空中几乎无法发现其存在。
\"李总工!\"机场指挥官迎上来,\"您来得正好,歼-6E刚完成了第三次试飞,数据非常不错!\"
李明远点点头,直奔停机坪。
那里,一架造型奇特的战机静静停放,外形与标准歼-6相似,但机身略长,机腹下方增加了一个大型吊舱,里面装有ScR-584雷达系统和各种电子设备。
\"系统状态如何?\"李明远询问技术人员。
\"一切正常,雷达探测范围达到150公里,干扰效能比预计还要好20%。\"技术员自豪地报告。
李明远满意地点头,又走向另一侧。
那里停放着两架体型更为庞大的飞机——轰-5轰炸机,四台发动机挂在双翼下方,机身修长而坚固,机腹下方是巨大的弹舱,可以容纳3吨炸弹。
\"轰-5完成地面测试了吗?\"他问道。
\"是的,两架都通过了。第一架已经进行了两次试飞,表现良好,最大载弹量、航程、稳定性都符合设计要求。第二架计划今天下午试飞。\"
\"好,我要看看所有测试数据,还要亲自检查一下关键系统。\"
接下来的两天,李明远带领团队对歼-6E和轰-5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和调试。
他亲自修改了歼-6E的电子干扰模块参数,提高了其对敌方雷达的干扰效率;
又优化了轰-5的轰炸瞄准系统,使其精度比原设计提高了15%。
第三天下午,前线总指挥部在机场召开了作战会议。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墙上挂着巨大的敌后地区地图,上面标注了各种军事目标。
\"根据最新侦察情报,\"情报参谋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红点,
\"敌军在这几个区域集结了大量兵力和装备,明显是准备反击。特别是这个位置,有一个装甲师团,至少150辆坦克和200辆装甲车。这里是他们的主要弹药库,储存了大量炮弹和燃料。这个位置则是通讯中心,负责协调整个北线的军事行动。\"
李云龙咬着烟,眯眼看着地图:
\"如果不先发制人,等敌国佬准备好了,我们又得吃亏。必须给他们来个狠的!\"
\"但敌军的防空系统很强大,\"空军代表有些担忧,\"我们的轰炸机很难突破。\"
李明远站起身,走到地图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歼-6E和轰-5。\"
他指着地图,开始详细阐述自己设计的\"闪电毁灭\"计划:
\"首先,由歼-6E带队突入敌后,利用其强大的电子干扰能力,瘫痪敌军的雷达网和通讯系统。当敌军'瞎了眼、哑了嗓',无法有效组织防空火力时,轰-5轰炸机编队跟进,对预定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他在地图上依次点出几个关键目标:
\"第一批攻击敌军通讯中心,切断他们的指挥系统;第二批攻击弹药库,摧毁他们的物资补给;第三批则对装甲集群实施轰炸,使用新研发的钨合金穿甲弹,可以从高空穿透坦克顶部薄弱装甲。\"
会议室内,将领们听得目不转睛。
\"整个行动分三个阶段,共需12架战机,包括2架歼-6E、4架轰-5和6架常规战机护航。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可以在一次行动中,瘫痪敌军北线的大部分战斗力。\"
李云龙第一个鼓掌:\"好!就按李总工的计划行动!\"
其他将领也纷纷表示赞同。
随后,会议进入细节讨论阶段,明确了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应急预案。
会议结束时,李云龙将李明远叫到一旁:\"有把握吗?\"
李明远沉思片刻,点头道:
\"歼-6E和轰-5的性能我很有信心,剩下的就看天气和敌人的反应了。不过,\"他补充道,\"我们有一个敌人不知道的优势——他们完全想象不到龙国能拥有这样的武器。出其不意,才是最大的胜算。\"
李云龙拍拍他的肩膀:\"好!那就明天行动,给敌国佬一个大大的惊喜!\"
夜幕降临,机场上的忙碌并未停止。技术人员们反复检查每一架参战飞机,加注燃料,装载弹药。
特别是轰-5的弹舱内,装满了各种类型的炸弹,包括常规高爆弹、云爆弹和新研发的钨合金穿甲弹。
李明远在机库内,亲自对歼-6E的电子战系统进行最后调试。
这套系统是整个行动的关键,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总工,您真的有把握?\"老刘在一旁小声问道,\"歼-6E从未实战过,万一...\"
\"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李明远头也不抬,继续调整设备参数,
\"理论上,歼-6E的干扰能力足以瘫痪敌军现有的所有雷达和通讯设备。当然,实战总会有变数,所以我们准备了三套备用方案。\"
深夜,一切准备就绪。
李明远回到临时宿舍,但他没有立即入睡,而是打开笔记本,开始构思下一代武器系统。
敌国不会坐以待毙,一旦他们了解了龙国新武器的性能,必然会研发对策。
必须保持技术领先,不断推陈出新,才能维持战场优势。
……
大家点点催更吧,这对我真的很重要,谢谢各位大佬,你的催更就是我写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