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话说第二天,高澄派人追查地道之事,很快查出是荀济等人所为。

他立刻下令抓捕荀济,交付司法审讯。

荀济年轻时曾在江东生活,学问渊博,文采斐然。

他和梁武帝萧衍曾是布衣之交,交情深厚。

可后来萧衍篡夺齐朝,自立为帝,荀济心中不服。

他常常对人说:“我若得志,定要在盾牌上磨墨,写檄文讨伐他!”

这话传到梁武帝耳中,自然惹得龙颜大怒。

后来,荀济又上书劝谏,言辞激烈,指责梁武帝沉迷佛教、大兴土木。

梁武帝忍无可忍,下令处死他。

幸好舍人朱异暗中相助,荀济才得以逃出梁国,投奔东魏。

高欢很欣赏荀济的才华,对他颇为优待。

但他深知荀济性格刚烈,锋芒太露,所以一直没给他重要职位。

等到高澄入邺城辅政,想任用荀济为侍讲,高欢叹息道:“我之所以不重用他,正是想保全他啊!”

但高澄坚持,高欢只得同意。

没想到,荀济竟参与密谋,事情败露被捕。

侍中杨遵彦见他年老体衰,忍不住问道:“荀侍讲,您年纪大了,何必冒这种险?”

荀济毫不畏惧,朗声答道:“正因年纪大了,功名未立,才要上扶天子,下诛权臣!”

高澄想起父亲的告诫,心中犹豫,想饶荀济一命,便亲自审问:“荀公,你为何造反?”

荀济冷笑一声,昂然道:“我奉天子诏令诛杀高澄,何来造反之说?”

高澄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处死他。

行刑时,狱吏见荀济年老多病,便用鹿车将他载往东市。

熊熊烈火燃起,荀济在烈焰中慷慨赴死。

与他一同被杀的,还有华山王大器等人。

高澄仍不放心,又将东魏主元善见软禁在含章堂,派心腹严密监视,限制他的自由。

这时,谘议温子升刚为高欢写完碑文。

高澄怀疑他与荀济有勾结,等碑文一完成,就把他押往晋阳,关进大牢。

温子升最终饿死狱中,尸体被丢弃在路边,家产抄没,家人流放。

处理完这一切,高澄才安心返回晋阳。

适值彭城急报传来。

信使慌慌张张地冲进大殿,递上军报:“梁军大举进攻,彭城告急,请速发援兵!”

高澄眉头一皱,立刻下令:“大都督高岳,你即刻率军驰援彭城。”

他略一思索,又补充道:“金门郡公潘乐,你为副将,一同前往。”

这时,行台丞陈元康站了出来,直言道:“潘乐虽勇,但论才干,不如慕容绍宗。

况且,先王高欢临终前曾嘱咐,东南战事,当以绍宗为帅。

如今形势危急,何不遵行先王遗命?”

高澄沉吟片刻,点头道:“你说得有理。”

于是改命慕容绍宗为东南道行台,统领大军,与潘乐一同南下。

消息很快传到悬瓠。

侯景正在整顿兵马,准备进攻谯城。

一听说慕容绍宗率军前来,他脸色骤变,猛地一拍马鞍,惊道:“是谁让那鲜卑小儿派绍宗来的?

难道高欢还没死透吗?”

他深知慕容绍宗的厉害,心中不安。

他派人快马加鞭,赶往萧渊明军中传话:“绍宗非等闲之辈,务必小心应对!

即便取胜,追击时切勿超过二里,以防中计!”

侯景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高欢虽死,但他的布局仍在影响着战局。

而慕容绍宗的到来,无疑给这场战争增添了变数。

渊明带着军队走了几个月,终于到了彭城。

这时,梁廷又派侍中羊侃赶来,带着皇帝的诏书。

“陛下有令,命将军在泗水筑堰,截断水流,水灌彭城。”

羊侃展开敕书,语气坚定,“等城破后,再进军与侯景会合。”

渊明点点头,下令驻军寒山,距离彭城十八里。

羊侃负责监工,督促士兵日夜赶工。

两旬之后,堰坝筑成,泗水被截断,水位渐渐上涨。

羊侃找到渊明,急切道:“将军,水势已成,此时攻城,事半功倍!”

渊明皱眉,犹豫不决:“再等等。”

恰在此时,侯景的信使到了。

渊明拆开一看,脸色微变,心里更加不安。

这时,探子匆匆来报:“将军,不好了!

慕容绍宗率十万大军,已到橐驼岘,正朝彭城赶来!”

羊侃一听,立刻劝道:“敌军长途跋涉,必定疲惫,此时出击,正是良机!”

渊明沉默不语,只是摇头。

第二天,羊侃再次请战:“将军,战机稍纵即逝,再拖下去,我军必陷被动!”

渊明依旧不答,眼神飘忽不定。

羊侃见状,心中暗叹:“此人优柔寡断,必败无疑!”

他不再多言,转身离开,自率一军,出屯堰上,准备独自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

天刚亮,东魏大将慕容绍宗便率军逼近梁营。

他亲自带领一万精锐,直扑梁军左翼。

左营的守将郭凤是潼州刺史,见敌军来势汹汹,急忙下令放箭。

箭如雨下,东魏军一时难以靠近。

此时,主帅萧渊明却醉卧帐中,鼾声如雷。

左营告急的军报接连传来,他竟浑然不觉。

真是个糊涂虫!

手下人好不容易把他摇醒。

他这才迷迷糊糊下令:“快……快派兵去救郭凤!”

可帐下诸将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唯独北兖州刺史胡贵孙挺身而出,大喝道:“末将愿往!”

他率部冲出营寨,直扑东魏军阵。

胡贵孙勇猛异常,刀光闪处,敌军人头落地。

转眼间,他已斩杀二百余人。

绍宗见这支梁军来势凶猛,立即下令后撤。

探子飞报萧渊明:“胡将军大胜,东魏军溃逃了!”

渊明一听,顿时酒醒了大半,拍案而起:“好!传令全军,随我追击!”

他翻身上马,带着大军杀出营去。

远远望去,东魏军果然丢盔弃甲,狼狈北逃。

“快追!别让他们跑了!”

渊明兴奋地大喊。他早已把侯景信中“慎防诱敌”的警告抛到九霄云外,只顾催马猛追。

梁军追出三五里地,突然背后杀声震天——原来东魏伏兵尽出!

与此同时,前面溃逃的绍宗部也转身杀回。

梁军顿时腹背受敌。

“不好!中计了!”

渊明脸色煞白,慌忙勒马。

可四下里都是东魏兵,哪还有退路?

混乱中,几个敌兵一拥而上,扯住他的缰绳,硬生生把他拽下马来。

胡贵孙虽奋力拼杀,终因寡不敌众,身中数箭被擒。

梁军死的死、逃的逃,数万人马折损殆尽。

只有羊侃临危不乱,他沉着地指挥部下列阵且战且退,最终全师而还。

看到这里,任谁都明白了——萧渊明这是彻头彻尾中了慕容绍宗的诱敌之计!

梁主萧衍正在殿中午睡,忽然宦官张僧胤急匆匆进来禀报:“陛下,朱异大人有急事求见!”

萧衍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起身。

他年纪大了,动作有些迟缓。

但事情紧急,也顾不得许多。

他匆匆整理衣冠,走出殿外,只见朱异脸色凝重,嘴唇微颤。

“陛下,寒山……失守了。”

朱异低声道。

短短四个字,却像一记闷雷,震得萧衍身子一晃,差点从御座上栽下来。

他扶着案几,手指微微发抖,喃喃道:“难道……朕要步晋朝的后尘了?”

张僧胤见状,连忙上前搀扶,低声劝慰:“陛下保重龙体。”

朱异不敢多言,默默退下。

可没过多久,又传来潼州失陷的消息,守将郭凤狼狈逃回。

一时间,整个朝廷人心惶惶,风声鹤唳,仿佛处处都是危机。

就在这混乱之际,东魏的檄文又送到了建康。

檄文要点如下:

皇家仁德,怀柔四方,然吴越负隅,抗拒王化。

朝廷本欲止戈修睦,然侯景奸佞,背信弃义,勾结外敌,祸乱江南。

伪朝君臣昏聩,纵兵侵境,致使民怨沸腾,自取败亡。

今我大军压境,势如破竹,必使逆贼授首,王师入洛。

若江南豪杰幡然归顺,朝廷必厚加封赏;

若执迷不悟,终将玉石俱焚。

天时已至,望诸君明辨是非,早择良途!

这篇檄文,出自东魏军司杜弼之手。

后来梁朝衰败,果然如他所料。

可惜梁主萧衍执迷不悟,反而因为萧渊明被东魏俘虏,更加倚重侯景。

侯景派行台左丞王伟快马加鞭赶到建康,向梁主上奏:“东魏主被高澄软禁,元氏宗亲纷纷逃难到南方,请陛下选立一位魏室后裔,镇守河北,安定人心。”

梁主沉吟片刻,转头问群臣:“诸位爱卿,此事如何定夺?”

大臣朱异上前道:“陛下,此乃良机。

若扶持魏室宗亲北归,既可牵制东魏,又能彰显我梁朝仁义。”

梁主点头,随即下诏:“太子舍人元贞,乃魏咸阳王元禧之孙,降王元树之子。

元树虽被东魏所杀,但元贞留在我朝,忠心可鉴。

今封他为咸阳王,拨兵护送,渡江北归,即魏主之位!”

元贞跪地接旨,心中百感交集。

他抬头问道:“陛下,臣此去凶险,若东魏阻拦,该当如何?”

梁主挥袖道:“朕已安排精兵护送,你只管放心。

若能重振魏室,便是大功一件!”

元贞深深一拜:“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就这样,元贞带着梁朝的诏书和兵马,浩浩荡荡渡江北上。

梁主望着远去的队伍,捋须微笑,仿佛已看到侯景的计策成功,河北尽在掌控。

然而,他哪里知道,这一切不过是侯景的算计。

元贞渡江后,被东魏军拦截,最终未能如愿登位。

但此刻的梁主仍沉浸在美梦之中,只等元贞在北方称帝,成为他手中的傀儡魏主。

那东魏大将慕容绍宗乘胜追击,直逼侯景。

侯景见势不妙,连忙退守涡阳。

绍宗可不会给他喘息的机会,率领大军长驱直入。

两军交锋之际,侯景使出了奇招。

他命令士兵们身穿轻便铠甲,手持短刀,如猛虎般冲入敌阵。

这些士兵专砍人腿马足,连头都不抬一下。

东魏军哪见过这等打法?

顿时人仰马翻,乱作一团。

“将军小心!”

副将大喊,可为时已晚。

只见绍宗的战马也被砍断腿脚,这位主帅“扑通”一声栽下马来。

好在他身手敏捷,一个鲤鱼打挺就跳了起来,慌忙换了匹马逃命。

东魏大将刘丰生也挂了彩,狼狈逃窜。

显州刺史张遵业更惨,直接成了俘虏。

败退回谯城后,军中议论纷纷。

斛律光和张恃显两位副将私下嘀咕:“主帅这次可真是栽了跟头。”

绍宗听到风声,召集众将训话:“我征战半生,从未见过侯景这般狡诈之徒。

你们不服气?

大可以自己去试试!”

斛律光年轻气盛,当即请命:“未将愿往!

定要一雪前耻!”

结果呢?

到了涡水边,侯景的弓箭手一阵乱射。

张恃显中箭落马,又被生擒。

斛律光灰头土脸地逃回来时,绍宗只是冷笑:“现在知道厉害了?”

斛律光满脸通红:“末将知错。”

说来也怪,没过几天,侯景居然把张恃显放了回来。

这明摆着是要激怒东魏军,引他们出战。

“将军,咱们何时反击?”

众将士摩拳擦掌。

绍宗却下令:“全军固守,不得妄动!”

就这样,慕容绍宗死守谯城,从冬天熬到春天,一仗没打。

这一年,是梁太清二年,东魏武定六年。

侯景急得团团转——攻又攻不下,粮食又快吃光了,再拖下去,军心必乱。

正发愁时,探子飞奔入帐:“报!谯城出兵了!

慕容绍宗亲率五千铁骑,直冲我军大营!”

侯景一惊,翻身上马,冲出营寨。

只见敌军铁骑如潮,刀光映日,士气高昂。

他心中一沉,再看自己部下,个个面露惧色。

“不行,得想个法子!”

侯景眼珠一转,突然高声喊道:“弟兄们!

高澄那狗贼,把你们的父母妻儿全杀光了!

想报仇,就跟我杀!”

士兵们一听,怒火中烧,纷纷举刀怒吼:“高澄!还我家人的命来!”

对面阵中,慕容绍宗听得一清二楚。

他冷笑一声,立马横刀,朗声回应:“别听这跛子胡说!

你们的家人活得好好的!

只要投降,官复原职,绝不追究!”

侯景的兵将半信半疑,有人低声嘀咕:“真的假的?别是骗我们吧……”

绍宗见状,一把扯下头盔,披头散发,举刀指天:“我慕容绍宗对北斗起誓,若有半句假话,天打雷劈!”

这一下,侯景的军心彻底崩了。

侯景知道情况不妙,急忙下令撤退。

可手下的将士们早已心向北朝,根本不听他的指挥,纷纷掉头就跑。

这时,慕容绍宗率领骑兵追杀过来,喊杀声震天。

侯景走投无路,只能拼命向南逃窜。

他好不容易渡过涡水,回头一看,身边只剩下几个心腹。

一行人狼狈不堪,从硖石渡过淮河,勉强收拢了一些散兵游卒,凑了八百来人。

他们日夜赶路,生怕追兵杀到。

侯景心里发慌,赶紧派人去对慕容绍宗喊话:“侯景要是被抓了,你还有什么功劳可立?”

慕容绍宗一听,觉得有道理,便收兵不追了。

其实,他这一放,反倒给梁朝埋下了大祸。

侯景一路逃到寿春,想进城休整。

可监南豫州事的韦黯却紧闭城门,死活不让他进。

侯景急了,派寿阳人徐思玉进城游说。

徐思玉见到韦黯,劝道:“侯景虽然兵败,但手下仍有精锐,若逼急了,他攻城杀人,您也挡不住。

不如放他进来,日后朝廷怪罪,您也有个交代。”

韦黯犹豫再三,终于打开城门。

侯景这才得以进城喘息。

安顿下来后,侯景立刻写了一份奏表,向梁武帝请罪,说自己战败有罪,请求贬官削职。

消息传到梁朝朝廷,众臣议论纷纷。

有人说侯景全军覆没,已经死了;

也有人说他侥幸逃脱,正往南逃窜。

一时间,朝堂上下人心惶惶。

这时,何敬容刚刚被任命为太子詹事,入宫侍奉太子萧纲。

太子忧心忡忡,问他:“侯景生死未卜,最近有人说他还活着,你觉得可信吗?”

何敬容冷笑一声:“他要是真死了,反倒是朝廷的福气!”

太子一愣:“这话怎么说?”

何敬容压低声音道:“侯景是个反复无常的叛臣,留着他,迟早会祸乱国家!”

太子听了,半信半疑。

没过多久,梁武帝收到了侯景的奏表,得知他不仅没死,还占据了寿春,顿时大喜过望,立刻下旨:“侯景仍任南豫州牧,官职不变!”

光禄大夫萧介上书直言劝谏道:

我私下听说侯景在涡阳打了败仗,孤身一人逃回来投靠。

陛下不吸取之前的教训,反而又下令收留他。

我听说恶人的本性难改,天下的坏人都一样。

当年吕布杀了丁原投靠董卓,最后又杀了董卓成为叛贼;

刘牢背叛王恭归顺晋朝,后来又背叛晋朝作乱。

为什么呢?因为狼崽子天生野性难驯,养虎为患,迟早会被反咬一口。

侯景生性凶残狡猾,受过高欢的恩惠,官至右司,担任一方大员。

然而高欢的坟土还没干,他就反咬一口,后来力量不足,又逃到关西,宇文氏不容他,所以才跑来投靠陛下。

之前陛下收留他,不过是想效仿汉朝收降胡人对抗匈奴的做法,希望能利用他打一仗。

但现在他损兵折将、丢了地盘,不过是个边境上的小人物罢了。

陛下为了这么个小人物而得罪盟国,我觉得实在不妥!

如果朝廷还指望他日后能改过自新、效忠国家,我认为侯景绝不是那种忠臣——他抛弃家乡如弃破鞋,背叛君主如扔草芥,怎么可能真心仰慕圣德,做江淮的忠臣呢?

事实明摆着,没什么可疑惑的。

我年老多病,本不该插手朝政,但就像楚国大夫囊瓦临死前仍惦记国都安危,卫国史鱼死后还要用尸体劝谏君王。

我作为皇室老臣,不敢不说实话,望陛下明察!

梁主萧衍读完奏书,长叹一声:“句句忠言啊!”

可转眼又摇摇头,把奏书搁在一旁。

这时,侍从匆匆进来:“陛下,豫州急报!”

“讲。”

“羊鸦仁刺史听说侯景兵败,吓得连夜弃城,逃回义阳去了!”

梁主拍案而起:“什么?

悬瓠城就这么丢了?”

他气得胡须直颤,“殷州刺史羊思迁呢?”

“也...也逃了...”

侍从声音越来越小,“项城...也丢了...”

“混账!”

梁主一脚踢翻案几,“传旨!

叫羊鸦仁滚来见朕!”

三日后,羊鸦仁战战兢兢跪在殿前。

“臣...臣有罪...”

“罪?”

梁主冷笑,“你可知河南诸州都落入东魏之手了?”

鸦仁额头抵地:“臣...臣是想着保存实力,这才...这才退守淮上...”

“保存实力?”

梁主气得发笑,“侯景损兵折将时,你怎么不保存实力?”

殿内鸦雀无声。

众臣都低着头,心里却犯嘀咕:陛下怎么光骂鸦仁,反倒不追究侯景的责任?

羊鸦仁偷瞄梁主脸色,小心翼翼道:“臣...臣愿戴罪立功...”

梁主疲惫地摆摆手:“去吧,好好守着淮上。

再丢一寸土地,提头来见!”

待鸦仁退下,老臣谢举忍不住开口:“陛下,侯景那边...”

梁主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摆摆手示意退朝。

谢举望着梁主远去的背影,忧心忡忡地对同僚说:“陛下这是要养虎为患啊...”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医毒狂妃路子野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精灵宝可梦之拂晓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三国称霸:童渊竟然是二师兄?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庶女攻略画河山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