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形复杂。
有一定的劣势,行军困难、物资补给困难等。
把握好了,可将劣势化为优势。
刘芳亮带着一旅的兵力,趁着夜色渡江后,又借着大山的掩护。杀了一个措手不及,使得马元义所领的大西军,四处逃散开来。
麒麟兵看似鲁莽,也是出于自信,敢孤军深入。
刘芳亮目的很是明确,直取马元义而来。
说来两人也是旧识,也是敌对关系。
刘芳亮曾是李自成帐下悍将,马元义也是张献忠手下强人。
李自成和张献忠谁也不服谁,同在高迎祥帐下时,就明争暗斗。高迎祥身死,两人关系越演越烈。
久而久之,两方手下也相互较劲。刘芳亮和马元义,也因争抢物资结怨。
知晓地方主将,是马元义之后。刘芳亮哪会放过这个机会,要报当初一箭之仇。
发现马元义的踪迹,刘芳亮直取马元义而来。
马元义浑然不知,直到两人照面,马元义才愕然。大骂刘芳亮,是不知廉耻的叛徒……
两人领兵对杀,胜负未可知。要单论个人武艺,十个马元义,不敌刘芳亮。
刘芳亮打马向前,只是两个回合,就将马元义一枪戳死。随即割去马元义头颅,让人高高举起示众……
刘芳亮所到之处,杀的大西兵没有招架之力。身后的麒麟兵丁,也大声的呼喊:“大西军后军都督,马元义头颅在此……”
大西兵闻言,也是军心大乱。只见马元义的头颅,被高高挂起。就是马元义的衣甲,也被单独挂起。
战争这东西,能按常理推算,同时也是玄学。
兵员数量、装备质量等,都是决定胜负的因素,但不是绝对因素。
军心、士气,也不是可忽略的因素。
若一个大明兵,和几个大西兵对战,几乎没有胜算。但几千大明兵的战力,不是一加一这么简单。
更多不确定的因素,让战损不能以常理推算。
麒麟一个旅,加上三个半残的白虎团,总共六千余人。
杀的三万大西兵胆寒,大西兵根本没有勇气再战,只有不断的溃逃,顺长江主干道,往北方溃退……
常威与刘芳亮合兵一处,跟着大西兵身后掩杀,一直追杀一天一夜。
对于混乱的局势,大明军也是得心应手。直接以大队为单位,杀的大西军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情急之下,有的大西兵遁入深山之中,有的直接跳进江水之中……
将近三万大西军,死伤万余。丢下兵器投降的,将近一万人。还有几千大西兵,遁入深山不知所踪。
七营大西兵,加上一万余壮丁,共计五万余人。逃回张献忠处,不足两千人……
一个逃了几十里的参将,接连两天的奔波,终于逃到张献忠的大营。将马元义惨败的消息,报告给张献忠。
啪……
张献忠怒甩酒碗,还掀了面前的帅案。
“王成你个狗东西,早晚有一天,我要活剥生吃了你……”
说完一通狠话,张献忠还是恨意难消。又将怒气发泄到,逃回来的参将身上。
“你回来了,你的一营人马,回来了多少!”
“大西王!末将忍辱偷生,就想将消息传给你!”
张献忠笑了,笑得很是瘆人,随即又冷声道:“你的兵马没有,你也没必要活了!”
“大西王……”
随着张献忠的话,几个御营亲兵。要将那个参将捉拿。
参将出于本能抽刀反抗,只是这个反抗,注定是徒劳。斩杀两个御营亲兵,那个参将也死于,自己人刀下……
“大西王!请给我几营兵马,让我为马兄弟报仇。”
潘独鳌见张献忠怒意渐消,便上前请战。
张献忠四个义子,孙可望、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各个可以独镇一方。
手下徐以显、白文选、马元义、潘独鳌、刘进忠,五大悍将也威震三军。
张献忠能成为大西王,与这八人密不可分。
潘独鳌与马元义,私下关系密切,又是儿女亲家。马元义身死,潘独鳌请战,总有那么点,公报私仇的意思。
张献忠不傻,反而极为聪明,哪会让潘独鳌如愿。
此时的张献忠,虽是痛恨王成,也有了惧怕心理。
大明军先是击败李定国,将近八万大西兵溃不成军。转而又击败手下大将马元义,又有三万余大西兵折损。
再给潘独鳌几营人马,要是再有折损,那就得不偿失了。
大西军总共才百营。
除了一部分明朝官军,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大部分的兵丁,是从百万流民中脱颖而出。这百营人马,是张献忠转战几年,积累下来的家底。
张献忠有信心,在召集几十万流民军。只是与这百营人马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再次强大的张献忠,也知道精兵强将的重要性。
张献忠以王者姿态,再次归来。打算进入四川,一雪前耻。不曾想不到两月时间,折损十余万大西兵,损失将近三分之一。
如此大的损失,还没有进入四川,拿下成都平原。让张献忠多少有点丧气。
面对潘独鳌的请战,张献忠也犹豫起来,不由看向汪兆龄。
身为军师的汪兆龄,跟随张献忠几年,也明白其心思。张献忠每有不决的时候,都要他出来唱白脸。
大西军一败再败,要有一人出来力挽狂澜,汪兆龄相中了他自己。
要按张献忠得意思,汪兆龄要反对潘独鳌出兵,和张献忠唱双黄。是借坡下驴,还是支持潘独鳌,张献忠都可从中周旋。
只是汪兆龄太想表现了,也同意潘独鳌出兵,汪兆龄也有他的见解。
探子证实,大明军出兵不足五万。
与李定国一战伤亡一些,驻防重庆卫将近一万。和马元义对战的大明军,充其量不到三万。
马元义也是悍将,能将其击杀,又让三万大西兵难以逃回。以汪兆龄的推算,大明军三万兵丁,定是全部出动了。
此时要是派出一队人马,定会杀大明军一个出其不意。就算不能出其不意,收拢大西军溃兵,也大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