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博源安抚好小孩他们当晚就赶到省城的家里,省城的房子在博源结婚前那个时候房价还比较低的买下了……
周一清晨5点半,博源的生物钟准时敲响。窗外的省城还笼罩在薄雾里,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掌心——系统面板在他意识中悄然展开:
【宿主信息】
模拟宿主:博源
宿主身份:高级导师
核心权限:接收处理系统信息和合理操作系统
【能量体系】
模拟能量点
【模拟场景】场景技能融合矩阵
模拟洞察术融合矩阵:
功能:a.洞察学渣类型:出现数字1表示当下是一类学渣(学业表现差且行为习惯恶劣),出现1 - 1以前是一类学渣;数字2表示当下是二类学渣(学业成绩尚可但品德存在问题),2 - 2以前是二类学渣。
b.洞察情绪波动(新增功能):能洞察出接触人员的情绪波动值和一定范围之内的人的情绪波动值。
模拟击技术融合矩阵:
模拟体艺术融合矩阵:
模拟古医术融合矩阵:
模拟美育术融合矩阵:
模拟反追踪融合矩阵:
模拟基因链解析矩阵:
【模拟商场】
商品分类:消耗品\/装备类\/技能书
兑换机制:支持能量兑换
已兑换:1. 一件纳米级防刺背心;2.一对电击指虎;3.神经毒素检测仪;4.微型追中器;
【任务与奖励】
完成任务可获随机奖励
任务失败:扣除20%当前能量
滥用系统:触发「权限降级」机制,限制部分功能使用。
博源查阅完系统,发现有了一个新功能,虽然期待,也没纠结……开始了他的晨练日常课程……桩功太极十三式,幻影身法……
七点五十分,博源站在省教育厅大楼前。晨光穿透玻璃幕墙,在地面投下规则的几何光影。他整理了一下领带,迈步走进旋转门。走廊里比上周更显忙碌,抱着文件夹的年轻人步履匆匆,偶尔有擦肩而过的同事投来或好奇、或审视的目光。
“宿主,今日环境扫描显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办公室区域,人员情绪波动指数0.62,存在潜在竞争关系网络。”系统的机械音在脑海中响起,带着特有的数据化冷静。
博源深吸一口气,将衬衫袖口仔细扣好。镜子里的男人眼底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那是“模拟洞察术融合矩阵”赋予他的特殊能力——此刻他并未主动开启,但系统已默认进入环境监测模式。他知道,今天不仅是报到日,更是一场无声较量。
基础教育处的办公室在三楼东侧,推门而入时,室内的谈话声骤然一滞。二十余平米的空间里,六张办公桌呈L型排列,靠窗的位置阳光最好,此刻却空着——那应该是他的工位。
“博源副处长吧?欢迎欢迎!”一个戴着金丝眼镜、面相和善的中年男人率先起身,他穿着熨帖的衬衫,袖口露出精致的腕表,“我是办公室主任钟林海,负责处里的行政事务。”
博源伸手与他相握,指尖触碰到对方掌心时,系统面板瞬间弹出一行小字:【目标人物:钟林海,情绪波动指数0.31,当前无明显敌意,同时出现数字2-2】。
“钟主任客气了,以后还要多指教。”博源微笑回应,目光扫过其他几位同事。
靠门的工位上坐着个年轻女孩,正假装整理文件,眼角却不断瞟向他,系统标记:【目标人物:陈西西,科员,情绪波动指数0.45,好奇占比67%】。
而在靠窗工位的斜对面,一个穿着深色西装的男人始终没有抬头,他面前的电脑屏幕亮着,手指却停在键盘上。博源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时,系统警报般弹出红色标记:【警告!目标人物:潇华东,主任科员,情绪波动指数0.89,敌意占比91%,潜在竞争关系确认,出现数学2-2】。
心脏微微一沉,博源却不动声色。他知道,这就是管司长电话里隐晦提到的“情况”——潇华东,基础教育处工作了八年的老资格,据说为了这个副处长的位置已经准备了两年。自己这个“空降兵”,显然踩了别人的痛点。
“潇科长,”钟林海似乎察觉到气氛僵硬,主动开口打圆场,“这是新来的博源副处长。”
潇华东这才缓缓抬起头,脸上挤出一个公式化的笑容,眼底却毫无温度:“博处您好,我是潇华东,负责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基建项目。”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易察觉的压力,“欢迎来到基础教育处,这里的工作可不像基层那么简单,很多政策落地都需要反复磨合。”
这话里的刺,博源听得真切。他不动声色地回应:“潇科客气了,基层工作确实让我更了解一线情况,相信在省厅能更好地衔接政策与实践。”说话间,他不动声色地开启了“模拟洞察术融合矩阵”——视线扫过潇华东时,系统显示数字2-2,这说明对方是二类“学渣”人物,那高达0.89的情绪波动指数,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好了好了,大家都别愣着,”钟林海连忙打断,热情地引着博源走向靠窗的工位,“博处,这是你的位置,采光好,也安静。桌上的文件是上周各处室的会议纪要,您先熟悉一下。”
博源坐下时,注意到桌面上除了文件,还放着一个崭新的保温杯,显然是钟林海提前准备的。他道了声谢,目光却不经意间扫过潇华东的方向——对方正低头看着文件,手指却在桌面上轻轻敲击,那节奏带着一种压抑的烦躁。
“叮——”系统提示音响起,【检测到目标人物潇华东,心理活动轨迹:【晋升受阻】→【资源分配权丧失】→【潜在威胁评估中】,建议宿主保持警惕。】
博源不动声色地打开文件,但系统的预警让他不得不提高警惕。
上午九点,处长张卫国召集全处开会。会议室里气氛肃穆,张卫国五十岁左右,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说话带着惯有的官腔:“今天主要是欢迎博源同志加入我们基础教育处,担任副处长一职。博源同志在基层有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尤其在‘双减’政策落地和素质教育改革方面有独到见解,希望大家以后互相学习,共同推进工作。”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尤其在潇华东脸上停留了片刻:“另外,处里的分工也需要调整一下。博源副处长刚来,先分管中小学德育工作和课后服务项目,这两块正好和他之前的工作经验对接。潇华东同志,你除了基建项目,再兼管一下民办学校审批,这一块关系到教育公平,很重要。”
这个分工看似合理,却微妙地将博源放在了相对“软性”的德育和课后服务上,而潇华东则继续握着基建和民办审批这两块“硬骨头”,甚至还有所加码。博源能感觉到,潇华东紧绷的肩膀似乎放松了一些,看向他的目光也多了几分轻蔑——在他看来,这或许是处长对自己的安抚,也是对博源的“冷处理”。
“张处安排得很周到,”博源率先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力量,“德育和课后服务看似软性,却是基础教育的根基。尤其是课后服务,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实际需求,也涉及到素质教育的具体落地,我一定尽全力做好。”他没有丝毫推诿,反而主动强调了工作的重要性。
张卫国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博源同志认识很到位。散会吧,大家各就各位,有什么问题随时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