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一个月吧,也可能多了几十天。现在我们的车队离开了那里,前往下一座城池。
我不怎么计算日子,不过有一点我是算着的,那就是距离离开道冥城,已经过了八天。
马车外的景象快速飞过,我托着脑袋,每次有黑影掠过,都能看清那些树叶,在我眼中就像正常车速那样。
据章琪所说,这匹白马是炼虚境界,而炼虚境的马匹,一个时辰只是能跑六万里,极限速度能到八万里,听他说,这是远能超过声音的速度。
我虽然对数据没有什么概念,不过我至少知道,地球上汽车的速度是远没有音速快的,也就是说,现在这辆马车的速度是远远超过汽车的速度。
而现在我所看到的外面景色,却是和记忆中坐在汽车上所看到的是一样的。
真是匪夷所思。
应该是那个遗迹,最后那个有股什么力量进入我的眼睛,让我生不如死,我印象很深。
再加上我的特殊体质,按大师兄所说,是变化。
要不然,我的身体是不可能承受住那股力量的。
这才让我的眼睛能看清高速移动的物体吧。
这应该是最合理的解释。
应该是炼虚境那种级别的能力吧……眼力?还是应该说是瞳术?
“那是多会买的书?我好像没见过那本。”
两人的谈话声让我吸引,我回头坐好,看见张浩宇正拿着一本书翻看。
我思索着封面那几个字,和记忆中学过的字对比,到底还是没认出来。
几十天没看就全忘光了。
“这本啊,散心的那时候买的。”张浩宇看向章琪,补充道:“我去了趟松檀书坊。”
“是吗。”章琪没再说什么。
我呆呆地看着他们,突然想到章琪有发觉到我眼睛的异常,甚至是在我自己都没发现之前,看来高境界的洞察力很恐怖。
我又突然想到张浩宇曾经跟我说起,他三岁的时候还说不清楚话……原话记不清了,但大概意思就是这个。
是不是他们已经察觉到我是重生者?所以在旁敲侧击?
脑子里突然蹦出的想法让我一慌。
话说,三岁孩子……应该还没上幼儿园吧?这么说来,我说话这么清晰,还是普通话,确实是很可疑了。
这一点我倒是疏忽了。
“怎么了?”见我盯着他们,章琪出声询问,张浩宇也合上了书,向我看过来。
“嗯~”我回想着这些天在脑子中组织的语言,因为慌张,眼神有些飘忽不定,犹豫着,最后也没开口,轻声道:“没什么。”
“怎么了?你看起来好像有心事?说出来嘛。”张浩宇收起了书,两人一同往我面前挪了一点。
章琪柔声道:“当然,若是实在开不出口,也不勉强。”
闻言,我稳了下心神,八天的时间,应该距离城池很远了吧?再说既然一个城池这么大,罩着它的阵法一定很耗财力,应该不会监视到城外的吧?
算了,不管有没有被监视,问出有没有被监视这种问题本来就不符合我三岁孩子的身份,而且有些太傻了。
可是……
想了想,我还是开口:“我看那经文……就是……嗯~”
想来的托词还是模糊不清,索性直接问出口:
“我就是好奇,咱们宗门是个什么样的宗门。”
“就是……怎么发展来的?”
反正他们应该是对我的身份有些察觉了,再者,我的能力还是章琪所发现的,以他的洞察力,我应该是掩饰不了什么的吧。
还有神识……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我的记忆,不过应该是有办法的。
反正我天赋差,而且我这么没用,应该也没什么可以被人利用的……吧。
总之……真有危险,到时候再说吧。
“是想问仙剑宗的历史吗?”章琪道。
“嗯。”我点了下头:“我是想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
说实话,修炼世界弱肉强食才是正常的吧?这个世界却有一个儒道宗门。
“儒道吗?”章琪抬起头:“让我想想,该从何处说起呢……嗯。”
“大概……是在商王国存在的时候吧。”
“商……王国?”我疑惑道,这个词对我来说,熟悉又陌生。
“嗯。”章琪点头道:“商王国,是在周王国存在之前的国家。那是个,距离现在很远很远的时期,那时商王为天子,统治天下九州大地。”
“后来商王无道失德,周王便应天下民声,带领诸侯,讨伐商,后应天意代替商王成为天下共主。”
“故事就发生在那个时候。”
“在商王国存在之时,或许在更早之前,这世间也有许多宗门,而那些宗门,是以特殊的功法传承为枢纽,聚集世间体质相同的人而形成。”
“与其说是宗门,倒不如说是血缘无关体质相似的人群所组成的部落,或者说是家族、国家。”
“而当时,随周王伐商的部队中,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宗门,名为人宗。”
“人宗的传承并非是功法,而是以思想传承为枢纽的宗门。”
“思想?”我没忍住插嘴道,不经意间低头,发现灵儿听得入迷。
“嗯。”章琪道:“性,为人之阳气,天命所赐;而情,为人之阴气有欲者也。人宗认为,相比妖魔邪祟的危害,人所受到危难的祸根,是源自于人的性情本身。”
“他们认为,无论自身到达何种强大,最终所受的劫难,依然会发生。”
“所以,人宗所建立的目的,是想通过探讨人性,观世明理,以渡世人苦难,平天下之乱。”
“在……不知道第几代周王继任之后,诸侯动荡,邪魔再盛。为了平安天下,他便召集人臣,探讨安天下之才策。”
“在那场会议中,人宗的代表脱颖而出,提出天下动荡,主在于人心之乱。”
“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字词,名曰‘德’。”
“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他们用远古强者的事例,说明了德的重要。”
“后来,人宗的观点被那时的周王所采纳,他下令,将天下的大小宗门整合入人宗,并创建了礼制。”
“至此,人宗便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