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日起,此地便是我李家根基!”
他朗声宣告,“此岛,更名为——衍天岛!我族,即为李氏仙族!”
宣告完毕,他心念一动,将一直安置在洞天法宝内的至亲接引了出来。
光芒闪过,两道略显稚嫩却已具英气的身影出现,正是他的两个儿子。
紧接着,一位容貌清丽的女子现身,正是他的道侣俞婉清。
俞婉清一出现,目光便落在了李衍道左右相伴的貔清荷与貔墨羽身上。
虽然李衍道早已通过神念与她沟通,简要说明了情况,但亲眼见到夫君身边多了两位如此出色的女子,心中仍不免泛起一丝酸涩与难平。
只是她素来识大体,并未表露,只是对着二女微微颔首。
李衍道见人员到齐,便道:
“婉清,清荷,墨羽,还有你们俩小子,日后便是一家人,需得和睦相处,互相扶持。”
他简单引荐了几句,嘱咐他们互相认识、安顿下来。
随后,他又将一直跟随自己的小白和小乙从灵兽袋中放出。
两兽感受到此地浓郁的仙灵气和广阔空间,皆是兴奋低吼、长吟一声,自行在岛上寻觅合适的栖息之地去了。
安排完这些,李衍道对俞婉清和两位新妾交代了几句岛上事务暂由她们协同管理,便不再耽搁,身形一闪,来到了岛屿中心,仙脉灵气最为浓郁的核心洞府中。
挥手布下重重禁制,将外界彻底隔绝。
衍天岛核心洞府内。
李衍道盘膝坐于静室中央的蒲团上,神情专注。
在他面前,三件仙材悬浮着——千幻琉璃晶、虚空星纹钢、幽冥沉渊铁。
它们将是未来“衍天镇世印”晋升仙器的根基。
关于仙器的炼制之法,他并不陌生。
李林天留下的炼器传承博大精深,直达二品仙器层次,其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将规则之力,与金蝌蚪文形态的仙道符文结合,铭刻于仙材之上,赋予器物灵性与规则威能。
对基础金蝌蚪文的理解,他早已掌握大半。
而在灵界时,他便已涉足法则炼器领域。
加之自身对三千基础法则皆有涉猎,理解符文与法则的对应关系并非难事。
真正的难点,在于仙灵力。
他如今仍是大乘圆满,体内运转的依旧是灵力。
虽比下界灵力精纯磅礴,却与真正的仙灵力有着本质区别。
炼制仙器,尤其是铭刻金蝌蚪文的关键步骤,必须依赖精纯的仙灵力作为驱动和融合剂。
“好在,还有仙元石。”
李衍道神识扫过自己的储物法宝。
里面堆积着三千多枚下品仙元石。
这些是他之前在碎星仙城经营水衍阁所得利润,加上在玄龟老人洞府中反杀那些散仙收缴而来的战利品。
他估算了一下,维持衍天岛基础阵法运转,开启到最低程度每年需消耗近五十仙元石。
毕竟目前岛上根本没有多少人吸取仙灵力修炼,可以全力维持阵法运转。
剩下的,足以支撑他进行仙器胚胎的炼制尝试。
为确保万无一失,他取出李国昌早年炼制的一套八阶极品阵法幻虚迷天阵,在洞府内部又布下一层防护。
此阵虽非仙阵,但能有效阻隔神识探查与意外闯入。
同时,他通过心神联系,嘱咐在洞府外守护的白虎小白:
“小白,密切注意四周,若有任何人试图靠近或窥视洞府,立刻警示于我。”
“主人放心,包在我身上!”
小白低吼一声,虎目炯炯,警惕地巡视着四周。
安排妥当后,李衍道心念一动,身形消失在静室中,进入了水界珠内。
他并未直接开始炼制本命法宝。
虽然目标是让衍天镇世印晋升仙器胚胎,但他深知此事关乎道途,不容有失。
他需要先熟练仙器的炼制流程,尤其是用仙元石模拟仙灵力进行金蝌蚪文的铭刻。
练习的材料,他选择了早年从灵界秦家获得的金罡仙木与雷罡仙木。
这两种灵木在小世界时,便被他移植于水界珠内,凭借珠内时间加速百倍,后期因仙脉诞生及本源提升,效果更是超过百倍,以及丝丝仙灵之气的滋养,如今已然生长了近十万年!
十万年,正是一品仙植成熟的标志性年限。
他挥剑砍伐下部分枝干,感受着其中蕴含的精纯金罡之气与爆裂雷元,点了点头。
这两种仙木质地坚硬,属性独特,虽不适合直接打造攻击或防御型仙器,却是制作特定属性阵盘、符箓或者某些特殊仙器的上好辅材,正适合用来练手。
他需要做的,便是尝试将相应的金蝌蚪文,以自身理解的法则为引,借助仙元石提供的仙灵力,铭刻在这些仙木之上。
这是一个耗费心神和资源的过程,每一次下笔都需精准控制仙灵力输出与法则融入,稍有差池,不仅符文会失效,材料也可能损毁。
至于本命法宝的晋升,他思路清晰。
他并非要现在就炼制出一件完整仙器,而是要在渡真仙雷劫之前,将衍天镇世印提升至仙器胚胎的层次。
胚胎者,已具备仙器之基,内蕴规则符文雏形,只待最后一步的“点睛”。
而这点睛之笔,便是渡劫成功后,天地赐予的那道造化之气!
借造化之气洗练,引动胚胎内蕴的规则完全苏醒与融合,便可水到渠成,一跃成为真正的一品仙器!
如此一来,他就不需要现在就具备独立炼制完整仙器的能力,只需成功打造出胚胎即可,难度降低了不少。
想明白其中关窍,李衍道沉下心来,摒弃杂念,开始了漫长而枯燥的练习。
水界珠内,时间悄然流逝……
外界,十年转瞬即逝。
碎星仙城,水衍阁。
这十年来,由于李衍道长期闭关,无法提供新的丹药和玄天之宝,店铺的生意受到了不小影响。
以往依靠稳定货源建立起来的与各大佣兵团的合作关系,也因无法满足需求而逐渐疏远。
李国昌虽竭力维持,但也只能靠着库存和老客户勉强支撑,门庭冷落了不少。
然而,这十年对于厉烽而言,却是疑虑不断加深的十年。
他派出的眼线始终没有传回师兄的任何消息,那位剑修师兄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心中不安促使他再次找上了万宝楼的三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