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偷袭完的第二天,闽越的报复就来了。擅长山林作战的闽越兵卒将人员分散开来,每十人一小队,如幽灵一样穿梭于山林之间,迅速而悄然地侦察清马超的粮草路线。
发现押运粮草路线,四周的闽越小队根据信号,开始秘密集结。这些小队悄无声息地跟踪着汉军的运粮队伍,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植被的掩护,始终与汉军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被发现。
终于,在一处狭窄的夹谷间,闽越兵卒等来了绝佳的偷袭机会。数千闽越兵卒从两侧山林突然发动攻击,他们如鬼魅般,在林间闪动,伴随着箭矢攻击。数百名汉军没有惊慌失措,将粮草车摆成围圈,进行抵抗。
然而,面对数千名闽越兵卒的围攻,尽管汉军英勇奋战,但还是无法抵挡敌人的猛烈攻击。知道无法走脱,为了不让闽越得了粮草,剩余的汉军点燃粮草,自焚而亡。
战斗结束,闽越兵卒并未放过那些汉军死尸,他们毫不留情地将汉军兵卒的军装剥去,让他们赤裸横陈在荒野。更残忍的是,他们还割走了汉军兵卒的头颅,将这些头颅作为祭品,用来祭祀昨日在战斗中死去的同胞。
马超率领援军赶到时,只剩熊熊燃烧的粮车和满地横七竖八的无头死尸,现场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马超双唇紧闭,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熊熊的火焰,映射在眼中,仿佛是马超心中的怒火。紧握银枪的手掌,指关节处发出咔咔的响声,手臂因过度用力而青筋凸起,整个身体微微颤抖起来。
过了许久,马超才稍稍平复住情绪,声音冰冷而严厉对着身旁的兵卒说道,“为兄弟们收尸!同时,传令下去,所有刺侯全部散出去,务必将这些闽越猴子给我找出来!”
数百名刺侯领命后,如迅速散开,遁入山林之中。然而,这片山林本就是山越人的地盘,再加上汉越之间巨大的文化和习俗差异,使得这些刺侯轻易就被山越人识别出来,不少刺侯因为被举报,遭遇不幸。
两天过去,马超如坐针毡,闽越人的营地,始终杳无音讯。然而,己方的军队遭受着闽越人的持续袭击。马超不得不禁止必要人员的外出,同时,加大粮草队和采水队伍的护送人员。
即便如此,每次外出,都可能成为闽越人的袭击对象,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偷袭,不管得不得手,半个时辰内就撤,汉军是苦不堪言,军营内弥漫着恐惧和不安的气氛,人心惶惶。
副将看着这困境,心中焦急万分。他知道在这样下去,军队的士气将会受到严重消耗,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若出现军变就麻烦了。
副将规劝马超道,“将军,敌人在暗,我们在明,如今连去取水都会遭遇偷袭。粮食和水的供应变得极不稳定,长此以往,我们的军队恐怕难以支撑下去啊。我们还是向诸葛大人请示,后撤到平原地带。”
马超当然明白目前的困境,但他不甘心就这样轻易撤退,断然拒绝了副将的建议,心里倔强地想着与闽越人决一死战,再次一举攻破对方的营地。
然而,马超的倔强很快就给他们带来了灭顶之灾。这两日的时间,闽越的各部各宗陆续到来,已经是个五万人的队伍。
领头的宗帅尤突知道正面与汉军交锋没有优势。经过深思熟虑,尤突决定充分发挥自己闽越人的特长,采用游击和蚕食战术对付汉军。
他将手下的三万军队分成了三十个千人宗队,每个宗队都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宗将率领。这些宗队被赋予了高度的指挥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行动。
白天,这些宗队会隐藏在林间,利用地形和植被的掩护,设下埋伏来伏击汉军。
到了夜晚,这些宗队则轮番不断地骚扰汉军的营地。他们会用各种手段制造噪音、放火、射箭等,让汉军无法安心休息。这种持续的骚扰不仅会使汉军疲惫不堪,还会影响士气和战斗力。
另一边,尤突亲自率领最精锐的两万军队,负责在汉军的粮道、水道以及关键道路等地挖掘陷阱、设置障碍。使得汉军的辎重运输变得异常困难,甚至完全无法通行,而一旦马超派兵来修复,他们就骚扰、伏击不断,哪怕白天修好,他们夜间就继续毁坏。
在尤突的部署下,马超已然成了一支孤军,被反困在营寨,断绝了粮食和水。尤其是水,人不吃可撑七日,但是不喝水,那三天就亡。
马超巡视着营寨,看着饥渴难耐的兵卒,冷静的表面下,内心也是十分慌乱。
他们营寨距离豫章城五十公里,此刻豫章方面应该知道输送粮草受阻,但是豫章的大军能第一时间猜测到马超的危险吗?还有哪怕他们第一时间来救,能在两日内突破闽越军队的封锁吗?
大军已经缺水一日,若在拖延两日,军队就将不攻自破了。
马超还在忧思着,副将带着败兵匆匆回到营寨,他带着几千人试图恢复水道,但是只要他们一修复道路清理路障,就有闽越宗队出来袭扰他们,随着赶来的敌军越来越多,为了不被围困,副将只能放弃战斗撤退了回来。
副将的无功而返,给大家都蒙上一层阴影,现在摆在马超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坚守待援,相信豫章能及时赶来;二是主动突围,不惜以一切代价冲杀回去,虽然会死伤惨重,但是这样能保存下来部分兵力。
经过深思熟虑,马超最终决定采用第二个策略,因为若豫章方面救援不及时,他们两日后必败,而如果豫章正赶来救援,那么他们两头并进,才能更快脱困。
为鼓舞士气,马超特意命人杀了些战马,让兵卒们以血解渴,并饱食一顿马肉,明日一早,众人便一鼓作气杀出包围圈,返回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