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章,可能得深夜了,今天摸鱼看了s赛没偷偷码字,两天比赛一次看,给我人看郁闷了,尤其是今天输100t。早知道就不看了)
3号铁心绝灭者余晖母舰,代号【生物大灭绝】,正全神贯注启动所有的观测手段,将面前的战争记录并上传。
这是铁心绝灭者第一次以余晖母舰的姿态与纳米疫群开战,生物大灭绝已经知道自己活不了了,所以她要竭力保留下相关情报和数据,发给其他余晖母舰作为调整后续计划的原始数据。
对铁心绝灭者而言,消灭人类是最重要的事,自身的进化属于后来迭代出的新需求。
如果可以的话,铁心绝灭者更希望由自己完成人类灭绝,然后超越人类。
如果事不可为,由纳米疫群完成也不是不可以。
即自身的进化位于需求层次的更高位置,而屠戮属于基础需求。
因此生物大绝灭绝在知晓人类发生内乱的当前条件下,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她张开护盾,将余晖母舰的大部分躯体保护起来,接着将其他舰船部署到三个尖角附近。
余晖母舰的设计蓝图来自人类,现目前余晖没有获得人类名为‘灵感’的奇异能力,不具备发明能力,因此对于改进余晖船系无能为力。
而余晖母舰与其他人类空间站一样,不存在完全覆盖自身的巨大护盾,三个尖角位置,都存在很宽的缝隙(如下图所示)。
这并非人之领时期的人类不不愿意,而是权衡利弊后做的取舍。
首先,数十公里的巨大空间站,使用无缝一体化护盾本身就是一个愚蠢的思路。
因为这样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空间站一旦护盾异常关闭,将面临长时间没有任何护盾分摊伤害的窘境。
而使用分体式护盾,则意味着空间站将拥有多个护盾发生器和独立电网系统,任何一面护盾出事,都不会影响其他护盾系统。
所以不管是敌人渗透进空间站,使用特工破坏也好,骇客骇入也罢,都不会让空间站瞬间丧失所有防御能力。寄希望于入侵舰队短时间暴力输出打爆护盾从而导致全面短路,也不现实。
其次,空间站最强的一点,便是具备持续作战能力。无论是受损的火炮还是飞船、装甲,在长期对峙中,都可以得到维修和补充,这跟舰队是不一样的,毕竟空间站的工厂,可以建造得很大。
也就是说,若使用一体化护盾,大型舰船每次进入空间站,就需要关闭一次护盾,这对于战争中的空间站是不可接受的。(前文提过,护盾是单向阻拦,即开启后许出不许进)
于是这才有了分开的独立护盾,也就有了看起来似乎有缺口的护盾缝隙。
这种空间站应用技术,在数万年间经过多轮迭代,在人类内战,外战中表现出色。
但前提是空间站的确有足够的战舰,而摆在生物大灭绝号余晖母舰面前的,是缺口无从填补。
纳米疫群并未如同人类那样团团包围,次第推进,以严密的战阵和有序的火力打击,交替承受伤害,消磨电网。
而是选定一个方向后,与空间站自转保持同一速度,朝着一面护盾凶猛扑来。
没有战阵,没有队列,有的只是野兽一般的前进。
战列舰旁边不是补位的巡洋舰,而是一团团糊满纳米团的护卫舰,笨重缓慢的舰船被甩在身后,高速舰船火速前进,自己便形成了脱节。
余晖母舰立刻还击。
余晖速子光矛射出璀璨的光芒,余晖高斯炮射出离子化的快速亚光速实弹,余晖炼狱炮喷射角度极广的凶猛炮弹群。
人类自动化武器群,潮打岸头一般连绵不绝,强劲的火力在数分钟内便撕裂了当面的纳米疫群高速舰群。
那些丑陋的巡洋舰,战巡在火力投射下护盾破碎,船体龙骨融化,引擎、弹药舱被精准的能量光束命中击穿,随后引发殉爆。
老实说,余晖母舰的火力投射能力,超过了英仙座星域任何一座空间站,换做人类指挥的舰队,面对甫一交手便被击落数艘巡洋舰,2艘战巡的战果,恐怕已经战意锐减。
此刻肯定会撤离到射界之外,重新调整战略,构筑战阵,思考对策了。
但纳米疫群不在乎。
洛雨心里只有一个天平,天平一端坐着的,是不费吹灰之力得到的遗物舰,另一头,是一座余晖母舰。
【拥有余晖母舰,就拥有源源不断的战舰。】
不需要考虑船员损失和培训成本的纳米疫群和余晖母舰,厮杀起来的惨烈程度,超过任何一个拥有正常指挥体系的战斗群。
纳米疫群前仆后继,持续损失战舰,但在巨大的伤亡中,坚决地缩短与母舰的距离。
纳米疫群的战舰,只对发射的导弹鱼雷做还击,其余一切攻击,根本不做任何抵挡,只是开着护盾,推进,再推进。
当第一艘被寄生的辐射级战列舰爆炸,殉爆引爆了四周紧密贴合的巡洋舰,继而警报驱逐舰,这支舰队的速度才慢下来。
缓慢的推进速度压力依旧巨大,这支舰队全面向护盾开火施压了。
虽然减速给了余晖母舰更多打击的机会,但这人为制造的‘战机’,也将她的注意力牢牢牵制。
直到两个小时后,又是两艘战列舰承受不住过载,随后被余晖光矛精准击破装甲引爆弹药库,生物大灭绝号才稍稍喘了口气,扫描整个战场。
这一扫,就出事了。
余晖母舰的优势是算力巨大,可以结合掠夺的战舰蓝图,精准地将能量武器砸在敌舰的弹药舱,引擎,燃料舱等位置,通过最少的火力投射获取最大战果,但这对算力的需求不小。
而那短暂的扫描中,AI核心矩阵终于发现纳米疫群减速的原因。
爆炸的船体构件和残骸都附着了纳米团,这些纳米团在崩解和飞溅中时刻流失质量,但正因为飞船在殉爆中破损彻底,因此碎片大大小小多种多样。
那些只有数十公分的碎片数量巨大,驻守三角位置的余晖战舰根本清理不完,那些碎片甚至都没能在激烈紧张的战争中引发报警!
探测器被战场的各色爆炸、辐射和大碎片扰乱,压根扫不过来!
虽然碎片大部分都落空,但依旧有不少落在空间站上,此时此刻,在精密光学观察仪器注视中,空间站的两个尖角位置的武器平台上,正蠕动着大大小小,皮肤病一样的纳米侵蚀痕迹!